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典法误工费的低标准,民事纠纷误工费赔偿标准2020

民典法误工费的低标准?
误工费赔偿标准
1、误工费是按照当事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的。伤者自己的误工时间按照当事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治证明确定。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后评定伤残的前一日。
2、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根据实质上减少的收入计算。实质上减少的收入一定要是实质上丧失的收入,涵盖工资、奖金、津贴、课酬、合法的兼职收入等,但大多数情况下不涵盖企业经营者作为受害者时所丧失的经营损失和特殊工种的补助费。当事人无固定收入的,根据其近3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当事人不可以举证证明其近3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当地一样或相近行业上一年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3、误工费的计算公式
误工费赔偿金额=误工收入(元/月)×误工时间
(1)有固定收入人员的误工费赔偿金额=正常情况下劳动工作收入-事故受伤后的劳动收入
(2)无固定收入,但能举证证明其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人员的误工费赔偿金=近三年收入总和÷3年÷12个月×误工时间
(3)无固定收入,且不可以举证证明其近三年平均收入状况的人员的误工费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相近行业上-年职工的平均工资×误工时间
误工费时间如何计算?
1、非持续性的误工
这样的误工时间按照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
2、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
这样的误工时间从受到伤害耽搁工作那天计算至定残那天的前一天。
3、受害人因伤害死亡的
从侵权行为启动计算,至受害人死亡之时止(或有的因受害人死亡不计算误工费,因死亡赔偿金已补偿预期收入)。
误工费的特点:
1.受害人的收入能力和水平差异很大。
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决定了不一样的受害人在遭受损害后,其损失的误工收入会因人而异。
2.计算的依据各不一样。
因行业和岗位的不一样,还有受害人是不是就业的不一样,收入方法的不一样,针对误工费计算的依据,也是因人而异。
3.具有一定的推绎性。
大多数情况下来说,需要以受害人在遭受损害前某一时段,可以正常工作、劳动可能获取收入作为参照或者依据。而针对该时段的可能收入,也只可以按照一定客观数据,在排除对其收入出现不利或者有利影响原因的情况下,进行推测预计。
以上就 民典法误工费的低标准,民事纠纷误工费赔偿标准2020的详细介绍,更多司法考试报名及考试时间资讯,司法考试资料下载点击下方百度云网盘下载,网课报名助你学习更高效,考试!!加油!!!

>>司法考试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高效学习快速通过<<
司法考试复习资料下载
华宇考试网司法考试免费资料百度云网盘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