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的计算方法,电势定义式和决定式是什么?

ep的计算方式?
按照新的《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 GB50797-2023》第6.6条:发电量计算中规定:
1、光伏发电站发电量预测应按照站址所在地的太阳能资源情况,并考虑光伏发电站系统设计、光伏方阵布置和环境条件等各自不同的原因后计算确定。
2 、光伏发电站年平均发电量Ep计算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Ep=HA×PAZ×K 式中:
HA-为水平面太阳能年总辐照量(kW·h/m2);
Ep-为网络发电量(kW·h);
PAZ -系统安装容量(kW);
K -为综合效率系数。
综合效率系数K是考虑了各自不同的原因影响后的修正系数,这当中涵盖:
1)光伏组件类型修正系数;
2)光伏方阵的倾角、方位角修正系数;
3)光伏发电系统可用率;
4)光照利用率;
5)逆变器效率;
6)集电线路、升压变压器损耗;
7)光伏组件表面污染修正系数;
8)光伏组件转换效率修正系数。
这样的计算方式是全面一种,但是,针对综合效率系数的把控掌握,对非资深光伏从业人员来讲是一个考验,总结历次经验来讲,K2的取值在75%-85%当中,视情况而定。
▲ 组件面积-辐射量计算方式。
光伏发电站网络电量Ep计算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Ep=HA×S×K1×K2式中:
HA-为倾斜面太阳能总辐照量(kW·h/m2);
S-为组件面积总和(m2)
K1 -组件转换效率;
K2 -为系统综合效率。
综合效率系数K2是考虑了各自不同的原因影响后的修正系数,这当中涵盖:
1) 厂用电、线损等能量折减
交直流配电房和输电线路损失约占总发电量的3%,对应折减修正系数取为97%。
2) 逆变器折减
逆变器效率为95%~98%。
光伏电池的效率会随着其工作时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当它们的温度升高时,光伏组件发电效率会呈降低趋势。大多数情况下来说,工作温度损耗平均值为在2.5%左右。
除上面说的各原因外,影响光伏电站发电量的还涵盖不可利用的太阳辐射损失和大功率点跟踪精度影响折减、还有电网吸纳等其他无法确定原因,对应的折减修正系数取为95%。
这样的计算方式是第一种方式的变化公式,适用于倾角安装的项目,只要得到倾斜面辐照度(或按照水平辐照度进行换算:倾斜面辐照度=水平面辐照度/cosα),完全就能够计算出较准确的数据。
电势能公式:Ep=WAO=q·φA=qUA(Ep表示电势能,φA表示A点的电势):当φA0时,q0,则Ep0,q0,则Ep0;当φA0时,q0,则Ep0,q0,则Ep0。
电势定义式和决定式是什么?
电势差是两个节点的电势之差,定义式就是Δφ=φ1-φ2 没有决定式,或者说它也是决定式在静电学里,电势(electric potential)(又称为电位)定义为:处于电场中某个位置的单位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电势唯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其数值不具有绝对意义,只具有相对意义。
1、单位正电荷由电场中某点A移到参考点O(即零势能点,大多数情况下取无限远处或者大地为零势能点)时电场力做的功与其所带电量的比值。故此,φA=Ep/q。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伏特(V)。
2、电场中某点相对参考点O电势的差,叫该点的电势。“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在那一点所具有的电势能”。公式:ε=qφ(这当中ε为电势能,q为电荷量,φ为电势),即φ=ε/q。
扩展资料:
电势的特点是:
不管是正电荷的电场线还是负电荷的电场线,只要顺着电场线的方向总是电势减小的方向,逆着电场线总是电势增大的方向。
1、正电荷电场中各点电势为正,远离正电荷,电势降低。
2、负电荷电场中各点电势为负,远离负电荷,电势增高。
物理意义:
1、由电场中某点位置决定,反映电场能的性质。
2、与检验电荷电量、电性无关。
3、表示将1C正电荷移到参考点电场力做的功。
定义式:ε=qφ(这当中ε为电势能,q为电荷量,φ为电势),即φ=ε/q
在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具的电势能跟它的所带的电荷量之比是一个常数,它是一个与电荷本身无关的物理量,它与电荷存在与否无关是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的物理量。
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定义为把单位正电荷从该点移动到电势为零的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一般选择无限远点的电势为零,因为这个原因某点的电势就等于把单位正电荷从该点移动到无限远,电场力所做的功,表示为:
电势的单位为V(伏),1V=1J/C(1焦/库)。静电场中电势相等的点构成一部分曲面,这些曲面称为等势面。电力线总是与等势面正交,并指向电势降低的方向,因为这个原因静电场中等势面的分布就绘出了电场分布。
扩展资料:
电场力做功:公式:W=qU
U由电场中两点位置决定,W由q,U决定与路径无关,和重力做功一样,属于保守力做功。
电荷周围出现的静电场的电势差与电势的公式与推导: 针对一个正点电荷带电量为Q,在它的周围有向外辐射的电场。任取一条电场线,在上面任取一点A距厂源电荷为r,在A点放置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
使它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电场线移动一个很小的位移△x,因为这个位移极小,故此,觉得电场力在这段位移上没有改变,得φ=KQ(1/r)。
等量同种点电荷电势分布:
(1)正点电荷连线上:中点电势低,从中点向两侧电势渐渐升高;
(2)连线中垂线上:从中点向中垂线两侧电势降低,直至无限远处电势为零;
(3)负点电荷的情况正好相反。
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势分布:
(1)点电荷连线上:沿电场线方向,电势从正电荷到负电荷依次降低;
(2)连线中垂线上:中垂线上任意两点当中电势差为零,即中垂线上电势为零。
在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具的电势能跟它的所带的电荷量之比是一个常数,它是一个与电荷本身无关的物理量,它与电荷存在与否无关是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的物理量。
电势定义式φ=Ep/q,式中Ep是电荷的电势能,q是电荷量;
点电荷电势决定式φ=KQ/r
弹性能公式?
弹性势能公式为Ep=1/2kx²。出现弹性形变的物体的各部分当中,因为有弹力的相互作用,也具有势能,这样的势能叫做弹性势能,在工程中又称“弹性变形能”。相对来说,弹性势能是存储在材料或物理系统的构造中的潜在机械能,因为执行工作以扭曲其体积或形状。
当需压缩和拉伸或大体上以任何方法变形时,弹性能量就可以出现。
机械势能公式?
势能(potential energy)是储存于一个系统内的能量是静止物体的潜在能量,可以释放或者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是能量的两种形式之一。另一种形式是动能是运动物体所表示的能量。
势能是任何根据物理的讨论的核心概念,也是描述我们已知宇宙的公式中具影响力的变量之一。
因为这个原因,一个物体的重力势能的计算是它的质量、离地球的距离、电荷、离其他物体的距离和内部弹性力(即任何内部机械力)的和。
简化后的重力势能公式为:EP= mgh,EP为势能, m为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地表为9.8 m/s^2);h是高度。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1、动能公式
Ek=½mv²
Ek为动能,m为质量,v为速度。
2、重力势能
Ep=mgh
Ep为重力势能,m为质量,g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在大多数情况下,h为物体距离参考平面的高度
电势能公式Ep=φ.q中的q指的是场源电荷的量吗?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q是另一个电荷的电量。举例子:A是一个电源,正点电荷出现电场。有一个B点电荷进入电场公式Ep=φ.q可以得出B在A电场中的电势能,ep=WAB/q期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很大帮助祝你学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