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课程设置,课后服务如何进行课程设置的

什么是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一门学科课程。
课程设置主要涵盖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合理的课程结构指各门课程当中的结构合理,涵盖开设的课程合理,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合理,各课程当中衔接有序,能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取得某一专业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
合理的课程内容指课程的主要内容具体安排满足知识论的规律,课程的主要内容可以反映学科的主要知识,主要的方式论及时代发展的要求与前沿。课程设置一定要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它是一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在一定学校课程计划中的集中表现。
课程设置是指一定学校选定的各种各自不同的课程的设立和具体安排。以往,大家把“课程设置”仅仅理解为学科课程的开设,这是不够全面的。
现在,在我们国内中小学课程计划中,设置了学科类课程和综合实践类课程两种课程类型。课程设置主要规定课程类型和课程门类的设立,及其在各年级的具体安排顺序和学时分配,并简要规定各种各科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
课后服务如何进行课程设置?
课后服务的课程设置要遵守学校实质上和上级教育局文件精神。大多数情况下在设置课后服务课程时,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慎重考虑清楚学科辅导和兴趣拓展训练两大方向。让学生通过课后服务,即能完成学业任务,提升文化科考试成绩,又在在音乐、美术、体育、舞蹈、信息技术等方面得到提高。
山东小学课程设置标准及课节数?
教师周课时量标准:
1、小学教师周课时量:
(1)数学任教两个班,英语任教多个班或任教语文、数学、英语并兼任其他学科,周课时很多于17节
(2)音乐、美术、微机、科学或其他学科周课时很多于18节
(3)体育周课时很多于16节
(4)担任班主任并任教语文、数学或英语,周课时很多于16节其他学科担任班主任,周课时很多于17节
2、中学教师周课时量:
(2)初中
(1)数学、语文、英语任教两个班或周课时很多于13节物理、化学任教3个班或周课时很多于12节政治、历史任教7个班或周课时很多于14节地理、生物任教7个班或周课时很多于14节,音乐任教8个班或周课时很多于16节,体育任教7个班或周课时很多于14节,美术、计算机周课时很多于18节。
(2)担任班主任周课时很多于12节。
新版云南义务教育课程设置?
一、时间具体安排
(一)义务教育学校按义务教育课程方案( 版)执行。每学年教学时间共39周,一至八年级新授课时间35周,学习考试时间2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九年级新授课时间33周,第一学期学习考试时间1周,第2学期毕业学习考试时间3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
(二)普通高中学校严格执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23版 修订)》。高一、高二年级全学年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涵盖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
(三)学校机动时间可用于集中具体安排劳动、科技文体活动,还有当地法定民族节假日、重要国际(国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普通高中含军训)等。
(四)幼儿园及特殊教育学校参照义务教育学校具体安排执行,寒暑假时间可按照当地实质上一定程度上调整。
二、工作要求
各地各校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科学制定教学计划,规范具体安排收放假时间、平日作息时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把严格执行教学日历作为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的一项重要工作,故将他纳入开学督导检查和教学常见督导检查。加强对普通中小学校执行教学日历、课程方案、课程标准、作息时间、作业量等情形的督导和通报,及时查处违规补课、未经同意私自早一点开学、无故延期放假等行为,真真切切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强基班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涵盖公共课、专业通识课、经典研读、专业选修课、专业拓展课、学术研究与交流六个板块。这当中,除公共课外,专业性课程可概括为三大板块,即基础(专业通识课、专业选修课)、研读(经典研读课)与拓展(专业拓展课、学术研究与交流)。
基础为首先任务,研读经典文献,拓展则侧重多学科交叉融合,三者缺一不可。
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设置?
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的设置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计算机硬件课程:计算机及应用有关设备的使用、维护、管理;
局域网课程:局域互联网组织建设、维护、管理;
物联网课程:物联网综合布线、物联网智能家居设备安装维护,调试测试,还有有关领域的软件与硬件、互联网安全、信息处理和产品销售;
PHP官方网站技术开发课程:PHP官方网站开发、官方网站美工,诸如界面(UI)设计、互联网营销策划和官方网站运营等发展方向。
互联网安全课程:互联网安全产品部署调试与故障处理、互联网系统维护、互联网安全评估与加固、互联网安全状态监测与分析、互联网安全产品销售、互联网系统渗透测试、互联网空间安全事件响应。
另外也有部分学校将5G基站,3D打印、跨境电商网络、电子竞技、VR等方向也置于该专业方向中,可见该专业包容性极强,就业面广。
江南大学食品工程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主干学科: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化工过程与设备和食品技术原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涵盖工艺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大多数情况下具体安排30周
安徽小学课程设置标准?
课程设置的标准:
1、均衡设置课程
按照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一定程度上,并可以按照照地方、学校实质上和学生的不一样需求进行适度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按照不一样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和认识和了解规律,按照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渐渐增多。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情况。教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旨在适应儿童生活范围一步一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持续性丰富还有社会性一步一步发展;六至九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式,形成科学精神; 一至九年级设艺术课,旨在丰富学生的艺术经验,发展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提升审美情趣。
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涵盖: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还有劳动与技术教育等。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还有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提高社会责任感,并一步一步形成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加强课程的选择性
国家通过设置供选择的分科或综合课程,提供各门课程课时的弹性比例和地方、学校自主开发或选用课程的空间,提高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鼓励各地发挥创造性,办出有特色的学校。
在达到九年义务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农村普通中学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形成有农村特点的学校课程结构。城市普通中学也要一步一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小学课程设置标准及课节数小学一、二年级:
品德与生活(2节) 语文(8节) 数学(4节) 体育(4节)艺术【涵盖音乐、美术】(4节)综合实践活动【涵盖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节)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3节)
小学三、四、五、六年级:
品德与社会(2节) 语文【涵盖作文】(8节) 数学(4节) 科学(2节)体育(3节)艺术【涵盖音乐、美术】(4节)综合实践活动【涵盖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素质教育观察
经济师学习资料及辅导课程
名师培训辅导课程

来源: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经济师备考资料免费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