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标点符号比较“不起眼”,大家容易忽略,但如果能把标点用好,会成为得分利器。
2.分号表并列,和“一方面……,另一方面……”“一边……,另一边……”一致。如果有四个小分句,则都是重点。
3.引号:
(1)表示修辞:形容、反讽。国考曾考过:城市有很多防灾设施,仿佛给城市加上了
“金刚罩”。“金刚罩”不需要写入答案。
(2)表示对专有名词的强调,如“文化例外”,可以直接抄。
(3)表示观点,例如“某专家学者提出:”“某学者认为:”“分析结果显示:”,冒号之后有观点,可以直接抄。
4.顿号:注意顿号词群,如果有一个规范词汇,可能之后的并列词汇也是规范词汇。
5.破折号:表解释说明,有时候和引号的用法一致,注意抄简短的核心词汇。
6.补充——问号:
(1)设问:有问有答,重点在后面。
(2)反问:自带答案。例如:同学们,你们为什么学习这么刻苦?想表达的意思是同学们学习很好。再如:上课的时候难道不应该好好听课吗?反问自带答案,自带情感色彩。
2. 归纳概括
【例 1】概括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 800 年的主要原因。
东汉永平十二年,孝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治黄(此前黄河已泛滥几十年)。王景受命于危难之际,率几十万兵士民工,修汴渠治黄河,历时一年,用费亿钱。自王景治河后,河行新道,维持了 900 多年未发生大改道。是时,汴渠成为东通江淮的主要水道。
【解读】
1.归纳概括就是把不够规范的文字替换成规范的文字;把啰嗦冗余的内容换成标准的表达。
2.“概括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 800 年的主要原因”:“安澜”即风平浪静,水灾不生。
3.“东汉永平十二年……维持了 900 多年未发生大改道”:说明王景治河让黄河“安澜”,之前的内容可能是原因。
(1)“孝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治黄”:
①是黄河不发水灾的原因之一,但不能直接写“孝明帝让王景治黄”或者“陛下隆恩”,申论中没有这些说法。“孝明帝”代表中央政府,即政府重视/支持,需要进行替换。
②“水利专家王景治黄”:皇帝没有找自己身边宠信的小太监、小舅子等,而是找“水利专家王景”,说明“治黄”非常科学、专业,这些词语不是材料中的原词,在赋分的时候会适当宽泛:工程科学、工程合理、治黄专业,只要意思对就可以得分。
(2)“率几十万兵士民工”:“几十万”数字本身不重要,要找到重要的点:投入大量人力。
(3)“历时一年,用费亿钱”:即投入时间和大量财力。
4.要找“黄河安澜”的原因,之前的内容都是原因。概括归纳就是将不规范、很离谱、口水话、不符合现在语言表达方式的内容进行替换,需要大家平时有意识地储备关键信息词, 可以在每次上课、做题、读文章的时候进行储备,归纳概括在考试中的比例不是很高,但如果能够学会归纳概括,可以保证得分在及格线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