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径大的计算公式,砂子的细度模数怎么计算

粒径大的计算公式?
目数,就是孔数,就是每平方英寸上的孔数目。50目就是指每平方英寸上的孔眼是50个,500目就是500个,目数越高,孔眼越多。除了表示筛网的孔眼外,它同时用于表示可以通过筛网的粒子的粒径,目数越高,粒径越小。大多数情况下来说,目数×孔径(微米数)=15000。例如,800目标筛网的孔径为19微米左右;200目标筛网的孔径是75微米左右。因为存在开孔率的问题,其实就是常说的因为编织网时用的丝的粗细的不一样,不一样的国家的标准也明显不同,现在存在美国标准、英国标准和日本标准三种,这当中英国和美国的相近,日本的差别很大。我们国内使用的是美国标准,其实就是常说的可用上面给出的公式计算。
粉体颗粒大小称颗粒粒度。因为颗粒形状很复杂,一般有筛分粒度、沉降粒度、等效体积粒度、等效表面积粒度等几种表示方式。筛分粒度就是颗粒可以通过筛网的筛孔尺寸,以1英寸(25.4mm)宽度的筛网内的筛孔数表示,因而称之为“目数”。现在在国内外暂时还没有有统一的粉体粒度技术标准,各个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粒度指标定义和表示方式。在不一样国家、不一样行业的筛网规格有不一样的标准,因为这个原因“目”的含义也很难统一。现在国际上比较通用等效体积颗粒的计算直径来表示粒径。以μm或mm表示。
用目数来恒量粉体的颗粒大小是不合适的,正确的做法肯定是用粒径(D50,D97)来表示颗粒大小,用目数折算大粒径。假设各位考生看过日本有关磨料的标准JIS标准,就可以认为很科学。他们的每个号的磨料均给出了D3,D50,D97的要求,而且,用不一样原理的粒度测定仪时的数据是不一样的。这当中的要求是很严格的。
表示粒度特性的哪些重要指标:
(1) D50:一个样品的累计粒度分布百成绩达到百分之50时所对应的粒径。它的物理意义是粒径大于它的颗粒占百分之50,小于它的颗粒也占百分之50,D50也叫中位径或中值粒径。D50经常会用到来表示粉体的平均粒度。
(2) D97:一个样品的累计粒度分布数达到97%时所对应的粒径。它的物理意义是粒径小于它的颗粒占97%。D97经常会用到来表示粉体粗端的粒度指标。
其它如D16、D90等参数的定义与物理意义与D97相似。
(3) 比表面积:单位重量的颗粒的表面积之和。比表面积的单位为m2/kg或cm2/g。比表面积与粒度有一定的关系,粒度越细,比表面积越大,但这样的关系不是说肯定是正比关系。
粒度分布:
用特定的仪器和方式反映出的不一样粒径颗粒占粉体总量的百成绩。有区间分布和累计分布两种形式。区间分布又称为
砂子的细度模数计算。要计算过程,谢谢?
1、细度模数:M=(A2.36+A1.18+A0.6+A0.3+A0.15-5A4.75)/(100-A4.75)这当中A0.15、A0.3~~~A4.75分别是对应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公式由来:
M=(A2.36+A1.18+A0.6+A0.3+A0.15-5A4.75)
MX -细度模数;
A0.15-粒径0.15mm上颗粒累计筛余百分率(%);其他依次类推。
2、砂子的粗细按细度模数分为4级。
粗砂:细度模数为3.7—3.1,平均粒径为0.5mm以上。
中砂:细度模数为3.0—2.3,平均粒径为0.5—0.35mm。
细砂:细度模数为2.2—1.6,平均粒径为0.35—0.25mm。
特细砂:细度模数为1.5一0.7,平均粒径为0.25mm以下。
粒度均匀性计算公式?
可以通过D(0.1)D(0.5) D(0.9)计算的,很简单的啊。径距=(D(90)-D(10))/D(50)。表示测量粒径的分布宽度。
以个数为基准和以质量为基准的平均粒径计算公式 一般以个数为基准和以质量为基准的平均粒径计算可有下方罗列出来的公式转换: 注: ni , di 含义:颗粒粒径为 di 的颗粒的总个数为 ni 。 mi , di 的含义:颗粒粒径为 di 的颗粒,在整个颗粒群中占有的质量为 mi 。 2.4.1 个数平均径 以个数为基准:基本上等同于将 n 个大小不一样的颗粒排列起来
平均粒度 表达焦炭粒度分布状况的物理性质。它是评价焦炭块度大小和均匀性的一个指标。 计算方式:取各个粒级组成的百成绩与各个粒级的平均数用SUMPRODUCT()函数,得到平均粒度。
目数和粒径的换算?
