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费用率怎么计算,人力生产力计算公式是什么

人力费用率怎么计算?
人力费用率即人事费用率。
计算公式:人事费用率=(人力成本/销售收入)×百分之100
说明:人事费用率的倒数表达每投入一个单位的人工成本可以达到多少销售收入,反映了人力成本的使用效率。人力成本大多数情况下涵盖员工工资、社保公积金费用(单位部分)、员工福利费、招聘费、培训费、离职补偿等。
人力成本率也叫人事费用率,其计算公式为: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总额/销售收入*百分之100。人事费用率所是人工成本比率性指标和价值指标的一种,它反映的是一个企业全部职工的人均收入与劳动生产率当中的关系,还有人力成本要素的投入和产出的关系,还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与分配的关系。
人力成本费用率:什么意思、计算公式
人力成本费用率又可以叫人力成本占销售收入(营业收入)的比重。人力成本费用率是衡量人力成本投入和收益水平的指标,也是衡量企业人力成本相对水平高低程度的重要指标。
某时期人力成本费用率=某时期人力成本÷某时期销售收入×百分之100。
大多数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比较特别要注意关注销售收入(营业收入),有的企业也会特别要注意关注增多值,这时候也可用类似逻辑计算人力成本占增多值的比率,这个指标有的时候,候也被称为劳动分配率。
增多值指的是企业在一段时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者提供劳务的过程新创造出来的价值是企业一定要统计并且上报给政府或者统计部门用来汇总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基础数据。
人力成本属于企业新创造价值中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企业为了获取新创造的价值和利润一定要付出的代价,同时也是企业将一些新创造的价值以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在员工(人力资源)方面反映的都支出。
某时期人力成本占增多值的比率=某时期人力成本总额÷某时期增多值×百分之100。
人力生产力计算公式?
人力资源经常会用到计算公式 人力资源经常会用到计算公式大全 人力资源经常会用到计算公式大全 1. 人事费用率: 人事费用率指人力成本占销售额比重。该指标反应了人力成本的投入产出比,计算的是人力成本投入在企业总收入中的份额是能直接反应人力使用效率的一个指标。
计算公式:人事费用率=人事费用总额/营业额*百分之100 2. 人均劳动生产力: 人均劳动生产力是指每一个劳动力平均所创造的公司营业额。 计算公式:人均劳动生产力=公司营业额/劳动力人员数量(员工人员数量)
3. 人事费用投入产出率: 该指标反应的是每投入1单位的人事费用,能出现多少单位的营业收入。 计算公式:人事费用投入产出率=公司营业额每人事费用总额
4. 人力成本利润奉献率: 人力成本利润奉献率指企业投入的人力成本代价与企业后取得的以利润表现的经济效益当中的关系。
计算公式:人力成本利润奉献率=税前利润每人事费用总额
5. 薪资占人事费用的比例子: 计算公式=薪资总额每人事费用总额*百分之100
6. 人均薪资与人均劳动生产率的比例子:
设备人力需求计算公式?
可按工作负荷法来计算
参照历史数据,先算出对某一特定设备每单位时间(如每天)每人工作负荷(如产量),再按照未来的生产量目标计算出要进行的总工作量,然后按照前一标准折算出想的人力资源数。
公式为: 生产目标总量每人均设备效率=设备人力需求
人力资源NHR公式是什么意思?
人力资源成本分析预测法
这是从成本的视角进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式 NHR=TB/(S+BN+W+O)×(1+a%*T)
公式中:
NHR— 未来不短的一个时期内需的人力资源数 TB — 未来不短的一个时期内人力资源预算总额 S — 现在的人均工资 BN — 现在的人平均奖金 W — 现在的人平均福利 O — 现在的人平均其它支出 α% — 计划年人力资源成本增多的平均百成绩 T — 未来不短的一个时期的年限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式和回归预测法?
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式
(1)管理人员判断法
是由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按照自己工作中的经验和对企业未来业务量增减情况的直觉考虑,自下而上地确定未来所需人员的方式。这是一种粗略的、简单方便易行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式,适用于短时间预测。
(2)德尔菲法
(1)是由有经验的专家依赖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分析判断能力,对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进行直觉判断与预测的方式。
(2)有经验专家涵盖:基层的管理人员或有经验的员工、中高层管理者(既可以是企业内部的,也可是企业外请的)。
(3)德尔菲法是在每一个专家均不了解除自己以外的其他专家的任何情况下进行的,因而不要了彼此身份地位的差别、人际关系还有群体压力等原因对意见表达的影响,充分发挥了广大专家的作用,集思广益,预测的准确度相对来说比较高,因为这个原因这样的方式的应用深度和广度都较大。
(3)转换比率分析法
按照历史数据,把企业未来的业务活动量转化为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方式。
重要点:找出企业业务增量与人力资源增量还有企业主体人员与辅助人员的比例关系。
(4)一元回归分析法-按照数学中的回归原理对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
【公式】y=a+bx
【注意】考试会直接给出回归系数a、b和自变量x(大多数情况下用销售额表示)的值,只要能直接带进公式计算就可以。
为了帮广大学员更好地备考 中级经济师,网校按照经济师考试教材,根据章节上线了63天打卡计划,每天一个精选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3道精选习题或套卷~打卡规则属于自由模式,
人员流动率计算公式?
