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有关梯形的五个公式

梯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下底+腰+腰 公式:C=a+b+c+d
公式说明:a、b是上底和下底,c、d是两腰应用实例子:设直角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分别是2、5,两腰分别是4、5,则周长C=2+5+4+5=16
扩展:等腰梯形的周长=上底长+下底长+2×腰长假设底角=60度,下底长上底长:直角三角形30度所对直角边=斜边的一半,腰长=[(下底长-上底长)÷2]×2=下底长-上底长,周长=上底长+下底长+2×腰长=上底长+下底长+2×(下底长-上底长)=3×下底长-上底长
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下底+腰+腰,用字母表示:L=a+b+c+d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下底+2腰,用字母表示:a+c+2b。梯形(trapezium)是指唯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边,较长的一条底边叫下底,较短的一条底边叫上底。另外两边叫腰;夹在两底当中的垂线段叫梯形的高。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直角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isosceles trapezium)。等腰梯形是一种特殊的梯形,其判断方式与等腰三角形判断方式类似。扩展资料:一、面积公式1、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S=(a+c)xh÷2变形:h=2S÷(a+c);变形2:a=2s÷h-c;变形3:c=2s÷h-a。2、梯形的面积公式: 中位线×高,用字母表示:L·h。3、对角线相互垂直的梯形面积为:对角线×对角线÷2。二、常做辅助线1、作高(按照实质上试题确定)。2、平移一腰。3、平移对角线。4、反向延长两腰交于一点。5、取一腰中点,另一腰两端点连接并延长。6、取两底中点,过一底中点做两腰的平行线。7、取两腰中点,连接,作中位线 。
梯形的五个公式是那些?
梯形的周长公式:L=a+b+c+d。公式描述:公式中a,b,c,d分别是梯形的四边长度,L为梯形周长。
梯形周长公式
梯形的周长公式:设梯形的上底长为a,下底长为b,两腰长分别是c、d,周长为L,则梯形的周长公式为
L=a+b+c+d
通俗表示为:上底+下底+腰+腰
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因为等腰梯形的两腰长相等,即c=d,故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可简化为
L=a+b+c+d=a+b+2c=a+b+2d
通俗表示为:上底+下底+2腰。
梯形周长和面积
1、梯形周长公式C=上底+下底+两个腰长
2、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下底+2腰
3、梯形面积公式:S=1/2(上底+下底)*高
4、梯形的面积公式:中位线×高
5、对角线相互垂直的梯形面积为:对角线×对角线÷2
梯形的周长公式:L=a+b+c+d。公式描述:公式中a,b,c,d分别是梯形的四边长度,L为梯形周长。
梯形周长公式
梯形的周长公式:设梯形的上底长为a,下底长为b,两腰长分别是c、d,周长为L,则梯形的周长公式为
L=a+b+c+d
通俗表示为:上底+下底+腰+腰
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因为等腰梯形的两腰长相等,即c=d,故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可简化为
L=a+b+c+d=a+b+2c=a+b+2d
通俗表示为:上底+下底+2腰。
梯形周长和面积
1、梯形周长公式C=上底+下底+两个腰长
2、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下底+2腰
3、梯形面积公式:S=1/2(上底+下底)*高
4、梯形的面积公式:中位线×高
5、对角线相互垂直的梯形面积为:对角线×对角线÷2
梯形面积公式是:1、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用字母表示:S=(a+c)×h÷2。2、梯形的面积公式:中位线×高,用字母表示:L·h。3、对角线相互垂直的梯形面积为:对角线×对角线÷2。
梯形(trapezoid)是唯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边:较长的一条底边叫下底,较短的一条底边叫上底;另外两边叫腰;夹在两底当中的垂线段叫梯形的高。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直角梯形(right trapezoid)。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isosceles trapezoid)。
梯形性质:
1、梯形的上下两底平行;
2、梯形的中位线(两腰中点相连的线叫做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上下底和的一半。
3、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
梯形判断
1、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2、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
梯形是平面图形没有体积,唯有面积;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用字母表示:S=(a+b)×h÷2;变形1:h=2s÷(a+b);变形2:a=2s÷h-b;变形3:b=2s÷h-a。另一计算梯形的面积公式:中位线×高,用字母表示:L·h。对角线相互垂直的梯形面积为:对角线×对角线÷2。字母公式:(A+B)乘H除2
梯形周长公式?
1、梯形周长公式C=上底+下底+两个腰长
2、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下底+2腰
3、梯形面积公式:S=1/2(上底+下底)*高
4、梯形的面积公式: 中位线×高
5、对角线相互垂直的梯形面积为:对角线×对角线÷2
梯形的周长公式是按二个方式进行计算,一种是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是上底加下底加(高的平方加(下底减去上底除二)平方开平方)加(高的平方加(下底减去上底除二)平方开平方)就是梯形的周长公式,二种是不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是底加下底加(高的平方加(下底减去上底除二)平方开平方)加(高的平方加(下底减去上底除二)平方开平方)
梯形的周长和面积怎么算?
1、梯形周长公式C=上底+下底+两个腰长
2、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下底+2腰
3、梯形面积公式:S=1/2(上底+下底)*高
4、梯形的面积公式: 中位线×高
5、对角线相互垂直的梯形面积为:对角线×对角线÷2
梯形特点:
1、梯形: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
2、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边,在下面且较长的一条底边叫下底,在上面且较短的一条底边叫上底。另外两边叫腰。
3、夹在两底当中的垂线段叫梯形的高。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直角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等腰梯形是一种特殊的梯形,其判断方式与等腰三角形判断方式类似。梯形有不稳定性。
1、梯形周长公式C=上底+下底+两个腰长 2、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下底+2腰 3、梯形面积公式:S=1/2(上底+下底)*高 4、梯形的面积公式: 中位线×高 5、对角线相互垂直的梯形面积为:对角线×对角线÷2 性质 1.等腰梯形的两条腰相等。 2.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 3.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4.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上下底中点的连线所在直线(过两底中点的直线)。 判断 (1)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2)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3)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设直角梯形上边长为a,下边长为b,高为h,则: 1、其重心距离下底边b的高度为: 2、其重心距离直角边的距离为: 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90°,则∠A=90°,∠C+∠D=180°。 重要性质:直角梯形斜腰的中点到直角腰的二端点距离相等。
>>二级消防工程师视频网课教程培训班介绍,点击图片试听名师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