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全诗释义,秋夕的意思50字怎么写

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全诗释义?
释义请看下方具体内容文:
秋天了,粉红色的荷花已经凋谢,还散发着残留的幽香,睡在竹席上,已有一部分凉意。提着丝裙,自己独立登上那艘小船,想去散散心,排遣掉相思制苦。仰望长空,白云悠悠,谁会将书信寄来?排成“人”字形的雁群飞回来时,清亮的月光,已经洒满西楼。
落花自己独立地飘零,水自己独立地流淌着。我们两个人呀,有着一样的相思,却两地分离,牵动着各自的忧愁。这相思的愁苦实在没办法排遣,刚刚离开了微蹙的眉梢,却又隐隐地涌上了心头。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
粉红色的荷花已经凋谢,幽香也已消散,光滑如玉的竹席带着秋的凉意。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自己独立登上小船。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雁群飞回来时,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
落花自己独立地飘零着,水自己独立地流淌着。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可以相互倾诉,只好各在一方自己独立愁闷着。这相思的愁苦实在没办法排遣,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注释
1、一剪梅,词牌名,又名“一枝花”“腊前梅”“腊梅香”“腊梅春”“玉簟秋”“醉中”等。以周邦彦《一剪梅·一剪梅花万样娇》为正体,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韵。另有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五平韵;双调五十九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六句三平韵等变体。
2、红藕:红色的荷花。
3、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
4、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
5、兰舟:这里指小船。
6、锦书:前秦苏惠曾织锦作《璇玑图诗》,寄其夫窦滔,计八百四十字,纵横反复,都可以诵读,文词凄婉。后人因称妻寄夫为锦字,或称锦书;亦泛为书信的美称。
7、雁字:群雁飞经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诗文中因以雁字称群飞的大雁。
8、月满西楼:意思是鸿雁飞回之时,西楼洒满了月光。
9、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意思是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可以相互倾诉,只好各在一方自己独立愁闷着。
10、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意思是,眉上愁云刚消,心里又愁了起来。
赏析
这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这首词在黄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褵(婚)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作者在词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出详细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东西。
词的上阕开篇第一句“红藕香残玉簟秋”写荷花凋谢、竹席浸凉的秋天,空灵蕴藉。“红藕”,即粉红荷花。“玉簟”是精美的竹席。这一句涵义非常丰富,它不仅点明了萧疏秋意的时候节,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表面上写出荷花残,竹席凉这些寻常事情,本质性暗含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人去席冷”之意境。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赞美此句“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写其白天泛舟水上之事:词人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自己独立划着小船去游玩。“轻解”与“独上”,栩栩如生地表现出她的神态、举动。“轻”,写手脚动作的轻捷灵敏,表现出生怕惊动别人,小心而又有几分害羞的少妇心情。正因为是“轻”,故此,谁也不清楚,连侍女也没让跟上。“独”字就是回应上句的“轻”字,点明了下阕“愁”字的症结。“独上兰舟”,正是她想借泛舟以消愁,并不是闲情逸致的游玩。昔日也许双双泛舟,而今自己独立击楫,恩爱情深、朝夕相伴的丈夫久盼不归,怎不教她愁情满怀。“云中谁寄锦书来?”惦念丈夫,望眼欲穿,真是一封“家书抵万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她思夫的迫切心情,突然自现的外在表现。作者借助于鸿雁传书的传说,画面清晰,形象鲜明,它渲染了30天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然而,在喜悦的背后,蕴藏着相思的泪水。“月满西楼”写月夜思妇凭栏望眺。月已西斜,足见她站立楼头已久,这个问题就表达了她思夫之情更深,愁更极。盼望音讯的她仰头叹望,竟出现了雁足回书的遐想。难怪她不顾夜露浸凉,呆呆伫立凝视,直到月满西楼而不了解觉。
下阕“花自飘零水自流”,言眼前的落花流水可不管你的心情如何,自是飘零东流。事实上这一句含有两个意思:“花自飘零”是说她的青春象花那样空自凋残;“水自流”是说她丈夫远行了,象悠悠江水空自流。只要我们认真玩味,就不难发觉,李清照既为自己的红颜易老而感慨,更为丈夫不可以和自己共享青春而让它白白地消逝而伤怀。这样的复杂而微妙的感情,正是从两个“自”字中表现出来的。那就是她之故此,感叹“花自飘零水自流”的重点所在,也是她俩真挚爱情的详细表现。 它所喻的人世的一切诸如离别,均给人以无可奈何之感。“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由己及人,相互思念,这是有情人的心灵感应,相互爱慕,她想到丈夫一定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这样的独特的构思反映了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二人心心相印、情笃爱深,相思却又不可以相见的无奈想法流诸笔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样的相思之情笼罩心头,没办法排遣,蹙着的愁眉方才舒展,而想法又涌上心头,其内心的绵绵愁苦挥之不去,遣之不走。“才下”、“却上”两个词用得很好,把真挚的感情由外露转向内向,迅疾的情绪变化打破了故作平静的心态,把相思之苦表现得非常真实形象,表达了绵绵无尽的相思与愁情,独守空房的孤独与寂寞充满字里行间,感人至深。这和李煜《乌夜啼》“剪持续性,理还乱是离愁,别是大多数情况下滋味在心头”,有异曲同工之妙境,成为千古绝唱。
