唐朝东都留守什么官,留守是什么意思古代

唐朝东都留守什么官?
留守是正二品官职,由地方的行政长官兼任。
留守这个官职早时出现在->东汉是由一个地方的行政长官来兼任,主要负责某一个地方上的军民,钱粮和保护地方的责任。
在隋炀帝继位以后,李渊曾经担任过荥阳和娄烦两个郡的郡守,后来官职升至卫少卿。到了615年李渊被封为太原留守,李渊除了是太原留守以外还是世袭的唐国公,因为这个原因基本上李渊当时是一方的诸侯
东都留守是唐朝安置级别高而离开政治中心的官员的一种官职。唐朝以洛阳为东都,皇帝不在东都时,则置留守。先以朝廷大臣充任,玄宗开元元年(713)改长史为尹,就是以河南府尹为留守。玄宗天宝(742—756)间改东都为东京,又称东京留守,肃宗复名东都。
古汉语 “留守”是什么意思?
1 官职名,唐太宗时初置京城留守之职,五代时洛阳或开封亦置之。宋代沿之,西北南三京皆置此官,专掌宫钥及京城修葺等事。历代沿用,至清代时废置。
2 古时帝王离开京城,命太子或重臣代为守国,称为「留守」。
3 留下来驻守。
古代留守是什么职位?
留守是正二品官职,由地方的行政长官兼任。
留守这个官职早时出现在->东汉是由一个地方的行政长官来兼任,主要负责某一个地方上的军民,钱粮和保护地方的责任。
在隋炀帝继位以后,李渊曾经担任过荥阳和娄烦两个郡的郡守,后来官职升至卫少卿。到了615年李渊被封为太原留守,李渊除了是太原留守以外还是世袭的唐国公,因为这个原因基本上李渊当时是一方的诸侯
留守是指皇帝亲征或出巡时指定大臣或亲王留守京城,便宜行事,称“京城留守”;其行都和陪京亦常设“留守”,以地方官兼任,总理钱谷、军民、守卫事务。
基本信息
中文名留守品级正二品职能总理军民、钱谷、守卫事务产生时间东汉
唐朝诡事录中李留守什么职位?
正二品。故事的背景是唐睿宗李旦在位这个时间段,这时候的唐朝还没有完全走出武周代唐的风波,产生太子、公主相互争权夺利的情况。
正二品。《唐朝诡事录》洛阳留守这一官职是大唐皇帝赐给李约的官爵,而留守这一职位在古代是属于正二品官位。唐朝诡事录》是由长信传媒、爱奇艺联合出品,郭靖宇监制,柏杉担任总导演,杨旭文、杨志刚领衔主演,郜思雯、陈创、石悦安鑫、张子健主演探案悬疑剧。
李渊的太原留守算多大的官职?
留守是正二品官职,由地方的行政长官兼任。 留守这个官职早时出现在->东汉是由一个地方的行政长官来兼任,主要负责某一个地方上的军民,钱粮和保护地方的责任。
在隋炀帝继位以后,李渊曾经担任过荥阳和娄烦两个郡的郡守,后来官职升至卫少卿。到了615年李渊被封为太原留守,李渊除了是太原留守以外还是世袭的唐国公,因为这个原因基本上李渊当时是一方的诸侯。
留守和太守的区别?
区别一、基本释义不一样
留守:1、留下少数人在原驻地担任工作;2.古时帝王离开京城,命太子或重臣代为守国。
太守: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
区别二、引证出处不一样
留守:《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 博 上书:愿留守坟墓,独不徙。”
太守:《史记·孝武本纪》:“其夏六月中,汾阴巫锦为民祠魏脽后土营旁,见地如钩状,掊视得鼎。鼎大异于众鼎,文缕无款识,怪之,言吏,吏告河东太守胜,胜以闻。”
留守是指皇帝亲征或出巡时指定大臣或亲王留守京城,便宜行事,称“京城留守”,常见的就是太子监国留守;其行都和陪京亦常设“留守”,以地方官兼任,总理钱谷、军民、守卫事务,例如唐高祖李渊就做过太原留守。太守是郡县制时,郡的长官称为太守,也是掌管一郡军政。
唐代留守使是几品官?
唐代留守使是正二品官职,由地方的行政长官兼任。
留守这个官职早时出现在->东汉是由一个地方的行政长官来兼任,主要负责某一个地方上的军民,钱粮和保护地方的责任。
在隋炀帝继位以后,李渊曾经担任过荥阳和娄烦两个郡的郡守,后来官职升至卫少卿
与隋朝一样,唐朝也实行多京制,在以长安为都城的背景下,设置多个陪都,例如有两京制(长安和洛阳)、三京制(武则天时期为长安、洛阳和并州;唐玄宗时期为长安、洛阳和河中)、五京制(唐玄宗、唐肃宗时期以长安、洛阳、凤翔、蜀郡、并州为五都)。
多京制成为常态,陪都留守也正式进入国家的职官体系,成为常设官职之一,留守官不仅仅只有自己的官服、品级、信印,还有完备的僚佐系统。
史料列举了留守官的官职和品级,银青光禄大夫从三品、工部尚书从正三品,可见唐朝留守官的品阶总体在三品到正三品当中,还留守官还会兼任其他官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