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波公式怎么计算,驻波方程怎么合成的有初相
驻波公式怎么计算?
驻波频率和绳子的tension(拉力)有关
f=根号(F/m)÷波长。
频率和振幅均相同、振动方向一致、传播方向相反的两列波叠加后形成的波。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波形不断向前推进,故称行波;上述两列波叠加后波形并不向前推进,故称驻波。
希望以上可以帮到您
电压驻波比计算公式: VSWR = |V(max)|/|V(min)| 其中,V(max)是传输线上信号电压大值,V(min)是传输线上信号电压小值。 也可以利用阻抗计算: VSWR = (1+Γ)/(1-Γ) 其中,Γ是靠近负载端的电压反射系数,由负载阻抗(ZL)和源阻抗(Zo)确定: Γ = (ZL-Zo)/(ZL+Zo) 如果负载与传输线完全匹配,Γ = 0,VSWR = 1:1 VSWR (电压驻波比,也称垂直驻波比),用来衡量无线信号通过功率源、传输线、终进入负载的有效传输功率。对于一个理想系统,传输能量为100%,需要源阻抗、传输线及其它连接器的特征阻抗、负载阻抗之间精确匹配。由于理想的传输过程不存在干扰,信号的交流电压在两端保持相同。实际系统中,由于阻抗失配将会导致部分功率向信号源方向反射(如同一个回波)。反射引起相消干扰,沿着传输线在不同时间、距离产生电压波峰、波谷。
驻波方程怎么合成的?
y1=0.01cos[200π(t+x/20)-3π/4], 很简单,驻波要求两波振幅相同,频率相同,传播方向相反,对初相位没有要求. x=0是波节,说明两列波在此处总是反相,即相位差为π,所以另一列波的初相位是-3π/4
什么是驻波方程?
是指频率相同、传输方向相反的两种波(不一定是电波),沿传输线形成的一种分布状态。其中的一个波一般是另一个波的反射波。
在两者电压(或电流)相加的点出现波腹,在两者电压(或电流)相减的点形成波节。在波形上,波节和波腹的位置始终是不变的,给人“驻立不动”的印象,但它的瞬时值是随时间而改变的。如果这两种波的幅值相等,则波节的幅值为零。
共振干涉法测波长公式?
采用逐差法处理数据.后面的四项分别减去前面的四项,即N i+4 - N i =2被波长.i=1,2,3,4.
取N i+4 - N i 的平均值,再除2就是波长.波长乘以频率就是波速了.
后就是测得的波速和理论值之间的百分误差=(测得的波速减去理论值)绝对值/理论值
共振干涉法,英文全称Called
the
resonant
interfering
method,是一种学术方法。驻波法(共振干涉法)测波长和波速根据原理图连接好仪器,示波器上接通道1,测量前移动游标,将S
从一端缓慢移向另一端,并来回几次,观察示波器上的讯号幅度的变化,了解波的干涉现象。
驻波比和回波损耗的公式?
驻波比与回波损耗的换算关系
驻波比(VSWR): 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
回波损耗(RL) :Return Loss
换算公式:RL=20*log10[(VSWR+1)/(VSWR-1)]
换算表格:
驻波比 1.01 1.02 1.03 1.04 1.05
回波损耗(dB) 46.064 40.086 36.607 34.151 32.256
驻波比 1.26 1.27 1.28 1.29 1.30
回波损耗(dB) 18.783 18.493 18.216 17.949 17.692
如何简单测定水的振动频率?
通过细线传递固体的振动,在细线的另一端系上定滑轮,定滑轮右边垂直悬挂一重物。这样子细线就会产生驻波。
驻波的话就会有node,改变线长,主要原理大概就是先振动固体,在固体上连上一根轻线,让node是整数,再数一数,根据驻波的公式就可以求出频率了。
驻波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驻波的形成条件是:
1、传输线终端开断、短连或阻抗不匹配,出现了反射;
2、两种波的频率、传输速度完全相同,但方向相反。驻波是指频率相同、传输方向相反的两种波(不一定是电波),沿传输线形成的一种分布状态。其中的一个波一般是另一个波的反射波。
条件:两列传播方向相反、振动方向相同、振幅相同、频率相同。 在波形上,波节和波腹的位置始终是不变的,给人“驻立不动”的印象,但它的瞬时值是随时间而改变的。如果这两种波的幅值相等,则波节的幅值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