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
2.了解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进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分布等相关案例的剖析,提高学生从图文资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讨论“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珠三角和长三角的辩论活动,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案例的分析过程和分组辩论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2.通过课堂上对珠三角地区的了解,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水平提高的特有的地理条件。
【难点】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水平提高的特有的地理条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歌曲《春天的故事》导入。利用多媒体演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画一个圈”,就是在我们祖国的南海之滨“珠江三角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的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
(二)新课教学
1.珠江三角洲的范围和位置
首先来认识一下这个圈里的珠江三角洲。(读图介绍)
【教师活动】介绍:珠江三角洲是由组成珠珠江的西江、北江和东江入海时冲击沉淀而成的一个三角洲,面积大约一万多平方公里。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材料以及地图4.17,进一步了解珠三角概况。
珠江三角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珠三角包括港、澳地区在内,狭义的不包括。这里所讲的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
(承转)珠江三角洲的重镇——深圳从昔日的渔港小村发展成为今日的国际化大都市,(展示深圳改革开放之初和现在的图片对比)而今的珠江三角洲已经成为了我国仅次于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密集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她特定的国际和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
2.对外开放的前沿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1970-1990年美国的产业结果变动”图。1970-1990年美国一、二产业比重下降,三产业的比重上升。
【学生活动】阅读图4.18,分组讨论,思考并得出产业结构变动的背景。
(1)国际背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果调整。
表现:A.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B.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结果:珠江三角洲承接产业转移获得了发展的契机。
(2)国内背景——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正如歌曲所唱的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确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有两个都是位于珠三角地区,特殊的经济体制,优惠的政策,良好的基础设施为珠三角承接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地理条件——良好的区位。
地处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的区位使本地区得以发挥劳动力丰富、低价低廉的优势,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并利用贸易通道出口商品。
(4)全国大的侨乡之一
广东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利用海外的关系,通过投资、引商、引资,推动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巩固小结
在这一系列国际国内背景下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发达、增长迅速的地区之一。从经济方面看,珠三角在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方面走在全国的前面;从城市方面看,珠三角也是中国城市化和信息化水平高的地区之一。
任何城市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珠江三角洲地区也不例外。
四、板书设计
华宇课件网中所有视频课件学习资料均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并持续同步更新! 需要免费试看课件请点->:2019年新视频课件百度云网盘免费下载资源 |链接失效可以点下面QQ客服咨询相关试看
财经会计系列班次:零基础班,预习班,基础班,强化班,习题班,串讲班,冲刺班及习题模拟试题
建筑工程系列班次:预习班,真题解析班,精讲班,强化班,习题班,冲刺班,押题班及考前押题Word
公务员国/省考班次:技巧班,真题班,专项班,突破班,模块班,培优班,冲刺班,及考前预测试卷
考研类课程班次:导学班,零基础班,基础班,强化班,冲刺班,密训班,电子书,考前模拟试卷
所有考试资料都包含视频+讲义+习题等学习资源,全方位的针对不同层次备考考生进行学学习强化 需要新考试学习资料请点击:精品资料选择你需要的考试栏目查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