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第一课主要内容,高一生物知识点全部归纳人教版
高一生物第一课主要内容?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单细胞生物靠单个细胞就可以完成各自不同的生命活动。例子:细菌、蓝藻、草履虫
(2)多细胞生物依赖各自不同的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一定要依赖活细胞才可以生存。例子:SARS病毒、艾滋病病毒
二、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
细胞(基本的结构层次)→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同一地址位置的同种生物)→群落(一定区域内全部种群)→生态系统→生物圈(大的生态系统)
注意:
(1)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没有组织、器官、系统层次。
(2)植物没有系统层级,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植物个体。
(3)病毒不具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4)生物大分子如细胞膜等细胞结构属于系统但不是生物系统
三、显微镜的使用
1.步骤
(1)“找”: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后(调焦时,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接近玻片,再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至看清物像,后利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了解),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2)“移”: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把左上方的图像移至视野中央时,把装片向左上方移动,偏往哪儿,就往哪边移动)
(3)“转”: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
(4)“调”: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调暗用平面镜和小光圈;调亮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像边长或宽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2)总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
3.目镜、物镜区别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装片距离越近;
目镜:没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4.高倍镜与低倍镜视野的比较
高倍镜细胞很大,细胞数目少,视野较暗,实质上观察范围小,与装片的距离近;
低倍镜细胞较小,细胞数目多,视野较亮,实质上观察范围大,与装片的距离远;
5.移动规律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物像的倒像,如字母“b”在视野中的像是“q”。
6.显微镜放大倍数变化时,视野中细胞数目标变化
(1)视野中细胞成单行:后来细胞数目=启动细胞数目/(后来放大倍数/启动放大倍数)
(2)视野布满细胞(均匀分布):后来细胞数目=启动细胞数目/(后来放大倍数/启动放大倍数)²
四、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实质区别: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1.不一样
真核细胞:
(1)具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仁、核膜和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有各种细胞器
(2)变异类型: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3)细胞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4)先转录(细胞核),后复制(细胞质)
原核细胞:
(1)没有核仁、核膜,有拟核(环状DNA分子,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
(2)变异类型:基因突变
(3)细胞分裂:二分裂
(4)边转录边复制
2.一样
(1)都拥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
(2)都拥有与遗传关系密切的DNA分子
(3)都拥有核糖体
(4)都以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
3.细胞壁
真核细胞:
(1)植物细胞:纤维素和果胶
(2)真菌:几丁质(酵母菌,霉菌,食用菌)
(3)动物:无细胞壁
原核细胞
(1)蓝藻:蓝球藻,念珠藻,发菜,颤藻
(2)细菌(名字带杆,球,螺旋,弧都是细菌,乳酸菌叫做乳酸杆菌属于细菌):肽聚糖
(3)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五、细胞学说(施莱登和施旺)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1543年比利时的维萨里、法国的比夏发现人体在器官和组织水平的结构
1665年英国的虎克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18世纪 德国的施莱登、施旺提出细胞是构成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出现新细胞
2.主要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出现。
3.意义: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
网盘资料免费下载
华宇考试网免费资料下载
-
网盘资料下载
点我进入网盘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高一生物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都归纳?
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
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
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都的序的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
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高一上册生物必修一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
必修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是:
(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点。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一样表现类型。
(3)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情况。
(4)杂交-具有不一样相对性状的亲本当中的交配或传粉
(5)自交-具有一样基因型的个体当中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这当中的一种)
高一生物可能性问题怎样学?
生物遗传可能性的考点归纳是高中阶段生物课程的重点、难点。有很多高中生学到后都不可以真正理解和掌握并熟悉生物遗传可能性的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其因素在于生物遗传可能性知识抽象性很强,而且,涉及到不少难度很大的计算,学生常常出现各自不同的计算错误。
为了真正地理解生物遗传可能性知识,可以正确进行遗传可能性计算,就一定要掌握并熟悉有效的学习技巧,以此有效提升自己的生物遗传可能性计算能力,真正理解和掌握并熟悉生物遗传可能性知识。
第一要弄了解基本原理,其次是掌握并熟悉可能性的运算方式。
高中生物一对一讲什么?
讲难点重点容易出错点。高中生物一对一介绍是老师通过互联网视频或者线下直接独自对你的一对一辅导,这对你的生物成绩提升有很大帮。
老师会通过你的考试成绩平日间练习有针对性的介绍试题的重点,对你常常犯错的试题也会强化,不要同一类型型试题继续犯错,当然也会开导你举一反三适应新题。
如何上好第一节高中生物课?
上好高中第一节生物课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节课教学应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意义,了解生物学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意识做为主要内容。
第1节课任务繁重,难度非常大。学生来自不一样的初级中学,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性格特点不知道。因为生物学为非高中毕业考试科目,社会、学校、家庭对生物学教学出现了不少负面效应。多数学生对生物学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中缺少动力,这是第1节课碰见的主要困难。
要进行第1节课的教学任务,需扫除以上教学中的障碍,应采用请看下方具体内容措施,教师在高一放暑假时发一份调查问卷,其详细内容涵盖:
1初中生物学知识考试试卷;
2你看过什么与生物学相关的书籍?
3初中生物学你都学过吗?
4你上初中时做过生物实验吗?
5你参与过生物学竞赛吗?
6你是生物学兴趣小组成员吗?
7你能认识多少种植物和动物?
8你喜欢养花和饲养小动物吗?
开学时将问卷收回,仔细统计研究分析,掌握并熟悉所任班级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做到上课时有的放矢。在备课时,1收集古今中外著名生物学者简历,如:达尔文、李时珍、孟德尔、摩尔根和童第周等。重点讲解他们的成长史、主要成就及对人类的奉献。2查阅资料,掌握并熟悉生物学新的研究成果,及其生物学研究展望和应用。如:细胞的组织培养技术,基因移植生产胰岛素,克隆技术研究,根瘤菌固氮基因研究,人类基因定位的大型工程。以上内容整理成篇,语言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将这些材料打印出来,准备上课时使用。上课时第一将准备的材料发给学生阅读,学生阅读结束,教师借机激发;指出,一个人不管从事哪个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只要孜孜不倦,都会获取重要成就。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科学中具有重要地位。生物科学中的基因工程是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内容,它会对人类做出重要奉献。通过详实材料的感染,教师的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意义。其次教师讲解生物学学习的方式。主要讲解课堂学习方式、实验课学习方式和野外实习学习方式。马上教师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建立生物学知识集锦本,将报纸、杂志中和生物学相关的主要内容摘录在生物学知识集锦中,要求学生坚持看中央电视台的“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节目,使学生多渠道获取生物学信息。后让学生走出课堂,在教师的详细指导下,认识校园植物,参观生物标本室和实验室。教师详细指导时内容要源自于中学考试教材,但高于考试教材。本节课为学习高中生物学考试教材前的一节准备课,表面看零乱,但目标明确,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为未来教学夯实坚实的基础。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