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考范围,新教材高中生物课程设置方案

高中生物学考范围?
1.理解能力
(1) 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控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互联网结构。 (2) 能用文字、图表还有数学方法等各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主要内容。
(3)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式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 实验与探究能力
(1) 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涵盖理解实验目标、原理、方式和操作步骤,掌握并熟悉有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式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 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情况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 具有对一部分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涵盖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式。
(4) 能对一部分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合适的评价和修订。
3. 获取信息的能力
(1) 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有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处理有关的生物学问题。
(2) 特别要注意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还有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4.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质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处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生物学问题。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生物学科的考试范围涵盖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必考部分在新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的范围内,选考部分在新课程标准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范围内。必考部分的考试试卷学员是必做的,选考部分的考试试卷学员一定要在规定的选考内容中选择。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识内容要求掌握并熟悉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I和Ⅱ标出;实验内容要求掌握并熟悉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
I和Ⅱ的含义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I:对所列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要清楚其含义,可以在考试试卷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考点归纳当中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认真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新考试教材高中生物课程设置?
高中生物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必修部分涵盖“生物1:分子与细胞”、“生物2:遗传与进化”、“生物3:稳态与环境”3个模块;选修部分有“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和“选修3:现代生物科学专题”3个模块
高中生物必修课一共有多少章?
高中生物必修课一共有3个课程,每个课程一和三都拥有六章,课程二是七章。
高中生物必修一中有六章,分别是:走进细胞,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的能量供应与使用,细胞的生命历程。
高中生物必修二中有七章,分别是:遗传因子的发现,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实质,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与其他变异,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高中生物必修三有六章,分别是: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动物与人他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种群和群态,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
高中生物必修一一共有六章。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生物课程目标?
新世纪生物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是达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学科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取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达到这样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探究性学习无疑是比较理想的载体。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觉得,“生物科学作为由很多生物学事实和理论组成的知识点内容与框架体系是在大家持续性探究的途中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式之一。
生物新课标的主要内容?
1、构建课程新体系
《生物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标准打破了原有的学科体系,不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构建起全新的“人与生物圈”课程体系,精选和串联了十大主题,即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地生活。
2、突出三大新观念
面向我们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按照学生学习需求,开展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提升生物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与社会生活、经济活动 、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
倡导探究性学习:《标准》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一步一步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高一各学科课时分配标准?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的要求,可以将高一周一至周五的课时分配为:
1、课时分配:语文数学外语这三科每科各5个课时,化学和生物是3个课时,物理、政治、历史和地理都是2个课时。
体育是2个课时,音乐是1个课时,信息是1和个课时,通用是1个课时,心理是0.5个课时(即单双周)。
语数外各5课时,物理化学生物各三克是政治,历史地理各两课时。
高中教师满课时量标准?
中学教师周课时量
(1)高中
(1)数学、语文、英语任教两个班或周课时很多于11节;物理、化学任教3个班或周课时很多于10节;政治、历史、地理周课时很多于10节,音乐、美术、体育、计算机周课时很多于14节。
(2)担任班主任周课时很多于10节。
(2)初中
(1)数学、语文、英语任教两个班或周课时很多于13节;物理、化学任教3个班或周课时很多于12节;政治、历史任教7个班或周课时很多于14节;地理、生物任教7个班或周课时很多于14节,音乐任教8个班或周课时很多于16节,体育任教7个班或周课时很多于14节,美术、计算机周课时很多于18节。
(2)担任班主任周课时很多于12节。
(3)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周课时很多于2节(一校两址或学生数在2023人以上的减半),副校长周课时很多于4节,中层干部周课时很多于6节、每学期听课很多于20节。
(4)对跨年级、跨学科学教育学的,可以在上面说的规定课时减少1-2节;
(5)对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的老教师,在规定课时中对应减少百分之20。
(6)对因病、怀孕待产及处于哺乳期的教师,可酌情减少课时量。
(7)专职教学辅导人员每校不能超出3-4人;实验室教师为专职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