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计算公式,强度理论四种公式是什么

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计算公式?
、拉力试验机大荷重 公式=Fp公式含义:大荷重Fp 单位:N
2、截面积 公式=A 公式含义: 截面积A单位:mm²
3、拉伸断裂应力 公式=Fb/A 公式含义:断裂荷重Fb除以截面积A 单位:MPa
4、拉伸断裂荷重 公式=Fb 公式含义:断裂荷重Fb 单位:N
5、拉伸强度 公式=Fp/A公式含义:荷重Fp除以截面积A 单位:MPa
6、断裂伸长率 公式=Le/Lg*100 公式含义:伸长量Le除以标距Lg乘以100 单位:%
7、偏置屈服应力 公式=Fxp/A 公式含义:上屈服点荷重Fyp除以截面积A单位:MPa
8、拉力试验机拉伸屈服应力 公式= Fyp/A 公式含义:上屈服点荷重Fyp除以截面积A单位:Mpa
9、撕裂强度 公式=F/t 公式含义:大拉力除以试样厚度单位:N/cm2
10粘着强度 公式=F/b 公式含义:剥离的大力除以试片宽 单位:N/cm2
11、拉力试验机拉应力 公式=F/A 公式含义:特定伸长率时之荷重F除以试样截面积A 单位:N/mm²
强度理论四种公式?
、第1强度理论-大拉应力理论 r=0 第2强度理论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 o,2=[oi-v(oz+03)]
第二类强度理论(1、大拉应力理论:
这一理论觉得导致材料脆性断裂破坏的原因是大拉应力,不管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大拉应力σ1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应力σb,材料就要出现脆性断裂。于是危险点处于复杂应力状态的构件出现脆性断裂破坏的条件是:σ1=σb。σb/s=[σ],故此,按第一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σ1≤[σ]。
2、大伸长线应变理论:
这一理论觉得大伸长线应变是导致断裂的主要原因,不管什么应力状态,只要大伸长线应变ε1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εu,材料就要出现脆性断裂破坏。εu=σb/E;ε1=σb/E。由广义虎克定律得:ε1=[σ1-u(σ2+σ3)]/E,故此,σ1-u(σ2+σ3)=σb。按,第二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σ1-u(σ2+σ3)≤[σ]。
3、大切应力理论:
这一理论觉得大切应力是导致屈服的主要原因,不管什么应力状态,只要大切应力τmax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切应力τ0,材料就要出现屈服破坏。τmax=τ0。依轴向拉伸斜截面上的应力公式就可以清楚的知道τ0=σs/2(σs-横截面上的正应力)由公式得:τmax=τ1s=(σ1-σ3)/2。故此,破坏条件改写为σ1-σ3=σs。按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为:σ1-σ3≤[σ]。
4、形状改变比能理论:
这一理论觉得形状改变比能是导致材料屈服破坏的主要原因,不管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形状改变比能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材料就要出现屈服破坏。出现塑性破坏的条件,故此,按第四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为:sqrt(σ1^2+σ2^2+σ3^2-σ1σ2-σ2σ3-σ3σ1)[σ]
钢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的计算公式?
钢筋屈服强度计算方式:
屈服强度的计算公式:σ=F/S,
这当中σ为屈服强度,单位为“MPa”,
对钢筋来讲,F为钢筋出现塑性变形量为原长的0.2%时所受的力,单位为“N”,
S为钢筋的横截面积,单位为“m^2”。
屈服强度是金属材料出现屈服情况时的屈服极限,亦即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应力。针对无明显屈服的金属材料,规定以出现0.2%残余变形的应力值为其屈服极限,称为条件屈服极限或屈服强度。
屈服强度:72.5*1000N/(16²π/4mm²)=360.77 MPa
抗拉强度:108*1000N/(16²π/4mm²)=537.4MPa
延伸率 :(96-80)/80=百分之20
屈服强度:
是金属材料出现屈服情况时的屈服极限,亦即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应力。针对无明显屈服的金属材料,规定以出现0.2%残余变形的应力值为其屈服极限,称为条件屈服极限或屈服强度。
大于此极限的外力作用,将会使零件永久失效,没办法恢复。
抗拉强度:
是金属由均匀塑性变形向局部集中塑性变形过渡的临界值,也是金属在静拉伸条件下的大承载能力。
表征材料大均匀塑性变形的抗力,拉伸试样在承受大拉应力以前,变形是均匀完全一样的,但超过后面,金属启动产生缩颈情况,即出现集中变形。
伸长率:
是指在拉力作用下,密封材料硬化体的伸长量占原来长度的百分率(单位:%)。
为什么求拉伸强度?
