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民商法所副所长李磊等专家说,能效虚标这一行业痼疾严重危及“中国制造”声誉和行业生态。“造假不除,‘中国制造’就难以振兴。”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说,能效虚标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消费者,但大的受害者却是“中国制造”。
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王红一认为,虽然目前已经有相关举报制度,但对于消费者而言,电器产品的能效大小并不影响正常使用,加上专业鉴别能力欠缺以及打假成本太高,消费者往往息事宁人,吃哑巴亏。同行企业本应是为合适的举报者,但反噬风险很大,一旦举报证据不足,将陷入“商业诋毁”或不正当竞争的不利境地。
三大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部分企业自律失范。长期以来,国家对于家电企业的能效、性能等产品技术参数,一直采取“自主申明、自主申报”,事后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监督和抽查的操作模式,但这种模式在少数企业自律失范甚至恶意造假的情况下,往往形同虚设。
二是流通环节监管偏弱。当前国家相关部门对于空调产品有抽检制度,涉及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但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流通环节的抽检力度不足,影响抽检这种事后监管制度效率的充分发挥。
三是商业关系影响客观公正。相关部门对于空调产品的抽检,都是全国范围内一年阶段性的小批量、小范围抽样,而且相关抽查检测机构,与一些大中型企业还存在着长期的商业检测关系。这样就给大量想在能效、性能等参数指标上“虚标”“夸大”的行径留下空间。
刘俊海、李磊等认为,针对当前企业自律失范等现象,应采取积极措施鼓励消费者监督、第三方监督、企业互查等社会监督方式。
王红一认为,“中国制造”对节能环保、绿色发展一定要有超前意识。加大对能效虚标行为的处罚,增强有效监管,尚需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
科技·文化
9 “爆款剧”是如何炼成的“正剧”品格,“正大”气象
《大江大河》对时代变革的工笔细描,《都挺好》对家庭关系的精准触碰,《破冰行动》对缉毒战场的逼真还原,《长安十二时辰》对盛唐气象的高度复活……近一年来,国产电视剧精品迭出,多部“现象级”电视剧引爆荧屏,激起全民热议。这些叫好又叫座的“爆款剧”究竟是如何炼成的?
与时代同频共振
2018年以来,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迎来高光时刻。《大江大河》于平常中见真情、于朴实中现力量,刻画了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创业激情和火热生活,唤起观众对时代的深刻记忆;《都挺好》精准触碰中国当代伦理观念变迁中的诸多痛点,表面是扯下“遮羞布”,实则希望帮助观众在现实中“修复”与“脱敏”;《破冰行动》则聚焦公安战线,讴歌和呼唤英雄主义……
从主旋律题材到家庭题材,从社会热题到历史叙事,这些“爆款剧”紧贴时代脉搏、回应社会情绪,成为历史与审美价值兼得的精品。
剧情悬浮、架空历史的古装题材电视剧“遇冷”,倒逼影视剧创作者将创作逻辑落脚到现实生活中。业内专家认为,近日热播、以盛唐为历史背景的《长安十二时辰》实际是一部带有强烈现实主义精神的主流作品。
“现实主义不仅是题材的选择,更是一种创作态度”,这一观点日渐成为业界共识。《大江大河》《都挺好》的制片人侯鸿亮认为,创作者要从记录时代向照亮观众心灵迈进,为不同题材的创作赋予“正剧”品格、“正大”气象。
展现“一剧之本”力量
《大江大河》用7个月时间做出42集的分集大纲,《破冰行动》打磨剧本达5年之久,《长安十二时辰》编剧团队给第一集剧本写出23个版本,对剧本的“较真”使几部电视剧有了过硬底气。
历史包含着一代人的成长历程。每个人的处境和选择、命运与悲欢,都是历史洪流中的涓滴。《大江大河》从普通人的生活史出发来回望大时代,观众不由自主地理解人物并为之动容。
与以往历史剧的宏大叙事相比,《长安十二时辰》以小人物视角切入一场保卫长安的斗争,将个体角色与家国命运相交织。心狠手辣的狼卫也会牵挂妻儿,急功近利的旅贲帅也有心系苍生的使命感,人性的多面刻画让角色鲜活,也让剧情变得自然、饱满。
《破冰行动》则因取材于真实缉毒案件而拥有了震撼性。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张斌认为,该剧别具一格的故事架构颇具冲击力,一系列调查线索和人物关系交织错杂地出现,让观众感受到毒品罪恶链隐藏着大小“保护伞”。在悬念丛生、大开大阖的剧情下,观众获得了罕有的真实感体验。
