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体剖面模数计算公式,截面模数计算公式是什么

船体剖面模数计算公式?
船体剖面的模数计算公式为Z=I/c。
这当中I是剖面惯性矩,c是离中和轴远的构件距中和轴的垂直距离。大多数情况下来说,因为船底板架的刚性大,中和轴靠近船底,故此,c取甲板板架中离中和轴远的构件离中和轴的垂直距离。期望以上的讲解对各位考生有一定的帮助。
船体剖面模数 section modulus of ship hull 船体横剖面水平中和轴的惯性矩除以剖面内计算点至该中和轴的距离所得的值。
名称
船体剖面模数
外文名
section modulus of ship hull
基本内容
船体剖面模数 section modulus of ship hull 船体横剖面水平中和轴的惯性矩除以剖面内计算点至该中和轴的距离所得的值。若计算点位 于纵中剖面处的强力甲板,其值称甲板剖面模数;若计算点位于纵中剖面处的船底板,其值称为船底剖面模数。船体剖面模数,大多数情况下是指该剖面甲板剖面模数和船底剖面模数中的小者。船舯区域的船体剖面模数是衡量船体总纵强度的重要参数,在各国船体建造规范中,对其的低数值都拥有明确的要求。在计算横剖面的惯性矩时,只应计及可以完全参加总纵弯曲的连续纵向构件。在船体总纵强度检查时,假设局部板格有可能在所讨论的压应力下丧失稳定性,则应对板格横剖面积进行减缩,扣除不工作面积后,得出对强度分析具有实质上意义的修正后的船体剖面模数。
截面模数计算公式?
实心圆轴的抗扭截面模数(系数)等于其的抗弯截面模数的2倍:Wn=2W=πD^3/16. (D为轴径)。可见其抗扭性能比搞弯性能高出一倍。 抗扭钢筋的搭接为Ll或者Lle(抗震),其锚固长度与方法同框架梁下部纵筋,构造钢筋锚固和搭接均取15d计算,在16G101-1中,规定梁的腹板hw大于等于(450)MM时,须配置纵向构造钢筋。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间距的两倍)。
模数的计算公式?
模数计算公式:模数m =分度圆直径d /齿数z =齿距p /圆周率π。
齿轮的分度圆是设计、计算齿轮各部分尺寸的基准,而齿轮分度圆的周长=πd=z p,于是成绩度圆的直径d=z p/π。
在一部分国家里,不一样模数使用径节作为齿轮的基本参数,用英寸为计量单位,径节以P表示,指圆周率π与齿距ρ的比,径节P=π/ρ,以1/英寸为单位。
机械制图模数公式?
模数公式为:m=da/(z+2)。m是模数,da代表齿顶圆直径,z代表齿数。模数是决定齿大小的原因。齿轮模数被定义为模数制轮齿的一个基本参数是人为抽象出来用以度量轮齿规模的数。目标则是标准化齿轮刀具,减少成本。
直齿、斜齿和圆锥齿齿轮的模数都可以参考标准模数系列表。假设齿轮的齿数一定,则模数越大则轮的径向尺寸也越大。模数系列标准是按照设计、制造和检验等要求制订的。
针对具有非直齿的齿轮,模数有法向模数mn、端面模数ms与轴向模数mx的区别,它们都是以各自的齿距(法向齿距、端面齿距与轴向齿距)与圆周率的比值,也都以毫米为单位。
针对锥齿轮,模数有大端模数me、平均模数mm和小端模数m1之分。针对刀具,则有对应的刀具模数等。标准模数的应用很广。在公制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同步齿形带传动和棘轮、齿轮联轴器、花键等零件中,标准模数都是一项基本的参数。
它对上面说的零件的设计、制造、维修等都起着基本参数的作用。
模数的计算方式?
1、计算公式:模数m = 分度圆直径d / 齿数z = 齿距p /圆周率π。
2、齿轮模数被定义为模数制轮齿的一个基本参数是人为抽象出来用以度量轮齿规模的数。在齿轮设计中,模数是决定轮齿大小的决定性元素。不一样国家对模数的定义方式带来一定区别,典型的就是国际标准(除英国外,涵盖中国在内的其余国家的标准都与国际标准接轨)和英制标准。
3、国际标准定义模数的原理是:定义单个轮齿在分度圆(齿轮)/ 或线(齿条)出占有的圆弧(齿轮)/ 直线(齿条)的长度, 其长度为π * m,m 即为模数。
4、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来,模数是有单位的,其标准单位为毫米(mm)。不少人,习惯于模数简写,譬如,模数为1mm的齿轮,简写m=1; 各位考生都渐渐接受这样的写法,因为这个原因也是可以的。 但是很小一部分对齿轮模数理解不够深入透彻的同仁,觉得模数没有单位,这个概念是错误的。
例如:模数是咋算出来的?