在大学物理的计算中,材料经过拉伸出现变形,会出现弹性形变、屈服阶段、强化阶段直到破坏的过程,在这个途中就要对材料的拉伸强度进行计算,保证拉伸保持在允许范围值内。
拉伸强度是通过材料出现拉伸形变后所能承受的大拉力,因为材料的轴向拉伸变长,横向变形变窄直至断开。而材料的拉伸强度会先增大,后下降。
拉强度计算公式为:拉伸强度=轴向拉力/材料试件的截面-σ=F/S。
σ-材料的拉伸强度(MPa);
F-材料试件受到的大轴向拉力值(N);
S-材料试件受拉截面的面积(mm^2)。
土工布拉伸强度计算公式?
抗拉强度的计算公式:σ=Fb/So
试样在拉伸途中,材料在屈服阶段承受的大力(Fb)随着屈服阶段和强化阶段的横截面尺寸而明显减小。除以试样原横截面积(So)所得的应力(σ),称为抗拉强度或者强度极限(σb),单位为N/mm²(MPa
抗拉强度计算?
计算公式为:σ=Fb/So
式中:Fb-试样拉断时所承受的大力,N(牛顿); So-试样原始横截面积,mm²。
试样在拉伸途中,材料经过屈服阶段后进入强化阶段后随着横向截面尺寸明显变小在拉断时所承受的大力(Fb),除以试样原横截面积(So)所得的应力(σ),称为抗拉强度或者强度极限(σb),单位为N/
(MPa)。它表示金属材料在拉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大能力。
抗拉强度( Rm)指材料在拉断前承受大应力值。当钢材屈服到相对的程度后,因为内部晶粒重新排列,其抵抗变形能力又重新提升,这个时候变形虽然发展很快,但却只可以随着应力的提升而提升,直至应力达大值。
此后,钢材抵抗变形的能力明显降低,并在薄弱处出现很大的塑性变形,这个方向试件截面快速变小,产生颈缩情况,直至断裂破坏。钢材受拉断裂前的大应力值称为强度极限或抗拉强度。
单位:N/
(单位面积承受的公斤力)
扩展资料:
抗拉强度的实质上意义
1)σb标志韧性金属材料的实质上承载能力,但这样的承载能力仅限于光滑试样单向拉伸的受载条件,而且,韧性材料的σb不可以作为设计参数,因为σb对应的应变远非实质上使用中想达到的。假设材料承受复杂的应力状态,则σb就不代表材料的实质上有用强度。
因为σb代表实质上机件在静拉伸条件下的大承载能力,且σb易于测定,重现性好,故此,是工程上金属材料的重要力学性能标志之一,广泛用作产品规格说明或质量控制指标。
2)对脆性金属材料来说,但凡是拉伸力达到大值,材料便快速断裂了,故此,σb就是脆性材料的断裂强度,用于产品设计,其许用应力便以σb为判据。
3)σ的高低主要还是看屈服强度和应变硬化指数。在屈服强度一定时,应变硬化指数越大,σb也越高。
4)抗拉强度σb与布氏硬度HBW、疲劳极限
当中有一定的经验关系
轴心受拉钢构件的抗拉强度计算公式:
N/An=f 。
式中,
N-轴心拉力设计值,N(牛);
An-构件的净截面面积,mm^2;
f-钢材的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
说明:
1、构件截面上的孔洞布置应满足构造要求,不应导致过大的应力集中。
2、钢材的强度设计值f与钢材牌号相关,还与钢材厚度或直径相关。
拉伸度计算公式?
肯定是拉伸强度吧。不管是PP还是PS都应该先注塑或者用冲片机制成标准样条,可参考GBT 1040.3-2023。计算公式:σt = p /( b×d) 式中,σt为拉伸强度(MPa);p为大负荷(N);b为试样宽度(mm);d为试样厚(mm)。测试设备为:拉力机、万能材料试验机。
怎么计算拉伸?
计算公式为:σ=Fb/So,公式中Fb是拉断时所承受的大力,So是原始横截面积,在拉伸途中,材料经过屈服阶段后进入强化阶段后,随着横向截面尺寸明显变小在拉断时所承受的大力(Fb),除以试样原横截面积(So)所得的应力,称为抗拉强度或者强度极限。
在拉伸试验中,试样直至断裂为止所受的大拉伸应力即为拉伸强度,在学术界称之为抗拉强度,在工程应用中时常伴有人称之为拉伸强度,其结果以MPa表示。
不了解您所指的是不是伸长率?试验进行以前对试件要求做一个原始标距,详细长度参照对应行业的试验标准。
拉伸试验成功后试件会有对应的伸长变形,原始标距拉伸后的长度减去原始长度(及变形量)与原始标距的比率,及为伸长率。通俗一点的公式就是 伸长率=(拉伸后原始标距两端测得长度-原始标距)/原始标距X百分之100 济南奥贝特试验机友情提供以上就是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题库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计算公式,强度理论四种公式是什么详细介绍,备考证券从业资格证的学员可点击右侧资料下载,免费获取百度云网盘资料下载链接(视频课程、电子书教材、历年真题),希望通过这些学习资料能对你金融学习之路提供帮助,考试!!加油!!!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视频课程培训班介绍,点击图片试听名师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