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前预习:
1.读读诗歌,圈出生字,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昼、耘、供、稚、馨、陂、漪”7个生字,会写“昼、耘、桑、晓”4个生字。
2.阅读并思索:三首诗歌分别写了哪些儿童?
(二)自学内容:
1.朗读诗歌,把诗歌读得正确、流利,并试着划出节奏。
2.能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大意,有感情朗读课文,边读古诗边想象。
3.读下面的诗句,想象诗里所描写的情景,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乐趣。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牧童归去横年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4.挑选其中一首诗歌,将诗歌的内容改写成短文。
(三)课后作业
1.背诵《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三首古诗,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2.课后练一练:
(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是哪一项?()
A.落日(nuò)B.短笛(dí)C.稚子(zi)D.耕织(ɡēnɡ)
(2)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眠。
(1)解释词语。
铺:弄:
(2)下列对诗句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分别是()(多选)
A.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B.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C.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眠。
D.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眠。
(3)诗中刻画了一个以为床,以为帐,来即食,来即眠,无牵无挂,无羁无绊,自由自在,自然天真的形象。寄寓了作者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