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概括鸡毛信,民族英雄的故事有哪些一句话概括

一句话概括鸡毛信?
《鸡毛信》是优秀的抗战题材儿童作品,突出表现了我们国内儿童聪慧、勇敢、爱国。
作品描写抗日战争时期,儿童团员海娃在送一封十万火急的鸡毛信时,与日伪军相遇,海娃与敌斗智斗勇,将信拴在一头羊的屁股下,并将鬼子带进八路军的伏击圈。
哪些民族小英雄的故事(一句话概括)?
活在歌声里的小英雄-—王二小 银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张嘎 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小说里的抗日小英雄-—雨来 白生菜和黄继光
以信天游形式的诗歌?
信天游是流传中国西北各位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 信天游唱词大多数情况下为两句体,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差不多是即兴之作。这些口语化的诗句,语出惊人,形象生动,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其内容主要以反映爱情、婚姻、反抗压迫,争取自由为主。
例如《白毛女》就是信天游形式的诗歌
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
1、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这当中的“一对大眼水汪汪,就像那露水珠在草上淌”,“山丹丹开花红姣姣,香香人才长得好”。这首长诗充分继承了信天游的特点,从头到尾基本上应用各自不同的比喻铺排,既通俗又不落俗套。
2、贺敬之的《回延安》。这当中的“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贴在心窝上”,“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全部在信天游格式上创作的,成为现代信天游的楷模之作,且久唱不衰。
1、以信天游形式的诗歌:《回延安》
原文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一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亲大家迎过延河来。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
一头扑进亲人怀。
二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
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
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天南海北想着你……
三
米酒油馍木炭火,
团团围定炕上坐。
满窑里围得不透风,
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
"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
亲人见了亲人面
欢喜的眼泪眼眶里转。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
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
当年的放羊娃现目前长成人。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长江大河起浪花。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
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
四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
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头顶着蓝天大明镜,
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一条条街道宽又平,
一座座楼房披彩虹;
一盏盏电灯亮又明,
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
母亲延安换新衣。
五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
革命万里起高潮!
宝塔山下留脚印,
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
延河滚滚喊"前进"!
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
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
光荣的延河还需要在前头!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再回延安看母亲!
1956年3月9日, 延安
2、简介《回延安》
《回延安》是一首采取信天游民歌体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氓灭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