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诗经佳句摘抄及赏析,鉴赏诗经文章开头怎么写

高中诗经佳句摘抄及赏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里小岛上。纯洁美丽好姑娘,正是君子好(追求的)对象。
鉴赏诗经文章开头?
有关诗经的作文开头
“诗三百,不过是前生无邪的记忆。”
说《诗经》是叠词堆砌的民间艺术奇葩,依然不会过分。《诗经》就是这么一部清雅隽永的诗歌总集,没有想象中既然如此那,远不可及。在这里,污秽的政事和野心反被生民百姓呼唤盛世的愿所感化;在这里,爱到地老天荒的情事简化成一句又一句的“蒹葭苍苍”;在这里怀抱赤子之心的人衣锦还乡却只剩下“不了解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中有什么比较经典的爱情诗?
《关雎》和《蒹葭》,第一首男子追求女子的情诗,第二首写追求心中思慕的人而不可得的诗。这是各位考生都清楚的,我就很少说了。
在这里,我重点推荐《葛生》。
葛生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翻译过来是:
葛藤覆盖荆树上,蔹草蔓延野地长。
我爱的人已离去,谁人相伴他身旁?
自己独立在那旷野躺。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翻译过来是:
葛藤覆盖荆树上,蔹草蔓延野地长。
我爱的人已离去,谁人相伴他身旁?
自己独立安息野地上。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翻译过来是:
角枕灿灿做陪葬,锦被耀眼裹身上。
我爱的人已离去,谁人相伴他身旁?
自己独立一人到天亮。
夏那天,东之夜。百岁后面,归于其居。
翻译过来是:
夏日白昼长,冬天夜漫漫。
等我百年后,和你墓里见。
东之夜,夏那天。百岁后面,归于其室。
翻译过来是:
冬天夜漫漫,夏日白昼长。
等我百年后,回归你身旁。
这是一首妻子悼念丈夫的诗。诗人一面悼念死者,想象他在荒野荆树之下独眠,一面想着自己从此自己独立面对长日寒夜的悲惨岁月,惟有死后与丈夫同穴,才是归属。我自己是真真切切感受到那种悲惨
。期望这篇《葛生》被更多的人所清楚!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诗经·国风·郑风·子矜》
诗经·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以为美,美人之贻。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1、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4、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里说的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诗经》作为我们国内第一部诗歌总集,按风、雅、颂三类编排,这当中“风”编排收录了各地非常多的民歌,这当中反映爱情的民歌占了很大量文字内容篇幅较大。
《诗经》中非常多的爱情作品,多方面地反映了男女恋爱生活中的各自不同的情境和心理,有的也反映一定的社会问题。比较著名的作品有:《周南•关雎》,描写了在爱情中大胆的追求和坦率的表白。《郑风•溱洧》、《邶风•静女》等,描写了男女在一起游戏时的快乐和幽期密约时兴奋和不安。《王分•采葛》、《秦风•蒹葭》等,描写真挚的相爱和刻骨的相思还有碰见波折时失恋的痛苦。《鄘风•柏舟》,描写爱情在受到外来干涉时强烈的反抗情绪。
《蒹葭》《伯兮》《东门之杨》《野有死麕》《关雎》《子衿》《采葛》《木瓜》《狡童》《摽有梅》《将仲子》《桃天》《出其东门》《褰裳》《风雨》《有女同车》《击鼓》《汉广》《野有蔓草》《采绿》
《诗经》是我们国内早的诗歌总集,这当中丰富的爱情诗,基本上写尽了爱情中的全部悸动。从有相思到告白,从约会到定情,那些爱恋、喜悦与愁怀,穿越了漫长时间,仍然敲击着我们的心灵。下面给各位考生整理了诗经里有关爱情的句子,欢迎欣赏!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以为美,美人之贻。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5、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6、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7、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8、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9、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10、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11、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12、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13、这里说的伊人,在水一方。
14、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15、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16、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17、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18、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19、坑忻罚实际上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20、月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2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2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23、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24、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2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了解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26、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27、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躇。
28、青青子衿,幽幽我心。纵我不在,子宁不嗣音?
