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力的大小怎么计算,初中物理所有公式及变形公式带单位

阻力的大小怎么计算?
阻力涵盖各种类型,不一样类型的阻力计算公式不一样。空气阻力的计算公式是Fw=1/16·A·Cw·v2(kg),v是行车速度,A是汽车横截面面积。Cw是风阻系数。水平圆管内阻力的计算公式是△pf=λ·(1/d)·(ρu2/2)。这当中λ是摩擦系数,1是管长,d是管径,ρ是流体密度,u是流速。
阻力主要是摩擦力大小计算有两种方式,一是运用二力平衡的原理,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物体运动,这个时候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弹簧测力计测的是拉力,因为拉力等于摩擦力,这样可以间接测出摩擦阻力,另一个方式是用摩擦系数来计算,已经材料表面的摩擦系数,清楚表面当中出现的压力,摩擦力等于摩擦摩擦系数乘以压力。
初中物理全部公式及变形公式?
初中的物理公式有不少,如能熟练掌握并熟悉,在做练习题的时候可以大大提升效率,不过有的试题可能不是直接的用哪个公式,而是用它的变形形式,在考试时可能会着急反应不过来,故此,考生们在平日间记公式时,也要记它的变形,下面是初中物理公式及其变形,给各位考生参考学习。
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N) 方向一样: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η= ×百分之100
功率P(w) P=W/t W:功 t:时间
压强p(Pa) P= F/S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
热量Q(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以上是初中物理公式及其变形,这当中也有公式中字母所代表的含义,不然有的考生们只是机械性的把公式记住了,不清楚该怎么用,甚至不清楚应该具体是在什么时候用,不过考生们熟记公式好的方式还是多加练习对应的习题!
G=mg (一般g取10N/kg,试题未交待时g取9.8N/kg)
同一物体G月=1/6G地m月=m地
四、杠杆平衡条件公式
F1l1=F2l2F1 /F2=l2/l1
五、动滑轮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2(G动+G物)s=2h
六、滑轮组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n(G动+G物)s=nh
七、压强公式(普适)
P=F/S固体平放时F=G=mg
S的国际主单位是m2 1m2 =102dm2 =106mm2
八、液体压强公式P=ρgh
液体压力公式F=PS=ρghS
规则物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公式通用
九、浮力公式
(1)F浮=F’-F (压力差法)
(2)F浮=G-F (视重法)
(3)F浮=G (漂浮、悬浮法)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排水法)
十、功的公式
W=FS把物体举高时W=GhW=Pt
十一、功率公式
P=W/tP=W/t=Fs/t=Fv(v=P/F)
十二、有用功公式
举高W有=Gh水平W有=FsW有=W总-W额
十三、总功公式
W总=FS(S=nh)W总=W有/ηW总= W有+W额 W总=P总t
十四、机械效率公式
η=W有/W总 η=P有/ P总
(在滑轮组中η=G/Fn)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热学部分
十五、热学公式
C水=4.2×103J/(Kg·℃)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7.燃料燃烧放热公式Q吸=mq或Q吸=Vq(适用于天然气等)
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W=UIt=Pt=UQ (普适公式)
(5)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6)U1/U2=R1/R2 (分压公式)
(7)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
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 2R=U2/R (纯电阻公式)
阻力公式m代表什么?
在物理上,f主要表示阻力,m主要表示质量,严格地讲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因为压力与重力相关,虽未必等于重力,但大多数情况下,重力大,压力大。比如水平方向和斜面方向。
而f主要表示阻力或者说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粗糙程度)相关,故此f与m有间接的关系。在水平和斜面方向上,质量m大,重力大,压力大,受到的摩擦力f就越大。
汽车加速阻力怎么计算?
汽车行驶阻力在匀速行驶时,它的计算公式是P=FV,汽车行驶阻力包含了滚动阻力、加速阻力、坡度阻力还有空气阻力。
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是在任何行驶条件下均存在的,而坡度阻力和加速阻力仅在一定行驶条件下存在,比如在水平道路上等速行驶时就没有坡度阻力和加速阻力。而汽车在水平道路上等速行驶时,一定要克服来自地面的滚动阻力和来自空气的空气阻力。当汽车在坡道上上坡行驶时,还一定要克服重力沿坡道的分力,称为坡度阻力。汽车加速行驶时还要有克服加速阻力。
阻力与面积的公式?
空气阻力与速度平方成正比 按照空气阻力的公式:F=(1/2)C*ρ*S*V^2 计算。 式中:C为空气阻力系数;ρ为空气密度;S物体迎风面积;V为物体与空气的相对运动速度。 由上式就可以清楚的知道,正常情况下空气阻力的大小与空气阻力系数及迎风面积成正比,与速度平方成正比。 (举例:目前普通轿车的空气阻力系数大多数情况下在0.28至0.4当中)↗↗
阻力等于牵引力推导?
不是的。牵引力匀速运动时等于阻力;加速运动时大于阻力;减速运动时小于阻力。
牵引力基本上等同于拉力,在机械工程中,牵引力是指涵盖汽车、铁路机车、自行车等轮式车辆载具的传动系统对车轮出现以旋转力矩,通过动轮与地面或钢轨当中的相互作用而出现。
一、按照受力平衡,假设汽车在水平路面匀速直线行驶,水平方向受的2个力,牵引力和摩擦力二力平衡,故此,牵引力等于摩擦力。
二、假设涉及到汽车牵引力做功W,则W=Fs,s是行进的路程,因为这个原因可以反推F=W/s,假设给的是功率P,有公式P=Fv(按照W=Fs推导出来的公式),故此,牵引力F=P/v。
三、假设在斜面上坡,牵引力与摩擦力不是而力平衡,这个时候不可以用一,只可以用二。力的作用方向与车辆运动方向一样,力的大小主要还是看原动机的功率和车辆的运动速度,可由车辆使用者按照需而控制。常记为F牵,与阻力相对。
物体做加速运动时 牵引力>阻力
物体做匀速运动或静止时 牵引力=阻力(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时绝对的)
物体做减速运动时 牵引力<阻力
>>二级消防工程师视频网课教程培训班介绍,点击图片试听名师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