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钻孔出水量计算公式,单位涌水量换算

井下钻孔出水量计算公式?
1)大井法
Q=πK(2H-M)M/(㏑R0-㏑r0)
(2)狭长地沟法
Q=KB (2H-M)M/R
K-渗透系数(m/d);
B- 巷道长度(m);
M-含水层厚度(m);
H-水柱高度(m),与疏排降深(S)同值;
R-影响半径(m);
2) 二1煤层底板涌水量计算公式:
Q=2πKHM/(㏑R0-㏑r0)
式中 Q-涌水量(m/h);
3) 涌水量方程式法
直线型涌水量方程
Q=qs
q—单位涌水量 ( L/s﹒ m);
s-水位降深 (m);
单位涌水量q=0.60l/som?
L/s这是水量单位(可以换算m³/h、m³/d,在水井中貌似后两者更为经常会用到),单位涌水量是井孔内水位每下降一米时的涌水量,故此,要再除以个m。
即单位涌水量单位为L/(s·m),你的提问中单位标注是错误的。单位涌水量0.31L/(s·m),意集水坑防护标准做法?
排水沟和集水井宜布置于地下结构外侧,距坡脚不要小于0.5m。单级放坡基坑的降水井宜设置在坡顶,多级放坡基坑的降水井宜设置于坡顶、放坡平台。
排水沟、集水井设计应满足下方罗列出来的规定:
1 排水沟深度、宽度、坡度应按照基坑涌水量计算确定,排水沟底宽不要小于300mm。
2 集水井大小和数量应按照基坑涌水量和渗漏水量、积水水量确定,且直径(或宽度)不要小于0.6m,底面应比排水沟沟底深0.5m,间距不要大于30m。集水井壁应有防护结构,并应设置碎石滤水层、泵端纱网。
3 当基坑开挖深度超越地下水位后,排水沟与集水井的深度应随开挖深度加深,并应及时将集水井中的水排出基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