筛子内径(μm)≈14832.4/筛子目数
计量单位目粒度是指原料颗粒的尺寸,大多数情况下以颗粒的大长度来表示.网目是表示标准筛的筛孔尺寸的大小.在泰勒标准筛中,这里说的网目就是2.54厘米(1英寸)长度中的筛孔数目,并简称为目.
泰勒标准筛制:泰勒筛制的分度是以200目筛孔尺寸0.074mm为基准,乘或除以主模数方根(1.141)的n次方(n=1,2,3……),就得到较200粗或细的筛孔尺寸,假设 数2的四次方根(1.1892)的n次方去乘或除0.074mm,完全就能够得到分度更细的一系列 的筛孔尺寸.
目数越大,表示颗粒越细.类似于金相组织的放大倍数.
激光粒度分析中D10、D50、D90、D97如何计算得出?
D10、D50、D90表示从大粒径启动算到这些粒径值的颗粒(含重量计)含量分别是百分之10,百分之50,百分之90.你检查报告上的D10=0.45就是表示从粗粒到0.45um这些颗粒含量占百分之10.
什么是数据处理公式?
这里说的公式法就是针对某个指标,用公式层层分解该指标的影响原因,这个我在指标化思维中提到过。
举例子:分析某产品的销售额很低的因素,用公式法分解
某产品销售额=销售量 X 产品单价
销售量=渠道A销售量 + 渠道B销售量 + 渠道C销售量 + …
渠道销售量=点击用户数 X 下单率
点击用户数=曝光量 X 点击率
第一层:找到产品销售额的影响原因。某产品销售额=销售量 X 产品单价。是销量过低还是价格设置不合理?
第二层:找到销售量的影响原因。分析各渠道销售量,对比以往是什么过低了。
第三层:分析影响渠道销售量的原因。渠道销售量=点击用户数X 下单率。是点击用户数低了,还是下单量过低。假设是下单量过低,需看看该渠道的广告内容针对的人群和产品实质上受众满足度高不高。
第四层:分析影响点击的原因。点击用户数=曝光量X点击率。是曝光量不够还是点击率太低,点击率低需优化广告创意,曝光量则和投放的渠道相关。
通过对销售额的逐层拆解,细化评估还有分析的粒度。
公式拆解法是针对问题的层级式剖析解读,在拆解时,对原因层层分解,层层剥尽。
特点粒径怎么算出来的?
径距,可以通过D(0.1)D(0.5) D(0.9)计算的,很简单的啊。径距=(D(90)-D(10))/D(50)。表示测量粒径的分布宽度。
以个数为基准和以质量为基准的平均粒径计算公式 一般以个数为基准和以质量为基准的平均粒径计算可有下方罗列出来的公式转换: 注: ni , di 含义:颗粒粒径为 di 的颗粒的总个数为 ni 。 mi , di 的含义:颗粒粒径为 di 的颗粒,在整个颗粒群中占有的质量为 mi 。 2.4.1 个数平均径 以个数为基准:基本上等同于将 n 个大小不一样的颗粒排列起来。
颗粒含量计算公式?
D50:一个样品的累计粒度分布百成绩达到百分之50时所对应的粒径。它的物理意义是粒径大于它的颗粒占百分之50,小于它的颗粒也占百分之50,D50也叫中位径或中值粒径。D50经常会用到来表示粉体的平均粒度。
D90:一个样品的累计粒度分布数达到百分之90时所对应的粒径。它的物理意义是粒径小于它的颗粒占百分之90。D90经常会用到来表示粉体粗端的粒度指标。 其它如D16、D90等参数的定义与物理意义与D97相似。
D10:D10就是纵坐标累计分布百分之10所对应的横坐标直径值。
颗粒累计分布为百分之10的粒径,即小于此粒径的颗粒体积含量占都颗粒的百分之10。颗粒粒径分布为百分之50的粒径,即小于此粒径的颗粒体积含量占都颗粒的百分之50。颗粒粒径分布为百分之90的粒径,即小于此粒径的颗粒体积含量占都颗粒的百分之90。
产品种类丰富,这当中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可为干湿法分散提供迅速、精确、便捷的粒径分布测试。 该分析仪可以在纳米至毫米粒度范围内进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量,体积小巧、性能卓越、稳定可靠,可为全部用户提供不需要操作者干预的测量。
>>二级消防工程师视频网课教程培训班介绍,点击图片试听名师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