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物质含量的计算公式,液相外标法计算含量详细公式

测定物质含量的计算公式?
5309含量测定计算公式A=-log(I/I)=-lgT=kLc,A为吸收度,I为入射的单色光强度,I为透射的单色光强度,T为物质的透射比,k为吸收系数,L为被分析物质的光程,c为物质的浓度。分光光度法是光谱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或发光强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式。经常会用到的技术涵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
物质的量=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x溶液的体积n=cv;
物质的量=微粒数/阿伏伽德罗常数(n=N/Na);
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n=m/M)
液相外标法计算含量具体公式?
高效液相外标法含量测定公式是含量%=(A样×m对×样品的稀释倍数)/(A对×m样×对照品的稀释倍数)×百分之100,高效液相是高效率的液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取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一样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一样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以此达到对试样的分析
含量计算公式?
样本实质上含量÷样本总量×百分之100
比如:
一铜铁合金50克,这当中铜有20克,则合金中铜的百分含量是:
样本总量-铜铁合金50克
样本实质上含量-这当中铜有20克
20÷50×百分之100=百分之40
含量计算公式:不少物都是含水化合物,液相检测出来的就是它本生物质的峰面积,计算出来的含量是含水时的含量,但是,中国典规定中,不少物的含量要求都是以无水物计算,这个问题就得把含水的那一些去除。
例如水分测得1%,用对照品测无水物含量时就得把水的那部分去除,后乘以(1-1%)。含量就指特定物质中所包含的某种成分的量。
气相色谱的含量测定计算公式?
W%=S样品*M对照/S对照*M样品
内标法需校正因子的,外标法直接把标准品在与被测样品一样的色谱条件下独自测定,把得到的色谱峰面积与被测组分的色谱峰面积进行比较求得被测组分的含量。
应该会得到一个浓度随峰面积的标准曲线,然后在测定你的样品的峰面积,按照峰面积在标准曲线上的位置找到样品的浓度
内标含量测定计算公式?
式为:
Ci%=(fi′/fs′)×(Ai/As)×(ms/m)×百分之100
式中:Ci%为被测组分i的百分含量。
Ai为被测组分i的峰面积。
As为内标物的峰面积。
fi′为被测组分i的相对质量校正因子。
fs′为内标物的相对质量校正因子。
m为被测样品的质量。
ms为内标物的质量。
可滴定酸含量测定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式中 V-样品提取液整体积,mL;
Vs-滴定时所取滤液体积,mL;
c-NaOH滴定液浓度,mol/L;
VI-滴定滤液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mL;
Vo-滴定蒸馏水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mL;
m-样品质量,g;
f一折算 系数,g/mmol。
折算系数,也就是在反应途中中和1mmol氢氧化钠所需的有机酸的质量。果蔬中含有的有机酸种类有点多,在计算可滴定酸含量时只要能根据这当中主要的有机酸进行计算就可以
可滴定酸含量测定公式:c1V1=c2V2。
明矾的含量测定计算公式?
样品中明矾的浓度按下式计算:
(V0-V1)×c×0.4742
X=×100
m×100÷500
式中:X-样品中明矾的含量,%
V0-滴定空白所用锌标准溶液体积,mL
V1-滴定样品用锌标准溶液体积,mL
c-锌标准溶液浓度,mol/L

>>注册一级建造师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