总而言之,《一剪梅》笔调清新,风格细腻,给景物以情感,景语即情语,景物反映了她的心情,显示着她的形象特点。词人移情入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秋夕的意思50字?
秋夕是什么意思? 【原诗】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注释】
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轻罗:柔软的丝织品。
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天阶:露天的石阶。
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
【赏析】
这诗写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
前两句已经描绘出一幅深宫生活的图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这一句十分含蓄,这当中含有三层意思:第一,古人说腐草化萤,虽然是不科学的,但萤总是生在草丛冢间那些荒凉的地方。现目前,在宫女居住的庭院里竟然有流萤飞动,宫女生活的凄凉也就可想而知了。
第二,从宫女扑萤的动作可以想见她的寂寞与无聊。她无事可做,只好以扑萤来消遣她那孤独的岁月。她用小扇扑打着流萤,一下一下地,似乎想驱赶包围着她的孤冷与索寞,但这又有哪些用呢?第三,宫女手中拿的轻罗小扇具有象征意义,扇子本是夏天用来挥风取凉的,秋天就没用了,故此,古诗里常以秋扇比喻弃妇。古人传说汉成帝妃班婕妤为赵飞燕所谮,失宠后住在长信宫,写了一首《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此说未必可信,但后来诗词中产生团扇、秋扇,便经常和失宠的女子联系在一起了。如王昌龄的《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王建的《宫中调笑》:“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都是如此。杜牧这首诗中的“轻罗小扇”,也象征着持扇宫女被遗弃的命运。
第三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天阶”指皇宫中的石阶。“夜色凉如水”暗示夜已深沉,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可是宫女依然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民间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嫁与牵牛,每一年七夕渡河与他相会一次,有鹊为桥。汉代《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就是写他们的故事。宫女久久地眺望着牵牛织女,夜深了还不想睡,这是因为牵牛织女的故事触动了她的心,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也使她出现了针对真挚爱情的向往。基本上,满怀心事都在这举首仰望之中了。
梅圣俞说:“必能状难写之景若是现在,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见《六一诗话》)这两句话恰好基本上明此诗在艺术上的特点。一、三句写景,把深宫秋夜的景物十分逼真地包含于读者眼前。“冷”字,形容词当动词用,很有气氛。“凉如水”的比喻不仅仅只有色感,而且,有温度感。二、四两句写宫女,含蓄蕴藉,很耐人寻味。诗中虽没有一句抒情,但宫女那种哀怨与希望相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另,宫女手中拿的轻罗小扇具有象征意义,扇子本是夏天用来挥风取凉的,秋天就没用了,故此,古诗里常以秋扇比喻弃妇。古人传说汉成帝妃班婕妤为赵飞燕所谮,失宠后住在长信宫,写了一首《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此说未必可信,但后来诗词中产生团扇、秋扇,便经常和失宠的女子联系在一起了。问题二:秋夕指的是? 夕有两种意思:傍晚、晚上的意思。
例如朝夕相处:是说白天晚上都在一起生活。
再例如:雷锋夕照是说夕阳西下时雷锋塔的景色是西湖十景之一。
按照诗文内容,这里肯定是秋天的夜晚的意思。问题三:秋夕这首诗的意思? 【原诗】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这是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
秋夜,精美的银色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画屏上添了几分清冷之色;一位宫女手执绫罗小扇,轻轻地扑打飞舞的萤火虫。天阶上的夜色,清凉如水;坐榻仰望星空,牵牛星正遥望着织女星。
开篇第一句写秋景,用“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
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三句写夜深仍不可以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
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
蘅塘退士评曰:“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卧看’两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问题四:古诗秋夕的意思是什么 秋夕
