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什么季节,《春望》反映的是什么时期从哪里可以看出

春望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什么季节?
春望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春天。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看一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要仔细读一读这一首诗是一种找出重要的词语,例如春望这首诗,我们从试题春望这个春字就应该清楚,这是春天的季节。
《春望》是描写春天的诗。
春望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非常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反映的是什么时期,从哪里可以看得出来来?
春望反映的是安史之乱时期,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可以看得出来来。
写作背景
这是杜甫“安史之乱”这个时间段在长安所作的。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八月,杜甫从鄜州(目前陕西富县)去灵武(目前属宁夏)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困居长安。该诗作于第二年三月。全篇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这正是本诗沉郁悲壮、动慨千古的内在因素。
春望是早春还是暮春?
是暮春。
此诗作于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三月。时值暮春,触景伤怀,创作了这首历代传诵的五律。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致使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充分地表现出诗人爱国之情。
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非常短,
浑欲不胜簪。
是暮春时节。
此诗作于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三月。先一年六月,安史叛军攻进长安,“大索三日,民间财资尽掠之”,又纵火焰焚身城,繁华壮丽的京都变成废墟。先一年八月,杜甫将妻子安置在鄜州羌村,于北赴灵武途中被俘,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至此已逾半载。时值暮春,触景伤怀,创作了这首历代传诵的五律。
肯定是暮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的春望是早春的季节
春望的季节是早春吗?
《春望》是描写春天的诗。
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非常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间?
《春望》是杜甫在(757年)写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在(761年)写的。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非常短,浑欲不胜簪。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唐代〕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可以,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什么时候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春望》(757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61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