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师资格证要考哪些科目,我是安徽省一名想考编的小学数学老师想

安徽教师资格证要考什么科目?
1.幼儿教师资格证报考科目:
幼儿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考幼儿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2科。
幼儿教师资格证面试不分科目。
2.小学教师资格证报考科目:
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考小学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2科。
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考1科。在学科中任选一科报考就可以。
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科目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社会、科学、音乐、体育、美术、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小学全科、特殊教育、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藏语文、朝鲜语文、彝语文。
我是安徽一名想考编的小学数学老师,想问一下小学数学专业科目考试,大约都考什么内容?
1、《综合知识》: 教育类法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及运用。占30/100
2、《学科专业知识》:《课程标准》、学科专业知识等。占30/100
3、《教案编写》:不指定考试教材。占40/100
教师考试考什么科目?这些科目都是什么内容?
考试科目与时间(详细内容查看附件)
1.幼儿园教师考试笔试考试科目一为综合素质(幼儿园),科目二为保教知识与能力。
2.小学教师考试笔试考试科目一为综合素质(小学),科目二为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3.初级中学教师考试笔试考试科目一为综合素质(中学),科目二为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三为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历史与社会、科学等15个学科。
4.高级中学教师考试笔试考试科目一为综合素质,科目二为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三为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14个学科。
5.申请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的人员参与高级中学教师考试。
6.申请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和实习详细指导教师资格人员参与高级中学教师考试笔试考试“综合素质”和“教育知识与能力”两个科目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纳入面试环节进行考核。
7.从 下半年考试启动,对音体美专业考试的笔试考试公共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代码:201、202、301、302)实行独自编码(对应科目代码:201A、202A、301A、302A),考试内容暂与原科目一样。小学、初中、高中、中职文化课类别的音体美专业学员在笔试考试报名时应根据新编码的科目报考。获取科目201A、202A合格的学员,面试仅限于参与小学类别音体美专业科目;获取科目301A、302A合格的学员,面试仅限于参与初中、高中、中职文化课类别音体美专业科目。学员已取得科目201、202、301、302合格成绩,且成绩在有效期内的,可对应替代科目201A、202A、301A、302A合格成绩;学员已取得科目201A、202A、301A、302A合格,不可替代科目201、202、301、302合格成绩。
8.从 下半年考试启动,在小学类别新增的“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小学全科”,在初中、高中、中职文化课新增的“ 心理健康教育”、“日语”、“俄语”学科。上面说的新增科目,笔试考试不考,仅在面试中考查,通过该类别“科目一”和 “科目二”的学员,面试报名时可以直接报考。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课程。以上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中的笔试考试科目,另外还有普通话,试讲(说课),体检也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凡已有或准备获取大学专科学历的学员都能进行报考参与考试。 考试分中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小学和幼儿园3个级别。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实习详细指导教师资格,高级中学、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的人员参与中学层次考试;申请认定小学教师资格的人员参与小学层次考试;申请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的人员参与幼儿园层次考试。扩展资料:考试科目:统考:国家统考地区的笔试考试科目与地方自主考试不一样。地方自主考试笔试考试科目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国家统一考试分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层级,不一样层级考试科目不一样。按照规定,笔试考试和面试都通过才可以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国家统考试点地区有:河北、上海、浙江、湖北、海南、广西、山西、安徽、山东、贵州、江苏、吉林、陕西、福建。这当中,湖南、陕西、山西教师资格是一年一次考试,上半年不举行全国教师考试。[1]教师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有部分省份还要有考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政策法规,学科专业素质,教育方式,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教学法。此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情况以各地报名简章原文为准。
安徽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细则?