2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炉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3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31、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32、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33、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34、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3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里说的伊人,在水一方。
36、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3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8、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3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40、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41、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4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43、求之不可以,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44、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45、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46、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可以奋飞。
47、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
48、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49、女也不爽,土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50、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5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52、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53、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54、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55、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56、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57、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58、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59、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里说的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60、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6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了解我者,谓我何求。
62、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63、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诗经·国风·郑风·子矜》诗经·静女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国风·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诗经中的农事诗赏析?
畟畟良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或来瞻女,载筐及莒,其饟伊黍。其笠伊纠,其镈斯赵,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获之挃挃,积之栗栗。其崇如墉,其例如栉。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杀时犉牡,有捄其角。以似以续,续古之人
译文
犁头入土真锋利,先到南面去耕地。百谷种子播田头,粒粒孕育富生机。有人送饭来看你,挑着方筐和圆篓,里面装的是黍米。头戴手编草斗笠,手持锄头来翻土,除草田畦得清理。野草腐烂作肥料,庄稼生长真茂密。挥镰收割响声齐,打下谷子高堆起。看那高处似城墙,看那两旁似梳齿,粮仓成百开不闭。各个粮仓都装满,妇女儿童心神怡。杀头黑唇大黄牛,弯弯双角真美丽。持续性祭祀后续前,继承古人的礼仪。
《诗经》中的农事诗反映了周代农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引言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农业在中国有史以来就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特别是在几千年前工业文明尚不发达的时候代,农业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周代社会的农业生活方法,决定了周人的思维方法和精神生活,决定了《诗经》艺术表达的农业文化特点。通过对能反映农业经济文化内容的《诗经》农事诗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周代的经济生活实质上,揭示中华民族精神气质和审美趋向出现的物质根本,探讨中国古典诗歌农业文化特点的由来。