作者: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此诗写失意宫女孤独的生活和凄凉的心境。冷和凉不仅是深秋的季节感觉,又是人物的生活感受。她生活在一个非人的环境里,没有人气,没有朋友和亲人,当然也没有爱的温暖生活的乐趣。但他似乎满有兴致,在凄凉的秋夜里,时而自己独立扑打流萤,时而痴痴地凝望着夜空中的牵牛和织女星。诗中的三个意象值得注意。小扇,因其秋来而不需要,故此,常被古代诗人用来象征被冷落遗弃的女子。流萤,古人觉得腐草化萤,萤总是生于荒凉之地。而宫女居住的地方竟有流萤,可见她被冷落很久了。牵牛织女星:象征爱情也象征离别。但那是有团聚希望的离别。这位宫女被冷落已久,可能她早已没有得到恩宠的期望了,但她却也还是苦苦地期待着。因为这期待是她生命的唯一意义。诗人不动声色地写出了深宫怨女寂寞岁月中无限凄凉的生命况味。
诗词赏析
这是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开篇第一句写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气氛,
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三句写夜深仍不可以
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
蘅塘退士评曰:“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卧看’两字,逗出情思,便通
身灵动。”
杜牧的秋夕是什么意思?
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秋夕唐代: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天阶
一作:天街;卧看 一作:坐看)注释秋夕:秋天的夜晚。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银,一作“红”。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流萤:飞动的萤火虫。天阶:露天的石阶。天,一作“瑶”。坐看:坐着朝天看。坐:一作“卧”。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亦指古代神话中的人物牵牛和织女。赏析梅圣俞说:“必能状难写之景若是现在,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见《六一诗话》)这两句话恰好基本上明此诗在艺术上的特点。一、三句写景,把深宫秋夜的景物十分逼真地包含于读者眼前。“冷”字,形容词当动词用,很有气氛。“凉如水”的比喻不仅仅只有色感,而且,有温度感。
二、四两句写宫女,含蓄蕴藉,很耐人寻味。诗中虽没有一句抒情,但宫女那种哀怨与希望相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这首诗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开篇第一句写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三句写夜深仍不可以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
有关秋天的诗词3oo字?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做家书意万重。
雨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2 、《空闺怨》 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3、《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4 、《行香子天与秋光》 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1、西风八九月,积地秋云黄。-黄燮清《秋日田家杂咏》
2、出门免不了难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3、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陆游《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
4、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5、这个时候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6、玉人垂钓理纤钩。月明池阁夜来秋。-吴文英《浣溪沙·秋情》
7、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朱庭玉《天净沙·秋》
8、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9、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吴西逸《清江引·秋居》
10、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11、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12、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郑板桥《沁园春·恨》
13、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高观国《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
14、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李白《秋思》
秋天的诗词不少,如:
一,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二,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三,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四,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解与诗人意同。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
五,……。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天是一首诗,
秋天是一幅画,
秋天是一首歌,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梦。
秋天很美,美在一份清澈。
“万美之中秋为”。
当漫天旋转的枯黄划出季节更替的轨迹,
秋林愈发显出她的秀颀与挺拔,
那是一份不用任何东西来装饰的洒脱和孤傲。
迷人的莫过于秋林映着落日,
天边酡红如醉,
衬托着渐深的暮色,
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
随着暮色浸染,
那是一种说不出的凄楚之美!