按照国家和我省职称改革的相关政策规定,结合中小学特点,特制定本资格条件。
第一章 适用范围
第一条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整个省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教师和校外教育机构从事教育教学的教师。
第二条 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分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和三级教师。
第二章 基本条件
第三条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循宪法和法律,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四条 遵循《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立德树人,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第五条 具备对应的教师资格及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一线任教,真真切切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
第六条 任现职以来年考查为合格以上等次,达到申报上一级岗位基本任期年限的要求。
第七条 继续教育条件
1.按照本次要求规定参与继续教育培训,并达到规定要求,这当中担任校长(含副校长,下同)岗位的还应获取对应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2.按照本次要求规定参与全国统一组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获取合格证,或满足不需要考试条件。
第八条 在乡村学校任教3年以上,经考查表现突出并满足详细评价标准条件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
第九条 身心健康,坚持正常工作。
第十条 任现职以来,有下方罗列出来的情形之一的不可以申报:
1.因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年考查确定不合格的,当年不可以申报,并从下一年起2年内不可以申报;
2.受到党纪或行政处分没有处分期,不可以申报;
3.在申报途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或挟私报复的,取消其当年申报资格,并从下一年起5年内不可以申报。
第三章 申报条件
第十一条 正高级教师
一、学历及资历条件
具备本科或者以上学历,(40周岁以下申报者,一定要具备硕士学位),并受聘高级教师岗位满5年。
二、能力条件
1.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长时间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可以结合所教学科特点,将德育融入课堂教学,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发挥详细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教书育人成果突出。
2.深入系统地掌握并熟悉所教学科课程体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业绩卓著,教学艺术精湛,形成独到风格。在教育思想、课程改革、教学方式等方面获取创造性成果,并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在开展素质教育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撰写1篇高水平的反映本学科前沿的行动研究报告。
3.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工作量饱满。这当中,校长授课时数很多于本校考生科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的三分之一。担任学校中层管理干部的教师,授课时数很多于本校考生科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的二分之一。
4.从教以来,担任班主任等工作3年以上(这当中任现职以来1年以上),并获取突出成绩。
5.在引领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和详细指导中青年教师方面做出突出奉献是同行公认的教育教学专家。基本任期内,每学期听课详细指导及主持研讨很多于6节(次),每学期开设校内公开课很多于1节(次);开设校际公开课或县级以上专题讲座(含担负县级以上教师培训任务)年均很多于1次,并取得好评。任现职以来,所详细指导的教师在市级以上教育部门举行的高质量课等各种学科学教育学类评比活动中获省级二等奖或市级一等奖(乡村教师为省级三等奖或市级二等奖)以上。
6.申报当年参与由省级教育部门领导组织的考评课达到良好等次以上。
三、业绩条件
任现职以来(小学教师任中级职务以来),具备下方罗列出来的条件之二:
1.被评为省特级教师,或享受省级以上政府特殊津贴。
2.被评为省级(乡村教师市级)以上优秀教师和江淮名师,或被评为省级以上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或后备人选。
3.取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以上或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乡村教师三等奖)以上。
4.主持并且按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省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电化教育研究或课程改革实验课题1项。
5.参与省、市级以上教育部门领导组织的教研、电教活动,论文、课件等获省级二等奖或市级一等奖(乡村教师为市级二等奖)以上,这当中高中教师须获奖2次以上。
6.从事艺术和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自己在教育、文化、体育部门主办的省级以上汇演、汇展或比赛中获奖2次以上,这当中二等奖以上1次。
四、教研科研条件
任现职以来,一定要同时具备下方罗列出来的条件之一:
1.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发表本专业论文4篇以上(这当中城镇教师至少有1篇在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
2.公开出版的学术专著(合著由自己撰写的占一半以上)2部(乡村教师1部)。
3.参与经省级以上中小学考试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列入中小学用书目录的国家课程考试教材、省级地方考试教材编写2次(乡村教师1次)。
第十二条 高级教师
一、学历及资历条件
1.具备博士学位后,并受聘一级教师岗位满2年。
2.具备硕士学位、本科毕业学历后,并受聘一级教师岗位满5年。
3.具备大专毕业学历后,并在小学、初中受聘一级教师岗位满5年(40周岁以下须具备本科毕业学历)。
二、能力条件
1.按照所教学段学生思想实质上,能有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教书育人成果比较突出。
2.对所教学科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教学经验丰富,业绩显著,形成一定特色。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撰写一篇非常高水平的反映本学科发展变动的行动报告或教育叙事。
