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考试网

狼牙山的五壮士的壮志是什么,关于舍生取义的事例30字

时间:2022-09-30来源:华宇网校作者:四年级下册语文
狼牙山的五壮士的壮志是什么

狼牙山的五壮士的壮志是什么?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舍生取义的名人事例题三0字?

苏武牧羊的故事妇孺皆知。苏武被扣于匈奴后,匈奴贵族先以名利引诱,后以严刑威胁。但苏武自始至终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匈奴贵族无计可施,便“徙武北海上没有人处”。

苏武则“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他仍拄着汉朝的节,不屈节辱命。

他出使时正值壮年,待其归汉之时,已是须发皆白。他成为我们国内历史上坚持民族气节的著名人物。

林觉民写的与妻书是舍生取义的典范啊!

、谭嗣同

他在可以出走的情况下没有出走,而是选择了舍身取义,准备用他的鲜血来唤醒沉睡的国人。真正是做到了“我以我血荐轩辕”!

有人说他愚昧,而其实,谭嗣同的死,对后世的影响及其长久深远,绝对如他自己所说是死得其所!这也是大义,不是大多数情况下人的大义,也更值得大家尊重和景仰!

2、康有为

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日本。谭嗣同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他坚信"不有行者,无以图以后;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泰然赴死,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名句。

3、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上,有五位勇士,他们奋勇杀敌,敌人接二连三的倒在陡峭的山路上,以寡敌众却丝毫不占下风,为的是什么?

是群众与连队的安全!弹尽粮绝了,群众与连队主力却也安全撤退了。五位英雄迎风屹立于顶峰,风吹动了他们的衣襟,却没有吹动他们宁死不屈的决心。

他们像每一次冲锋那样,相继跳下悬崖,狼牙山峰顶上响起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4、邱少云

1952年10月,所在部队承担攻击金化以西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前哨阵地391高地。高地前沿是一片开阔地,为缩短进攻距离,方便突然发起攻击,11日夜,部队组织500余人在敌阵地前沿潜伏,他所在排潜伏在高地东麓距敌前沿阵地仅60多米的蒿草丛中。

12日12时左右,美军漫无目的发射燃烧弹,这当中一发落在他潜伏点附近,草丛马上燃烧起来,火势快速蔓延到他身上,燃着了棉衣。

为了不暴露目标,保证我们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放弃自救,咬紧牙关,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坚持30多分钟,直至壮烈牺牲。

反击部队在邱少云伟大献身精神鼓舞下,当晚成功攻占了391高地,全歼美军1个加强连。

5、吉平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被默认为国贼。一位洛阳名医名唤吉平,忠汉室,与汉国舅董承等人共谋诛曹。他打算在为曹操送药时下毒,却不慎泄露了天机。

曹操命人痛打吉平,逼他招出何人指使。吉平血流满阶仍只是痛骂曹贼,后撞阶而死。在罗贯中笔下,他是有名的忠义之臣。

6、林觉民

黄花冈起义时,大批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林觉民率敢死队冲进两广总督衙门,与清兵浴血奋战,中弹被俘,从容就义。喻培伦胸前挂满一筐炸弹,冲锋在前,弹尽力竭,后被俘,英勇牺牲。

7、朱自清

解放前,因为国民党腐败无能,经济趋于崩溃,洋货充斥市场。著名作家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买美国救济粉,被称为“表现我们民族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

一山五壮士的英勇事迹?

狼牙山五壮士是五名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易县狼牙山为抵抗日本侵略军跳崖的战士: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和宋学义。

  1941年日本军队对华北按照地进行大规模扫荡,包围了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及2023名当地群众。七连经过顽强抵抗,转移了日军注意,使日军以为七连是八路军主力,在战斗中丧失了500多名日伪军。9月25日,七连后留下六班掩护,为了争取主力和群众撤退时间,这个班将日军主力引向狼牙山主峰棋盘陀,与四面包围的日军进行激战。在后弹尽只剩下五个人的情况下,五人集体跳崖。

狼牙山五壮士,敌人下面围住;打完了子弹,跳下山壮烈牺牲

是狼牙山五壮士英雄事迹,五人跳崖,有两人生还。

狼牙山五壮士宋学义葛振林胡福才等五位抗日勇士为掩护八路军大部队与日寇英勇奋战,后弹尽宁死不屈跳崖而去。这个问题就名闻中外的狼牙山五壮士!

