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42螺栓预紧力与预紧力矩换算,轴承紧力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m42螺栓预紧力与预紧力矩换算?
短时期内,可以正常传递的扭矩。称扭矩是根据其功率以及工作转速来计算出公称扭矩的。其计算式为:功率=角速度(转速)*扭矩,也就是 扭矩=功率/角速度(转速)。螺栓能承受的预紧力与螺栓的截面积成正比,与螺栓的等级相关。预紧力大概与螺栓公称直径的平方成正比。预紧力与扭矩之间主要跟摩擦系数有关系。有一个公式:扭矩=扭矩系数*预紧力*公称直径
预紧力的计算方法
Mt=K×P0×d×10-3 N.m
Mt:紧固力矩
K:拧紧力系数
d:螺纹公称直径
P0:预紧力
P0=σ0×As
As也可由下面表查出
As=π×ds2/4
ds:螺纹部分危险剖面的计算直径
ds=(d2+d3)/2 d3= d1-H/6
H:螺纹牙的公称工作高度
σ0 =(0.5~0.7)σs
σs――――螺栓材料的屈服极限N/mm2 (与强度等级相关,材质决定)
K值查表:(K值计算公式略)
摩擦表面状况 K值
有润滑 无润滑
精加工表面 0.10 0.12
一般加工表面 0.13~0.15 0.18~0.21
表面氧化 0.20 0.24
镀 锌 0.18 0.22
干燥的粗加工表面 0.26~0.3
σs查表:
螺纹性能等级 3.6 4.6 4.8 5.6 5.8 6.8 8.8 9.8 10.9 12.9
σs N/mm2 180 240 320 300 400 480 640 720 900 1080
As查表:
螺纹公称直径d/mm 3 3.5 4 5 6 7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7 30 33 36
公称应力截面积As/mm2
5.03 6.78 8.78 14.2 20.1 28.9 36.6 58 84.3 115 157 192 245 303 353 459 561 694 817
螺栓预紧力与紧固力矩的关系式:M=0.2FD
式中 F----预紧力 D----螺栓直径
F=0.2D/M
轴承紧力的计算公式?
预紧力的大小必须经过计算得出,计算必须考虑轴承的内部结构及相关尺寸,包括沟曲率、钢球曲率、材料性能等。计算出来后再转化为螺栓的扭矩,因为一般预紧 力都是通过螺栓来施加,所以可以通过扭矩扳手来施加预紧力。需要说明的是,国内很多场合都是靠经验来控制预紧力,这种方法一是因为国内轴承精度的一致性比 较差,二是对预紧力的控制方法不是很规范所致。圆锥滚子轴承无论正负游隙都是纯滚动,其大的发热源是在滚子大端面与内圈大挡边处的滑动摩擦, 而调心滚子轴承无论正负游隙其滚子的不同点与内外圈滚道都有滑动摩擦。一般在负游隙时发热量急剧增大的原因时预载荷破坏了润滑油膜,使两金属接触表面直接 粘连。对角接触球轴承则不然,轴承在装配后是否纯滚动取决于轴承的装配状态。假如圆锥滚子轴承内外套没有足够的反方向压紧,它就不是纯滚动状态。
轴承预紧一般用于高精密运转条件下的工况场合。从理论上讲,轴承在零游隙甚至一定程度下的负游隙工况场合运转才平稳,此时轴承刚度得到有效发挥,轴承 运转时的噪音也低,因此,应尽量保证轴承在此条件下工作。但是考虑到轴承的安装配合、工作时温度变化所引起的材料变形等因素,轴承在加工时都是预留有正 向游隙的。为了能在高精密运转条件下的工况场合使用,就在轴承和相关部件安装配合后,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施加预紧力,通过调整内外套圈的位置,来调整轴承游 隙,使得轴承工作时的游隙值为零或负,这样就可以保证高精密运转下轴承运转的平稳。
关于要实施预紧的轴承型号,基本上覆盖了所有常规型号,也可以说,高精密场合用到的所有类型轴承,都需要进行预紧。包括:深沟球轴承(家用电器用到)、角 接触球轴承(其在高速机床主轴上使用时必须进行预紧)、推力轴承类、圆锥滚子轴承、圆柱滚子轴承等,都可以见到预紧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预紧也有个度, 预紧太过了也会造成轴承工作温升过高,容易造成轴承的早期失效。但是预紧太小,高速运转时,轴承又不能平稳运行。所以目前也开发出预紧力可变调整机构。
预紧分为轻度预紧、中度预紧和重度预紧。当轴承需要高速运转并要求运转平稳时,应该实施轻度预紧;当轴承需要提高承载力和刚度,且转速不高时,应实施中度 或重度预紧。轻度预紧只是为了减少轴承在工作运转时,非接触区内滚动体与滚道间因游隙所产生的窜动,因此,保证轴承游隙为零或者零上游隙即可;中度或重度 游隙为零下负游隙。
同步带预紧力的计算公式?