用匠心换人心
“爆款剧”的成功不仅依赖于对剧本的精心打磨,亦得益于整个团队各个环节的匠心制作。
服装化妆道具影响观众的第一眼审美,决定一部作品的品相。为了保证时代质感和精神面貌,《大江大河》将小雷家村等场景根据历史事实1:1还原搭建,从镇上革委会办公楼、绿皮火车,到主人公身上洗褪色的裤子,高度还原的服化道让演员沉入角色,也让观众穿越回风起云涌的改革年代。
《都挺好》片头曲中三弦与琵琶声交融的苏州评弹,一下子把观众拉到“小桥流水人家”的姑苏城。音乐上的“匠心”为这部当代剧注入地方人文风情。
从《芈月传》中楚人的偏髻,到《延禧攻略》中满洲女子的“一耳三钳”,古装剧愈发注重历史时空的真实感与还原度,而《长安十二时辰》将此做到极致。
SMG东方卫视总监王磊卿说:“工匠基因是从业者对作品十年磨一剑的专注与投入,只有抱有匠心才能赢得观众的心。”
生态·健康
10 熬贵的夜:90后朋克养生的嗨与丧
又嗨又丧、慢性自杀+疯狂养生混搭,朋克养生就是这样一种边透支身体边自救恶补的生活行为。一边用贵的面膜和眼霜,一边熬长的夜;一边吃火锅,喝雪碧、可乐等碳酸饮料,一边饮王老吉败火。面膜、熬夜霜、枸杞、保温杯等成了朋克养生族的标配和自救稻草。为什么越来越多的90后倾向这种“自相矛盾”的奇葩生活方式?
透支身体是一种瘾
“我如果晚上熬夜,睡觉前会在脸上涂厚厚的一层乳液,第二天起来以后再敷面膜。”大四毕业生小双说,“熬夜这种习惯是想戒都戒不掉的,我每天都会告诉自己,要早点睡觉,但越是给自己强调这件事,就越是没有睡意。”
当熬夜成为一种戒不掉的瘾,为了寻求心理安慰,涂眼霜、敷面膜等行为成了部分年轻群体的偏好。
“我就是熬贵的夜,涂贵的眼霜。”大三男生小伟表示,“因为一直熬夜,所以我买了蒲公英茶、六安瓜片、胎菊、大麦茶、苦荞茶等,每天喝,坚持吃水果。我知道熬夜不好,但熬夜过后,还是会想弥补一下,总觉得做了比没做好。”
这种想要尽力去弥补作死行为带来的心理焦虑的做法,在朋克养生族里不在少数。一部分人对熬夜行为给出自己的理由。
“白天的时间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只有晚上的时间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我不觉得我是在熬夜,只是和你们的时差不一样,我2点多睡到10点,一样是8个小时啊。”已经工作的扬扬说。
边宣泄压力,边恶补自救
在快节奏、通勤时间长、工作强度大的环境下,不少年轻人违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作息,辗转于KTV、酒桌、舞厅的夜生活往往在一天劳累工作结束后才刚刚开始。长期的早起晚睡透支了精力,导致他们身体受到损伤。
“朋克养生”一词出现,众多网友们纷纷表示自己也是其践行者之一。未到中年的年轻人的对话中开始出现“脱发”“秃顶”“初老”,健康红灯不断亮起,不少人因此走上养生道路。追根究底,朋克养生即通过所谓的养生方式来缓解内心对于身体透支的恐惧。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年轻人追求养生的“仪式感”。90后一代生长于数字时代,他们利用与养生相关的App进行打卡,以量化的数据来提醒自己正在养生,例如每日基础代谢率、消耗卡路里、行走步数等。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余波医生表示,从心理上分析,朋克养生族是对生活学业中压力的发泄。现代社会变化发展快,白天工作学习中积累的压力如果没有合适的宣泄途径,他们就会选择报复性熬夜。深层次原因是以90后为代表的年轻一代自我意识强化,更加注重自我感受。相比白天,熬夜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久而久之熬夜上瘾。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根本
华宇课件网中所有视频课件学习资料均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并持续同步更新!
需要免费试看课件请点->:2019年新视频课件百度云网盘免费下载资源
财经会计系列班次:零基础班,预习班,基础班,强化班,习题班,串讲班,冲刺班及习题模拟试题
建筑工程系列班次:预习班,真题解析班,精讲班,强化班,习题班,冲刺班,押题班及考前押题Word
公务员国/省考班次:技巧班,真题班,专项班,突破班,模块班,培优班,冲刺班,及考前预测试卷
考研类课程班次:导学班,零基础班,基础班,强化班,冲刺班,密训班,电子书,考前模拟试卷
所有考试资料都包含视频+讲义+习题等学习资源,全方位的针对不同层次备考考生进行学学习强化
需要新考试学习资料请点击:精品资料选择你需要的考试栏目查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