六年级语文写人物的点面结合?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当中,点面结合描写的有两篇课文,一篇是《狼牙山五壮士》,另一篇是《开国大典》。《狼牙山五壮士》哪些小节,都是通过点面结合的描写方式,有对五壮士的描写,有对班长马宝玉的描写,这些都是点面结合的方式。

《开国大典》他主要对对天安门广场上整个场面气氛的描写,还有阅兵时时根据海陆空三军出场顺序,受检阅的描写,这些都是点面结合的方式。故此,六年级的语文课本当中,以这两篇课文是典型的场面描写的课文。

一个红色故事的主要内容?

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

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公告,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

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故将他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开展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珍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哪些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

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暂时还没有满15周岁。 毛泽东在指挥全国战局之余,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小的一个。

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清楚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已经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都敌人。

鸡毛信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个放羊的孩子叫海娃,他是村子里面儿童团的团长。有一天,给八路军当交通员的爸爸,拿出一封信,要海娃马上给八路军送去。这封信上粘着三根鸡毛,海娃一看,就明白了,这是紧急的信呀!

  海娃揣好信,赶着羊下山了。还没走到山口,就远远地看见来了一队日本兵。”怎样办?信藏在什么地方儿呢?”他一眼看到了老绵羊的大尾巴,灵机一动,把信拴在羊尾巴下边,大尾巴一盖,什么也看不出来了。海娃刚站起来,鬼子就来到了身边。

  “小孩,你的干什么的?实话说,不然杀了你!”

  “我是放羊的嘛,呜呜呜,我是放羊的嘛。”海娃有意或恶意装作害怕的样貌哭起来。

  鬼子看了看这群羊,来了坏主意。他把羊都扣了下来,海娃呢,被逼着给他们赶羊。

  天黑了,敌人来到一个小山村。村子里面没有找到一个人,也没有找到一颗粮食。鬼子们都饿疯了,就叫黑狗子们去杀羊。一个歪嘴黑狗看中了那头老绵羊,上来就抢。海娃眼看自我心爱的羊被拖走杀掉,恨死了敌人。可他更担心鸡毛信,它就绑在老绵羊的尾巴底下啊!

  老绵羊好像看出了海娃的心思,四条腿往地上一撑,歪嘴黑狗怎样也拉不动,累得出了一身臭汗,只好去抓别的羊。海娃总算放了心,又在盘算着怎样逃走。

  天刚蒙蒙亮,鬼子就挥着大洋刀,带着队出发了。还没走过哪些山头,只听”轰”的一声,走在前面的哪些黑狗子倒在地上。原先他们踩上了民兵埋的地雷。海娃真想笑,可没敢笑出来。

  “小孩,你的前面的开路!”鬼子是要海娃赶着羊,在前面踩地雷。那里的路海娃太熟悉了,他把敌人引上了一条小山路,自我越走越快。敌人都气喘嘘嘘的,越落越远。

  “小孩,你慢慢地开路!”海娃干脆飞跑起来。

  叭!叭!鬼子开枪了。海娃一头倒在草丛里。他明白,那里离八路军住的地方不远了,就大声喊起来:”鬼子来啦!鬼子来啦!八路军叔叔,快打呀!”

  果然,八路军叔叔开火了。海娃一高兴,爬起来就想跑,刚跑几步,就昏倒了。一个八路军叔叔忙跑过来:”唉呀,这不是海娃吗?”

  海娃睁开眼,吃力地说:”叔叔,羊……老绵羊……鸡毛信……尾巴……”话没说完,又昏过去了。

  等他醒来时,他已经睡在热炕上了。八路军叔叔告诉他,靠着那封鸡毛信送来的重要情报,八路军打了个大胜仗,消灭了不少鬼子和伪军。八路军叔叔又送给海娃刚缴获的两个牛肉罐头。海娃的心里呀,别提有多高兴了。

狼牙山五壮士。

五位英雄,为掩护群众和主力撤退,毅然决然地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在子弹打光了的情况下,纵身跳下了万丈悬崖,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视死如归形容哪个人信息?