3.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工作量饱满。这当中,校长授课时数很多于本校考生科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的三分之一。担任学校中层管理干部的教师,授课时数很多于本校考生科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的二分之一。
4.从教以来,担任班主任等工作3年以上(这当中任现职以来1年以上),并胜任该项工作。
5.在详细指导青年教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取了明显成效。积极参与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活动。基本任期内,每学期听课详细指导及主持研讨很多于6节(次),每学期开设校内公开课很多于1节(次)。基本任期内开设校际公开示范课很多于2次,且获好评;任现职以来,所辅导的教师在县级以上教育部门举行的高质量课等各种学科学教育学类评比活动中,获省级三等奖或市级二等奖或县级一等奖(乡村教师为县级三等奖)以上。
6.申报当年参与由市级以上教育部门领导组织的考评课达到良好等次以上。
7.城镇教师,须有在乡村学校或城镇薄弱学校任教2年以上的经历,或曾有乡村学校工作6年以上的经历。
三、业绩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方罗列出来的条件之二:
1.被评为市级(乡村教师县级)以上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
2.作为班主任其所带班级被市级(乡村教师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授予先进班集体等称号。
3.取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优秀教科研成果奖三等奖以上,或取得市级优秀教学成果、优秀教科研成果二等奖(乡村教师为三等奖)以上。
4.在教育部门领导组织的高质量课技能大赛、多媒体软件制作等获省级二等奖或市级一等奖(乡村教师为省级三等奖或市级二等奖县级一等奖)以上。
5.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方面做出成绩。所详细指导的学生在参与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创新大赛、科技活动、技能大赛等创新型人才培养活动中,取得省级三等奖以上。
6.在教育教学综合测评、绩效考查或年考查中至少3次名列前五分之一,并在申报当年由市级教育部门领导组织的考评课中达到优秀等次。
7.主持并且按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由市级以上教育部门立项的教育教学研究、电化教育研究、课程改革实验课题1项。
8.参与县、市级以上教育部门领导组织的教研、电教活动,论文、课件等获省级三等奖或市级二等奖(乡村教师为市级三等奖或县级一等奖)以上,这当中高中教师须获奖2次以上。
9.从事艺术和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自己在教育、文化、体育部门主办的市级以上汇演、汇展或比赛中获奖2次以上,这当中三等奖以上1次。
四、教研科研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方罗列出来的条件之一:
1.高中教师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本学科学教育育教学论文2篇;初中或小学教师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本学科学教育育教学论文1篇,或在市级学术期刊上发表本学科学教育育教学论文2篇。乡村教师不作公开发表论文要求,须提交一篇在教育教学方面经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有一定深度的教学方式讲解或学生管理经验和总结一篇。
2.公开出版专著1部,或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合著中参加撰写4万字以上。
3.参与经省级以上中小学考试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列入中小学用书目录的国家课程考试教材、省级地方考试教材编写1次。
4.参与县级以上教育部门领导组织的教研、电教活动,论文、课件等获省级三等奖或市级二等奖(乡村教师市级三等奖或县级一等奖)以上。
第十三条 一级教师
一、学历及资历条件
1.具备博士学位。
2.具备硕士学位后,并受聘二级教师岗位满2年。
3.具备学士学位、本科毕业或者大专毕业学历后,并受聘二级教师岗位满4年。
4.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后,并在小学受聘二级教师岗位满5年。
二、能力条件
1.能按照所教学段学生思想实质上,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很好地完成任务。
2.独立掌握并熟悉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考试教材、教学原则和教学方式,熟练担任本学科学教育学工作。
3.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工作量饱满。
4.担任班主任等工作2年以上,并胜任该项工作。
5.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并担负一定的教学研究任务,在教育教学创新实践中累积一定经验。能很好应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撰写1篇具有一定见解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6.申报当年参与由县级以上教育部门领导组织的考评课达到良好等次以上。
三、业绩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方罗列出来的条件之二。
1.被评为县级以上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
2.作为班主任,其所带班级被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授予先进班集体等称号。
3.取得市级(乡村教师县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优秀教科研成果三等奖以上。
4.在教育部门领导组织的高质量课等各种学科学教育学类评比中获市级二等奖(乡村教师县级二等奖)以上。
5.参与县级以上教育部门领导组织的教研、电教活动,获市级三等奖(乡村教师县级二等奖)以上1次,或县级二等奖(乡村教师获县级三等奖)以上2次。
6.从事艺术和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自己在教育、文化、体育部门主办的县级以上汇演、汇展或比赛中获三等奖以上1次。
7.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方面做出成绩。所详细指导的学生在参与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创新大赛、科技活动、技能大赛等比赛中取得奖项。
8.参与市级(乡村教师为县级)以上教育部门正式立项的教育研究课题并结题。
9.在教育教学综合测评、绩效考查或年考查中至少3次名列前三分之一,并在申报当年由县级以上教育部门领导组织的考评课中达到优秀等次。
四、教研科研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方罗列出来的条件之一:
1.高中教师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本学科学教育育教学论文1篇,或在市级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本学科学教育育教学论文2篇;初中或小学教师在市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本学科学教育育教学论文1篇。乡村教师须提供从事教育教学关爱留守儿童、班级管理等方面的心得体会或经验总结一篇。
2.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合著中参加撰写2万字以上。
3.参与县级以上教育部门领导组织的课程资源开发、新课程实验等活动,成果在县以上范围内推广使用或公开出版。
4.参与市级(乡村教师县级)教育部门领导组织的教研、电教活动,论文、课件获市级三等奖(乡村教师为县级二等奖)以上1次。或县级二等奖(乡村教师为县级三等奖)以上2次。
第十四条 二级教师
1.比较熟练地掌握并熟悉教育学生的原则和方式,可以胜任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教育效果很好;
2.掌握并熟悉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带来一定教学科必备的专业知识,可以独立掌握并熟悉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考试教材,正确传授知识和技能,可以应用信息技术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很好,工作量饱满;
3.掌握并熟悉教育教学研究基本方式,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
4.具备硕士学位;或者具备学士学位或者本科毕业学历后,见习1年期满并考查合格;具备大专毕业学历后,并在小学或初中受聘三级教师岗位满2年;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后,并在小学受聘三级教师岗位满3年。
第十五条 三级教师
1.基本掌握并熟悉教育学生的原则和方式,可以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
2.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知识,基本掌握并熟悉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考试教材教法,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可以完成所教学科的教学工作,工作量饱满;
3.具备大专毕业学历后,并在小学或初中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并考查合格;或者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在小学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并考查合格。
第四章 破格申报与评审
第十六条 二级、一级和正高级教师,不真实,出现弄虚作假行破格申报。高级教师不真实,出现弄虚作假行学历、资历双破格申报。
第十七条 破格申报高级教师,除具备上面说的第十一条相关正常晋升条件外,还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近5年内年考查至少有2次优秀等次。
(二)破格答辩成绩达到优秀等次(由市级教育部门统一组织,并制定详细答辩办法)。
(三)任现职以来教育教学方面应具备下方罗列出来的条件之一:
1.教书育人成绩突出,取得省级以上优秀教师等称号。
2.参与省级学科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省级优秀课评比、学科学教育师综合素质技能大赛获一等奖2次以上;或参与全国学科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全国学科优秀课评比、学科学教育师综合素质技能大赛取得高等次奖(特等奖或一等奖)1次以上。
(四)任现职以来教研科研方面应具备下方罗列出来的条件之一:
1.主持过省级以上教育部门批准立项的教科研课题并通过鉴定已结题(课题组成员排名前三位,不含子课题),或取得过省级教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以上。
2.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以上(这当中有1篇在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或公开出版的学术专著1部。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本资格条件由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厅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资格条件自颁布那天起试行,原《安徽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教人[2023]6号)同时废止。
第二十条 本资格条件为基本标准,各地应结合实质上制定开展细则。
安徽教资考试时间?
上半年安徽教师资格证报名时间:教师考试涵盖笔试考试和面试2个部分,按照2023考试具体安排, 上半年安徽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报名时间预估具体安排在1月份, 上半年安徽教师资格证面试报名时间预估具体安排在4月份,具体内容以官方网站发布的考试公告信息为准。
教师资格证考试年龄规定?
教师资格证是没有年龄限制的。年龄达到18周岁,没有达到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成年人,都可以去报名参与教师考试。教师资格证没有专业的要求,针对学历方面要求较为严格。
原则上应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对应学历方面的要求,并应满足本省确定并发布的学历方面要求。
获取幼儿园教师资格,需要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获取小学教师资格,需要具备大专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获取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需要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专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获取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需要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获取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学生实习详细指导教师资格需要具备大专及其以上学历,同时还应具备基本上等同于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获取高等学校教师资格,需要具备研究生或者本科毕业或者以上学历。
普通高校在学校念书三年级以上学生,可凭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报考。
唯有满足考试报名条件的广大才可以参加报名。
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 (1)年龄达到18周岁;(2)中专或大学专科以上学历;(3)具有普通话证书;(4)身体健康。
《教师法》第十五条 各级师范学校毕业生,需要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国家鼓励非师范高等学校毕业生到中小学或者职业学校任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