2.农事诗的概念还有《诗经》中农事诗的篇目解读
“农事”一词,在《诗经》里并没有产生过。早提到“农事”这一概念的地方,肯定是《亡传襄公七年》中的“夫郊祀后樱,以祈农事也。”还有《礼记月令》中的“王命布农事,命田舍东郊,皆修封疆,审端径术。”从这些语句来看,“农事”本指耕耘、收获和贮藏等农业活动。在历代研究《诗经》的学者中,郑玄、孔颖达先使用“农事”这一概念来解释作品。早用整体的眼光来看待《诗经》中农事诗的是朱熹,他在《诗集传》中给出了农事诗的十一篇详细篇目。
首次使用“农事诗”一词的人是郭沫若,他在1944年发表的《从周代农事诗论到周代社会》一文中提到了这一概念。从前人的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把农事诗的概念定义为:描述农业生出现活或与农业生出现活有直接关联的事物的诗歌。
针对《诗经》中的农事诗详细篇目标划分,历来都拥有不一样说法,从广义上来说,《诗经》中的都作品全部在农业社会的背景下出现的,都从不一样的视角折射了农业社会生活的不一样方面。但是,从狭义上说来,又有一部分篇目是更集中、具有更多的体地描绘农业生产还有与之有关的各自不同的社会活动的。
我们目前大多数情况下把《诗经》中的农事诗定为《七月》、《楚茨》、《信南山》、《甫田》、《大田》、《思文》、《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这十一篇。
3.从《诗经》看西周农业社会的发展状况还有大家的生活状态 《诗经》中的农事诗从各个不一样的侧面描写了周代的农事状况,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生活状态还有丰富的社会内容,把它们称作反映周代社会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毫不过分。通过对农事诗的解读,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下几点。
3.1西周时期农民的毕活状态与社会地位
3.1.1生产劳动 有关周代农民的劳动情况,在以《七月》为代表的几首农业生活诗中,都拥有较为具体的描述。《七月》逐月叙述了农奴们一年的劳动与生活。从年初的修理农具、下田耕种启动,一直写到年终的祭祀宴饮。在《七月》、《甫田》、《大田》、《载芟》、《良耜》中,都拥有给地里农忙的人送饭吃的情节,形象地表现出农民在农忙时的慌张与辛苦。但就算整年辛劳,农民却仍然过着饥寒交迫、食不果腹的生活。从“采荼薪樗,食我农夫”“我取其陈,食我农人”“穹窒熏鼠,塞向瑾户”等诗句中不难想象当时大家的生活水平大约是什么状态。
3.1.2阶级关系
西周时期阶级等级森严,农奴的地位十分低下是贵族奴隶主的私有财产,没有人身自由。劳动成果的分配也是非常不均,就算粮食丰收,农民也只可以吃陈谷。这不仅反映了当时生产力的不发达,生活水平不高,更说明了农民阶级与贵族相比社会地位的低下。
3.2西周的农业发展
社会生产的发展第一早时间是在农业,历代统治者都把农业默认为立国之本。周人更是一个重农的民族,他们尊农神后翟为始祖,很早就启动了农事活动,也正是这样的意识造就了当时农业的发展与繁荣。
3.2.1农业发展水平 我们国内是世界上大的农作物起源中心,在很早之前便已培植选育了不少农作物。《诗经》中提到了如桑、白蒿、荻草、芦苇、李子、枣、水稻、青麻、小米、高粱等很多农作物,说明当时大家的食物种类已经很丰富。除了粮食作物以外,还有不少野菜水果也可作为平日食品食用。
西周时期的农业开垦技术也已达到一定水平,《诗经》有多处提到“耜”“博”、“钱”等当时非常流行的农具,说明了西周社会对生产技术的重视。
3.2.2农时概念 周代农业虽然与前代相比有很大进步,但受社会发展水平所限,也还是是属于传统的自然经济,故此,对自然界的认识、利用还有经年累积下来的生活经验很重要。从那时启动,大家便已有了强烈的“农时”概念,遵守自然规律与节奏进行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农业生产活动。
在《诗经》中,能反映这样的意识的是《七月》,诗中表达时间意向的词产生多达四十多处,从开头的“一那天”“二那天”一直写到到结尾的“三那天”“四那天”。春种夏耘,秋收冬藏,循环往复,年年如此,充分地说明了西周农民对节令物候的敏感。
3.3土地制度的变化
3.3.1夏商周时期的井田制 夏、商、周三代所实行的土地制度基本一样,都是井田制。井田制是一种士地国有制度。因为当时道路纵横交错,把土地隔为方块,形状像井字,因为这个原因得名。早产生“井田”一词是在《谷梁传宣公十五年》的“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日井田”一句。井田的全部者是周王,分配给庶民使用。土地领主即是周王分封的各级贵族奴隶主,他们强迫农奴们为他们耕种,定期向周王交纳赋税,土地不可以买卖与转让。
3.3.2详细作品中反映出的土地制度及其转变
《诗经》有不少篇章在描写农事时都涉及到了当时的土地制度问题,这当中提到“公田”的非常多。如《周颂臣工》中的“嗟嗟臣工,敬尔在公”,这里的“在公”即是“在公田上”上的意思。还有《甫田》中“倬彼甫田,岁取十千”的“甫田,,二字,据考证应为“天子田”的意思,其实就是常说的指公田。
另外按照《载芟》中所讲到的一个各位考生族从家族长到公社农民还有家属和奴隶一起下田耕种的情景,也说明了他们耕种的土地是公有并不是个体家庭所私有。
而私有制在当时也已产生一部分萌芽,在《诗经》中的农事诗里同样可以找到很好的证明。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小雅《大田》中的“雨我公田,遂及我私”,“私”字即为“私田”的省略。
但《诗经》中提到公田概念的次数远多于私田,这一个方面是因为当时还是以公有制为主,公田比例多于私田,另外一个方面是因为《诗经》中的农事诗大多是周天子举行藉礼时所唱的歌,所描写的生产劳动的情景当然是在公田里进行的。
4.结语
《诗经》中的农事诗是我们国内西周时期农业社会生出现活的一面镜子,它们具体地记录了西周农民的生出现活,对研究当时大家的生活状态、农业林业等各自不同的农业生产活动的发展情况、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整体面貌、各自不同的农业礼制风俗还有土地制度的变化情况都拥有重要的价值。
《诗经》是一部不朽的作品,对后世文学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值得大家继续去探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