模数是按照传递功率的大小计算出来的。假设传递功率大,那末齿轮啮合时齿的受力就大。这样就要选用抗拉强度大的材料,定下齿轮的模数大小,保证齿不会折断。
还需要考虑磨损等,故此,还需要进行热处理,以提升齿表面的耐磨性,使用润滑油,来减小摩擦系数等。
模数是计算齿轮各部分尺寸的一个基本参数,在数值上等于分度圆直径与齿轮齿数之比。明显,模数越大,齿轮的齿形也越大。模数用m表示。
我们国内的标准渐开线齿轮规定,模数为1 mm,则齿顶高为1 mm、齿根高为1.25 mm,由此可见模数越大,齿轮的齿就越大。
国家标准GB1357-1987规定模数有0.1~45 mm 49种,这当中有模数1、1.25、1.5、2、2.5、3、4、5 mm 等。若模数、齿数、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分别是m(mm)、Z、d(mm)、da(mm)、df(mm),看到一个齿轮,时常先测量da或df,再从上面这些文章内容公式中倒过来得出这个齿轮的模数。以下为基本公式:d=m×Zda=m×(Z+2)df=m×(Z-2.5)模数计算公式:M=外径/(齿数+2)
标准齿轮模数尺数计算公式
齿轮的直径计算方式:
齿顶圆直径=(齿数+2)*模数分度圆直径= 齿数*模数齿根圆直径= 齿顶圆直径-4.5模数
例如:M4 32齿
齿顶圆直径=(32+2)*4=136mm分度圆直径=32*4=128mm齿根圆直径=136-4.5*4=118mm
7M 12齿
就是 (12+2)*7=98mm
这样的计算方式针对全部的模数齿轮(不涵盖变位齿轮)。
模数表示齿轮牙的大小。
齿轮模数=分度圆直径÷齿数=齿轮外径÷(齿数+2)
齿轮模数是有国家标准的(GB1357-78)模数标准系列(优先选用)1、1.25、1.5、2、2.5、3、4、5、6、8、10、12、 14、16、20、25、32、40、50模数标准系列(可以选用)1.75,2.25,2.75,3.5,4.5,5.5,7,9,14,18, 22,28,36,45模数标准系列(尽量不需要)3.25,3.75,6.5,11,30
模数怎么算?
我们国内的标准渐开线齿轮规定,模数为1 mm,则齿顶高为1 mm、齿根高为1.25 mm,由此可见模数越大,齿轮的齿就越大。国家标准GB1357-1987规定模数有0.1~45 mm 49种,这当中有模数1、1.25、1.5、2、2.5、3、4、5 mm 等。
若模数、齿数、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分别是m(mm)、Z、d(mm)、da(mm)、df(mm),则有以下基本公式: d=m×Zda=m×(Z+2)df=m×(Z-2.5)看到一个齿轮,时常先测量da或df,再从上面这些文章内容公式中倒过来得出这个齿轮的模数。
你是问的齿轮计算的问题吧
模数:
模数是通过m=p/∏定义的
实质上计算中,你可以用m=d/z来求,d为分度圆直径,z为齿数
分度圆
齿轮的分度圆是一个人为定出的圆是齿轮计算的启动,也是解释齿轮传动的好参数呀。分度圆既然,是人定出来的,自然在齿轮上没有找到它的影子,但可以通过我们的想象清楚它的存在。通俗的讲就是齿轮中,要故将他按其齿数进行平分的那个圆。
模数是决定齿大小的原因。齿轮模数被定义为模数制轮齿的一个基本参数是人为抽象出来用以度量轮齿规模的数。目标是标准化齿轮刀具,减少成本。直齿、斜齿和圆锥齿齿轮的模数都可以参考标准模数系列表。
模数m = 分度圆直径d / 齿数z = 齿距p /圆周率π
从上面说的公式可见,齿轮的基本参数是分圆直径和齿数,模数只是人为设定的参数是一个比值,它跟分圆齿厚相关,因而能度量轮齿大小是工业化过程的历史产物。
管道断面模数怎么计算?
大弯曲正应力的计算公式是:σ=M/(γx*Wnx)。
这当中:M是钢管承受的大弯矩; γx――截面的塑性发展系数;针对钢管截面,取为1.15, Wnx――钢管净截面模量,也称为净截面抵抗矩。假设截面没有削弱,可以通过钢结构设计手册中的型钢表格查到,假设截面有削弱,可以按照材料力学的公式按照截面尺寸通过计算公式计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