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认识图形属于什么领域,中班幼儿认识几何形体的教育要求

幼儿园中班认识图形属于什么领域?
属于数学领域的课程
第一,根据3~6岁发展指南要求,针对图形的认识属五大领域中-科学的范畴。幼儿对科学的学习是从看的到,摸得着,中累积经验的过程。非常多的积木游戏是孩子早早的认识各自不同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随后在图画书上,映射为长方形,正方形。
中班幼儿认识几何体珠教育要求?
1.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了解其基本特点。
2.比较正方体和正方形、长方体和长方形当中的异同,初步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当中的关系。
3.创设情境,引导幼儿探索由形到体的变化过程。
4.引导幼儿通过比较、探索,得出正方体6个面一样大的特点。
5、认识新朋友-长方体。
有4个面是长方形,2个面是正方形的形体是长方体。
6、认识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长方体。
大班的画图形作业怎么做?
画图形是引导孩子认识不一样的形状,加深印象,结合平日生活,桌子,椅子,电视,电脑,孩子能学以致用,自然就可以画出图形
中班比较长方形和半圆形教案?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规律
2.长方形半圆形拼图,卡片。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在藏宝图中找图形
1.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在我们的教室里藏着不少的宝贝,假设你们为了找到这些宝贝呢,一定要先找到藏
你们想不想找一找藏宝图呢?
2.教师引导幼儿找出长方形半圆形的藏宝图。
教师:小朋友找到的藏宝图能看出藏宝的地方吗?为什么?
二、思考想出探宝办法
教师:请小朋友商量一下,长方形和半圆有哪些不一样
三、感知半圆形和长方形的不一样
给每一个幼儿一张圆纸,让幼儿把圆形变成半圆形,用手摸摸半圆形是什么样的,
然后轻轻地告诉旁边小朋友。体会长方形没有圆弧,四条边俩俩一样长度。
四、利用游戏加深幼儿对长方形和半圆形的认识。
1.趣味练习
请幼儿从中找出长方形半圆形。
2.依次出示图形卡,分别请2位幼儿比赛看谁快找到这两种。
五、拼图活动。
1.出示用长方形半圆形拼成的图片,引导幼儿利用大小、颜色各不一样的图形拼出好看的东西。
2.拼完后告诉旁边的小朋友:我用哪些长方形和哪些半圆形拼出出什么东西来的。
幼儿认识形状先后顺序的规律?
l 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顺序是: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梯形
l 认识立体图形的顺序:球体→正方体→圆柱体→长方体
l 年龄段特点
1、小班 3-4岁
能正确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但他们不是从形状的特点来认识,而是故将他和自己平日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相对照,故此,有的幼儿会把圆形说成太阳,正方形说成是手帕
2、中班 4-5岁
能正确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还有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和梯形,且能一步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基本特点;
能一步一步做到图形守恒,不受图形的大小、摆放位置的影响,正确地辨认图形;
能对相似的平面图形加以比较,理解图形当中的简单关系;
对平面图形的组合拼搭活动表现出非常高的积极性还有一定的创造性。
3、大班 5-6岁
可以理解一种图形的典型特点,并在头脑中形成某种图形的“标准样式”,以此进行正确的判断;
能进一步理解图形当中较复杂的组合关系。
比如:长方形与三角形、梯形当中的组合关系。
幼儿认识形状的顺序是先认识平面图形再认识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的认识顺序是: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梯形;立体图形认识的顺序是:球体-正方体-圆柱体-长方体。
幼儿认识图形的规律是:由简单到难,由边少到边多,让孩子慢慢接受图形的变化。
学龄前儿童认识图形的步骤:
1.3-4岁小班
将平日熟悉常见的物品作为对照物,例如将圆形比成苹果,三角形比成一块蛋糕,正方形比一张纸,形象的将知识印在孩子的脑海里。
2.4-5岁中班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慢慢的理解图形的基本特点了,能对简单对平面图形进行拼搭、组合、创造。
3.5-6岁大班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理解图形当中的组合关系。
认识和了解形状的顺序:圆形-方形(1.5以下的宝宝将正方形和长方形统称为方形,1.5岁以上将两种方形分开)-三角形
认识和了解颜色的顺序:每个孩子的发展明显不同,故此,认识颜色的顺序也有一定的差别,但普遍的认识和了解顺序是:黑-白-红-黄-蓝-绿
先认识圆形,再到方形,三角形,再到立体球形,圆柱体,长方体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