预紧力的计算方法
Mt=K×P0×d×10-3 N.m
Mt:紧固力矩
K:拧紧力系数
d:螺纹公称直径
P0:预紧力
P0=σ0×As
As也可由下面表查出
As=π×ds2/4
ds:螺纹部分危险剖面的计算直径
ds=(d2+d3)/2 d3= d1-H/6
H:螺纹牙的公称工作高度
σ0 =(0.5~0.7)σs
σs――――螺栓材料的屈服极限N/mm2 (与强度等级相关,材质决定)
K值查表:(K值计算公式略)
摩擦表面状况 K值
有润滑 无润滑
精加工表面 0.10 0.12
一般加工表面 0.13~0.15 0.18~0.21
表面氧化 0.20 0.24
镀 锌 0.18 0.22
干燥的粗加工表面 0.26~0.3
σs查表:
螺纹性能等级 3.6 4.6 4.8 5.6 5.8 6.8 8.8 9.8 10.9 12.9
σs N/mm2 180 240 320 300 400 480 640 720 900 1080
As查表:
螺纹公称直径d/mm 3 3.5 4 5 6 7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7 30 33 36
公称应力截面积As/mm2
5.03 6.78 8.78 14.2 20.1 28.9 36.6 58 84.3 115 157 192 245 303 353 459 561 694 817
螺栓预紧力与紧固力矩的关系式:M=0.2FD
式中 F----预紧力 D----螺栓直径
F=0.2D/M
预紧力的确定原则?
螺栓预紧力就是在拧螺栓过程中拧紧力矩作用下的螺柱与被连接件之间产生的沿螺栓轴心线方向的预紧力。对于一个特定的螺栓而言,其预紧力的大小与螺栓的拧紧力矩,螺栓与螺母之间的摩擦力,螺母与被连接件之间的摩擦力相关。
螺栓受力情况如何计算?
一般设计时不考虑螺母的受力和丝的受力情况,只要按照要求选择了足够的攻丝深度,和旋入深度,钢件深度为1倍直径,铸铁为1.5倍直径,铝件为2倍直径;螺栓受力有三种:
1、松连接没有预紧力,螺栓受1倍力,就按一般的圆柱强度计算;
2、只首预紧里,靠摩擦力来平衡在和的,螺栓受预紧力产生的拉应力,和旋紧时的剪切应力组成的复合应力,螺栓受1.3倍力,还按圆柱算;
3、预紧之后,又施加了轴向载荷,如果是静载荷则和第二种差不多,(预紧力 拉应力)×1.3就是用来计算的力,动载荷就复杂多了。希望对你有用!
m8螺丝用20n力夹紧是多少压紧力?
M8的螺栓预紧力:5.6级螺栓:12~15N.m;8.8级螺栓:19~24N.m;10.9级螺栓:22~29N.
m M8X1螺栓预紧力:5.6级螺栓:14~18N.m;8.8级螺栓:21~28N.m;10.9级螺栓:24~31N.m螺栓预紧力就是在拧螺栓过程中拧紧力矩作用下的螺栓与被联接件之间产生的沿螺栓轴心线方向的预紧力。
对于一个特定的螺栓而言,其预紧力的大小与螺栓的拧紧力矩、螺栓与螺母之间的摩擦力、螺母与被联接件之间的摩擦力相关。
螺栓预紧力和扭矩是什么关系?
预紧力的大小与螺栓的拧紧力矩、螺栓与螺母之间的摩擦力、螺母与被联接件之间的摩擦力有关,因此跟润滑情况有关系,至于公式有很多,大部分都是经验公式之类的@_@没有太大的关系。
非常简单,螺栓预紧力=夹紧力+外部载荷 当外部载荷为零时,夹紧力就是螺栓预紧力, 当工件收到张力时,也就是有外部载荷,螺栓只要没有发生形变,那么螺栓预紧力就是不变的,但是夹紧力在变小 当外部载荷大于螺栓预紧力时,螺栓被再次拉伸,此时工件分离,没有任何夹紧力 五分送来。螺栓:大拉力=10000N,小拉力2000N 被连接件:小压力=10000N,大压力18000N 题目是求工作中螺栓及被连接件所受(力)的大与小值,只算内力的话,没有用。
预拉力是什么意思?
非常简单,螺栓预紧力=夹紧力+外部载荷 当外部载荷为零时,夹紧力就是螺栓预紧力, 当工件收到张力时,也就是有外部载荷,螺栓只要没有发生形变,那么螺栓预紧力就是不变的,但是夹紧力在变小 当外部载荷大于螺栓预紧力时,螺栓被再次拉伸,此时工件分离,没有任何夹紧力 五分送来
预拉力是要高强螺栓预拉伸,利用高强螺栓的预拉伸,使被连接构件之间压紧而产生静摩擦力来传递剪力。建筑结构的主构件的螺栓连接,一般均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普通螺栓可重复使用,高强螺栓不可重复使用。高强螺栓一般用于永久连接。
螺栓预拉力,就是螺栓在拧紧的过程中拧紧力矩作用下的螺栓与被联接件之间产生的沿螺栓轴心线方向的预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