1.原来是形容为各位劳苦大众的利益,为党的利益,为个人的崇高理想,哪怕受再多的折磨,痛苦,哪怕针对这个问题献出自己的生命而毫不胆怯

2.例如董存瑞,例如刘胡兰,例如《狼牙山五壮士》等等千千万万为了各位人民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生命的革命志士。

视死如归形容那些具有伟大人格的人在面对死亡时无所胆怯。历史上有不少人在面对死亡时都坦然面对泰然自若,比如:著名的抗金英雄岳飞被以“莫须有”杀害在风波亭,文天祥被押赴元大都杀害,近代共产主义的奠基人李大钊在北京被害,都可称为视死如归。

视死如归:原义是把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人勇敢不怕死,不怕牺牲。

成语出自先秦·管仲《管子·小匡》:“平原广牧,车不结辙,士不旋踵,鼓之而三军之士视死如归,臣不如王子城父。”

视死如归可以形容文天祥、谭嗣同、刘胡兰、秋瑾、黄继光、邱少云等革命烈士。

视死如归指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道理。视死如归的意思是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视死如归的代表人物:文天祥、林祥谦、刘胡兰、岳飞、荆轲等。

视死如归解释

视死如归形容一个人为了维护正义的事业,把死亡看成是回家一样,主要用来形容英雄人物或烈士。例如文天祥、岳飞、李大钊等英雄人物。

形容英雄成父的。

这个成语来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

后来也见于先秦·管仲的《管子·小匡》:“平原广牧,车不结辙,士不旋踵,鼓之而三军之士视死如归,臣不如王子城父。”

还有《吕氏春秋·勿躬》:“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视死如归的意思是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

梅花和什么人相似?

梅花和拥有傲骨之风,生性高洁,不畏艰难,顽强不息,不屈不挠,贫寒却有德性的人相似。

梅花象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凌寒独立,自强不息,

梅花以它的坚贞不渝、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因为这个原因大家总是用梅花比喻 拥有傲骨之风、生性高洁、 不畏艰难、 顽强不息、不屈不挠、 贫寒却有德行的人。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质。

和梅花相似的人有: 崇高的品格正像梅花那样, 不惧怕环境艰难的守卫边疆的解放军,面对死亡也很从容。像梅花一样的狼牙山五壮士。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在匈奴十九年不变节的苏武 孤军守扬州,直捣黄龙,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的岳飞,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有什么民族英雄,再用一句话概括英雄事迹?

狼牙山五壮士,收复察哈尔的将军-方振武, 战斗在大后方的抗日将军-肖劲光, 血染抗日战场的虎将-叶成焕 ,民族英雄、 党的战士-马本斋, 为抗日而死的共产党员-吉鸿昌, 英勇抗战的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 打响武装抗日第一枪的爱国将军-马占山, 捍卫边疆的抗日爱国将领-傅作义, 永垂史册的爱国将领-张学良 、杨虎城。

    四年级下册语文热门资讯

  • 狼牙山的五壮士的壮志是什么,关于舍生取义的事例30字

    狼牙山的五壮士的壮志是什么?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舍生取义的名人事例题三0字? 苏武牧羊的故事妇孺皆知。苏武被扣于匈奴后,匈奴贵族先以名利引诱,后以严刑威胁。但苏武自始至终大义凛然...

    2022-09-30

  • 倾盆大雨的倾字怎么写,倾盆大雨的倾字是什么意思

    倾盆大雨的倾字怎么写? 倾怎么写: 倾:qīng 部 首 :亻 笔 画 :10 笔顺名称 : 撇、 竖、 横、 竖提、 横、 撇、 竖、 横折、 撇、 点。 倾盆大雨 拼音[qīng pén dà yǔ] 倾盆大雨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雨大势急。 释义:雨大得像...

    2022-09-30

  • 巡察三聚焦内容是什么,廉洁 五个必须

    巡察三集中内容是什么? 集中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级决策部署情况。要深入了解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履行党委(党组)职责使命情况还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方面情况。 集中...

    2022-09-30

  • 夏花是啥意思,生如夏花是什么花

    夏花是啥意思? 夏花,就是指夏季的鲜花。 夏花还有更深入透彻的比喻义是起源自于于泰戈尔的名句“生若夏花般绚烂、死若秋叶般静美”。 泰戈尔用这样的比喻手法来阐述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和看法。 还有一个女演员叫夏花,...

    2022-09-30

  • jie的成语,界字成语

    jie的成语? 识时务者为俊杰 【解释】: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可以成为出色的人物。 【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

    2022-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