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量的计算公式,冬季冰水水流量计算公式表

冷却量的计算公式?
已知基本条件选定冷却塔的经常会用到公式:
冷却水量=主机制冷量(KW)×1.2×1.25×861/5000(m3/h)
冷却水量=主机冷凝器热负荷(kcal/h)×1.2/5000(m3/h)
冷却水量=主机冷凝器热负荷(m3/h)×1.2(m3/h)
冷却水量=主机制冷量(冷吨)×0.8(m3/h)
冷却水量=主机蒸发器热负荷(kcal/h)×1.5×1.25/5000(m3/h)
冷却水量=主机蒸发器热负荷(m3/h)×1.2×1.25(m3/h)
冷却水量=主机蒸发器热负荷(冷吨)×1.2×1.25×3024/5000(m3/h)
注:以上:1.2为选型余量 1.25为冷凝器负荷系数。
冷却用水量应按储罐区一次灭火在需水量计算,距着火罐罐壁1.5倍直径范围内的相邻储罐应进行冷却,计算公式为:冷却水量=供给范围X 供给强度。详细见《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表8.2.4
冬季冰水水流量计算公式?
1、.冷却冷却水流量水流量:大多数情况下根据产品样本提供数值选取,或根据请看下方具体内容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中的Q为制冷主机制冷量
L(m3/h)= [Q(kW)/(4.5~5)℃x1.163]X(1.15~1.2)
2、冷冻水流量:在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的情况下选定的机组,可按照产品样本提供的数值选用或按照请看下方具体内容公式进行计算。假设考虑了同时使用率,建议用请看下方具体内容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中的Q为建筑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情况下的总冷负荷。 L(m3/h)= Q(kW)/(4.5~5)℃x1.163
3、冷却水补水量大多数情况下1为冷却水循环水量的1~1.6%.
冷冻量的计算公式?
总热量QT Kcal/h QT=QS+QT
空气冷却:QT=0.24*∝*L*(h1-h2)
显热量QS Kcal/h 空气冷却:QS=Cp*∝*L*(T1-T2)
潜热量QL Kcal/h 空气冷却:QL=600*∝*L*(W1-W2)
冷冻水量V1 L/s V1= Q1/(4.187△T1)
冷却水量V2 L/s V2=Q2/(4.187△T2)=(3.516+KW/TR)TR
这当中Q2=Q1+N=TR*3.516+KW/TR*TR=(3.516+KW/TR)*TR
制冷效率 —EER=制冷能力(Mbtu/h)/耗电量(KW)
COP=制冷能力(KW)/耗电量(KW)
部分冷负荷性能
NPLV KW/TR
NPLV=1/(0.01/A+0.42/B+0.45/C+0.12/D)
制冷量=冷冻水流量*4.187*温差*系数 1、冷冻水流量指机器的工作时所需冷水流量,单位需换算为升/秒; 2、温差指机器进出水当中的温差; 3、4.187为定量(水的比热容); 4、选择风冷式冷水机时需乘系数1.3,选择水冷式冷水机则乘系数1.1。 5、按照计算的制冷量选择对应的机器型。
根据机器的大功率来配,即制冷量=机房总功率,在冷量能被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热量能被都带走。
大多数情况下水冷空调的水流量是多少?
空调冷水机组涵盖蒸发器冷冻水和冷凝器冷却水
1、冷却水流量:大多数情况下根据产品样本提供数值选取,或根据请看下方具体内容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中的Q为制冷主机制冷量
L(m3/h)=[Q(kW)/(4.5~5)℃x1.163]X(1.15~1.2)
2、冷冻水流量:在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的情况下选定的机组,可按照产品样本提供的数值选用或按照请看下方具体内容公式进行计算。假设考虑了同时使用率,建议用请看下方具体内容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中的Q为建筑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情况下的总冷负荷。
L(m3/h)=Q(kW)/
(5)℃x1.163
3、冷却水补水量大多数情况下1为冷却水循环水量的1~1.6%.
空调末端风机盘管流量按设备冷负荷计算,公式同冷冻水流量。
制冷循环效率公式?
总热量QT Kcal/h QT=QS+QT .
2.空气冷却:QT=0.24*∝*L*(h1-h2) .
3.显热量QS Kcal/h 空气冷却:QS=Cp*∝*L*(T1-T2) .
4.潜热量QL Kcal/h 空气冷却:QL=600*∝*L*(W1-W2) .
5.冷冻水量V1 L/s V1= Q1/(4.187△T1) .
6.冷却水量V2 L/s V2=Q2/(4.187△T2)=(3.516+KW/TR)TR .
7.这当中Q2=Q1+N=TR*3.516+KW/TR*TR=(3.516+KW/TR)*TR .
8.制冷效率 —EER=制冷能力(Mbtu/h)/耗电量(KW) .
9.COP=制冷能力(KW)/耗电量(KW).
(1)1千瓦=860千卡/小时。
(2)制冷量以千瓦为单位,耗电量也以千瓦为单位。
(3)制冷量不等于耗电功率,前者大于后者,其倍数决计划于能效比。
(4)能效比=制冷量/制冷运行所消耗的电功率
(5)能效比越高,耗电量越小。
(6)不要把制冷量与耗电功率相混,真正计算用电多少的是耗电功率
>>二级消防工程师视频网课教程培训班介绍,点击图片试听名师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