秋天是温柔的,
因为她是一位母亲。
她孕育成熟了每一粒种子;
她抚养成熟了每一片绿叶!
盈盈秋水,
温柔明净的似母亲的眼睛,
是一泓浓情,
溪水从隙石间奔窜出来,
跳动着明快活泼的音符,
流淌着秋天的身影和神韵。
秋天是多情的,
因为她有很多的产儿。
春天洒下的种子,
秋天得到了收获!
明净的秋月更是多情,
娟洁的月亮把清丽的余辉铺洒开来,
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轻纱,透出温馨、宁静、梦幻般的美。
沐浴在这片银白的月辉之中,
让你如醉如痴!
假设你的身心任她触摸,
她会浸润、渗进你心底每一寸荒芜,
让你在不觉中变的生动而浪漫起来。
秋天是多彩的,
那黄叶绿树红花,
还有那旷野,
那长烟,
那黄昏的牧童,
那暮色里的笛声,
那溶溶月色中的阵阵馨香,
那阵阵馨香中的美丽背影……
秋天是含蓄蕴藉的。
她饱历了春的繁盛、夏的热情,
不可以再追逐浮华与赞誉,而是静静地、悄悄地融入一片淡淡的秋光之中。
这一切的一切,
全都如诗、如画、如歌、如梦,
在你的心头萦绕,
牵动你一片片悠悠的远思。
故此
世人喜爱这淡泊平静秋色,
钟情这温柔多情的秋韵!
愿生命也是这样,
没有太多烂漫的春花,
没有太多喧闹的浮躁,
唯有一片安静纯净的秋色,
唯有生命的成熟和深沉,唯有像一片红枫那样热切真挚的秋之梦。
秋天,没有春天五彩斑斓的鲜花,没有夏天茂盛异常的绿树,没有冬天纷纷扬扬的雪花,但秋天有果实累累的果树。这是秋天的特色。
秋分好时节,润物细无声,天气渐转凉,早晚添衣裳,谨防秋老虎,健康放心上,朋友祝愿你,欢乐度金秋,幸福过一生!美丽的秋天!
说春天是生机勃勃,灿烂多姿的,夏天是热烈奔放,鼎盛繁华的。
有人说,秋天是温柔而干净的。
从古到今,秋是富有诗情画意的,秋也是美丽动人的,有成熟的韵味,有色彩的丰富,更有秋高气爽,山青水秀的灵动。
30个温柔且干净的秋天诗句,合适九月发朋友圈!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2.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3.镜水夜来秋月,如雪。-温庭筠《荷叶杯》
4.梵宫、晚钟。落日蝉声送。半规凉月半帘风,骚客情尤重。-李致远《朝天子·秋夜吟》
5.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天净沙·秋》
1.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程颢《游月陂》
2.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谢逸《点绛唇》
3.断莽平烟,残莎剩水,宜得秋深才好。-吴文英《齐天乐》
4.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杜甫《晚晴》
5.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6.莲叶秋深才绿净,荪花露冷尚香浮。-广宣《玉山佳处以冰衡玉壶悬清秋分韵得秋字》
7.半山云影前山雨,十里香风晚稻花。-曾纡《宁川》
8.一树木犀供夜雨,清香移在菊花枝。-赵师秀《池上》
9.湖水清,江湖漾,天边斜月,新雁两三行。-贯云石《小梁州·秋》
10.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天净沙·秋》
11.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崔道融《秋霁》
12.一天秋色冷晴湾,大量峰峦远近间。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翁卷《野望》
13.殷云度雨疏桐落,明月生凉宝扇闲。-吴文英《鹧鸪天·化度寺作》
14.自笑浮名情薄。似与世人疏略。一片懒心双懒脚。好教闲处著。-苏轼《谒金门·秋兴》
15.玉宇无尘,金茎有露,碧天如水。-柳永《醉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