大多数情况下来说,员工流失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员工流失率=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离开组织的员工人员数量÷同一时期的员工人员数量×百分之100。员工的流失,企业会在不一样程度和的视角上有一定的损失。譬如说是重要,要优先集中精力知识技能的外流和小部分管理不及的流失。
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就结合企业实质上情况,制定降低员工流失率的改善措施,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1、待遇留人,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吃草。提高员工加班费,使员工的待遇在行业内有一定竞争力。针对目前企业的员工来讲,待遇是一种很现实的东西,企业想让员工卖命干活,却又不想付出合理薪水待遇,恐怕是很难达到的。
2、严格控制加班,劳动法规定每周工作时间不能超出44小时。
3、感情留人,人人都拥有感情。特别在中国这个人情味很浓的国家里,从感情的的视角入手,在企业创造一种让员工有家的感觉,时常会收到只需要花一半的时间就能够完成一倍的效果的效果。
4、企业重视员工,加强人性化管理,提升员工福利。
5、事业留人,让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翁。进行大胆授权,给人才创造施展才可以和价值的环境,同时针对中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员工进行股权激励,让他们成为企业的股东,使他们把自己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关联非常密切在一起,以此使他们稳定下来。
1、人力资源离职率 人力资源离职率是以某一单位时间(如以月为单位)的离职人员数量,除以工资册的月初月末平均人员数量然后乘以百分之100。以公式表示: 离职率=离职人员数量 / 工资册平均人员数量 X 百分之100
2、人力资源新进率(Employment Rate)。 人力资源新进率是新进人员除以工资册平均人员数量然后乘以百分之100。用公式表示: 新进率=新进人员数量 / 工资册平均人员数量 X 百分之100
3、净人力资源流动率(Net labor Turnover Rate)。 净人力资源流动率是补充人员数量除以工资册平均人员数量。这里说的补充人员数量是指为补充离职人员所雇佣的人员数量。用公式表示: 净流动率=补充人员数量 / 工资册平均人员数量 X 百分之100
人力资源数量分析的方式有什么?
人效分析
第一个数据是人效分析,在一个公司里这是基本的数据,因为人效分析就清楚公司现在经营情况,人效的公式比较简单,用公司收入除以人员数量,每个月加起来除以12个月。是根据人均收入还是人均毛利来算,我个人觉得按收入分析完全就能够,人效的比值决定了公司里每个人的平均奉献值。
人力成本分析
下一个分析是人力成本的占有比例,这跟人效比密切有关,时常是一个公司人力成本除以公司财务确认后的收入。人力成本分析怎么算呢?大多数情况下是,人力成本占收入是一个比,还有收入占毛利的比,我觉得占百分之20左右比例适合。
有不少人说人力成本控制的方法是什么,一部分公司的玩法就是不涨工资,我觉得这是不可取的,控制人力成本有一个核心动作是一定要减员增效。在公司里什么人浪费人力成本呢?第一就是无能的高管,第二就是工资很低但没有产值的人。降低人力成本一种办法是降低工资总额,还有一种办法是提升收入值,怎么提升?要找牛人进来,因为牛人可以做更高的收入,找牛人也是降低人力成本的好办法。
人员结构分析
第三个是人员结构的分析,这里指的不是年龄、性别、学历分析,这样的盘点价值依然不会高,那什么样的分析才有意义?
第一个分析的是公司管理人员占有比例。第二是后台人员的占有比例分析,财务、人力资源等等岗位,你问这些岗位是不是越少越好?不是。我个人认为一个公司后台加起来维持在12-15%是可以的。还有一个是公司里人员结构,例如研发人员占有比例分析,以前的课我们讲过,华为46%的人是做产品和处理方案的,在中国的3G根本没有想商业化时,华为就启动招人,当时3G人才有1万人左右,有7000人在华为,他们的研发储备量比非常高。
你的工资已到账,可你清楚HR是什么样计算工资的嘛?
传统的HR是用Excel处理的,运用Excel的计算薪资的公式处理。
但目前不少HR都感觉手工操作太麻烦也耗时,而且,不小心还能算错。不少HR都启动改变传统计算工资的模式,利用人事系统核算薪资。这样利用工具核算,提升效率和精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