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体会“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等词语表达的丰富性,能简单说出对这些词语的感受。
2.品读课文,能说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含义。
3.摘抄积累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点:
体会“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等词语表达的丰富性;能说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能说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复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1.出示第一组:猎人 黎明 瞬间
指名读,正音。
2.出示第二组:张开的喙 惊愕地问 舒畅地呼吸
(1)指名读,正音“喙”。
(2)发现本组词语的特点:都有一个表示怎么样的修饰词。
3.出示第三组: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 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
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1)指名读,正音“兀立”。
(2)指导朗读:“的”字轻声,根据“的”字,做好停顿。
(二)借助图表,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课文中有一句话,说明了父亲、树林和鸟的关系,找出来读一读。 齐读第一段:
父亲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二、品读欣赏
(一)再读课文,思考这是一片怎样的树林?
(二)出示句子:
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1.指名读本句,指导读好停顿。
2.圈画出其中生动的词句,并交流聚焦为“幽深的雾蒙蒙的”。
3.在学习前一课《大自然的声音》时,也积累了很多生动优美的语句。出示句子: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
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小结:课文上的句子有两个修饰的词语。 4.想象画面体会意境,对比“望”:
①在日常生活中,“幽深的树林”,你能够看到什么呢?
②“雾蒙蒙的树林”,你还能看到什么呢?
③“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好像让你看到了怎么样的情景?观看有关的视频,说说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④在这样“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 边,小作者看到了什么呢?什么都没有看到。指导朗读句子,强调“没有看见”“没有听见”:
“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并没有听见一只鸟叫。”
⑤在这样“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 边,父亲“望了又望”,他望见了什么?找出句子,指导朗读句子,强调“一根树枝”“叶子”
父亲指着一棵树的一根树枝对我说:
“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
⑥再次感情朗读出示的句子,指导读好停顿:
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⑦展开想象模仿课文,用上两个修饰词说话:
在“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 边,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并没有听见一只鸟叫。”父亲却看到了( )的( )的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