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函数公式大全,初中数学必背100公式及例题

初中数学函数公式大全?
1.三角函数公式:两角和公式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tan(A+B) = (tanA+tanB)/(1-tanAtanB) tan(A-B) = (tanA-tanB)/(1+tanAtanB) cot(A+B) = (cotAcotB-1)/(cotB+cotA) ? cot(A-B) = (cotAcotB+1)/(cotB-cotA)倍角公式 Sin2A=2SinA?CosA Cos2A=CosA^2-SinA^2=1-2SinA^2=2CosA^2-1 tan2A=2tanA/(1-tanA^2) (注:SinA^2 是sinA的平方 sin2(A) 诱导公式:sin(-α) = -sinα cos(-α) = cosα sin(π/2-α) = cosα cos(π/2-α) = sinα sin(π/2+α) = cosα cos(π/2+α) = -sinα sin(π-α) = sinα cos(π-α) = -cosα sin(π+α) = -sinα cos(π+α) = -cosα tanA= sinA/cosA tan(π/2+α)=-cotα tan(π/2-α)=cotα tan(π-α)=-tanα tan(π+α)=tanα2.乘法原理:N=N1・N2・......・Nn3.加法原理:M=M1+M2+......+Mm4.排列组合公式(可以去查)注意:全排列公式:当m=n时,为全排列Pnn=n(n-1)(n-2)…3・2・1=n! 检举 回答人的补充 2023-07-16 18:10 .椭圆的标准方程有两种,主要还是看焦点所在的坐标轴: 1)焦点在X轴时,标准方程为:x^2/a^2+y^2/b^2=1 (ab0) 2)焦点在Y轴时,标准方程为:x^2/b^2+y^2/a^2=1 (ab0) 2.数列极限: 设是一数列,假设存在常数a,当n无限增大时,an无限接近(或趋近)于a,则称数列收敛,a称为数列的极限,或称数列收敛于a,记为liman=a。或:an→a,当n→∞。3.极限的运算法则(或称相关公式): lim(f(x)+g(x))=limf(x)+limg(x) lim(f(x)-g(x))=limf(x)-limg(x) lim(f(x)*g(x))=limf(x)*limg(x) lim(f(x)/g(x))=limf(x)/limg(x) ( limg(x)不等于0 ) lim(f(x))^n=(limf(x))^n 以上limf(x) limg(x)都存在时才成立 lim(1+1/x)^x =e x→∞ 无穷大与无穷小: 一个数列(极限)无限趋近于0,它就是一个无穷小数列(极限)。 无穷大数列和无穷小数列成倒数。 两个重要极限: 1、lim sin(x)/x =1 ,x→0 2、lim (1 + 1/x)^x =e ,x→∞ (e≈2.7182818...,无理数)4.假设你在大学要学数学,则掌握并熟悉微积分公式:(1) C'=0(C为常数函数);(2) (x^n)'= nx^(n-1) (n∈Q); (3) (sinx)' = cosx;(4) (cosx)' = - sinx;(5) (e^x)' = e^x;(6) (a^x)' = (a^x) * Ina (ln为自然对数)(7) (Inx)' = 1/x(ln为自然对数)(8) (logax)' =(1/x)*logae,(a0且a不等于1) 补充一下。上面的公式是不可以代常数进去的,只可以代函数,新学导数的人时常忽视这一点,导致歧义,要多加注意。 (3)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1)(u±v)'=u'±v' (2)(uv)'=u'v+uv' (3)(u/v)'=(u'v-uv')/ v^2 对数的性质和运算法则loga(MN)=logaM+logaNlogaMn=nlogaM(n∈R) 指数函数 对数函数(1)y=ax(a>0,a≠1)叫指数函数(2)x∈R,y>0图象经过(0,1)a>1时,x>0,y>1;x<0,0<y<10<a<1时,x>0,0<y<1;x<0,y>1a> 1时,y=ax是增函数0<a<1时,y=ax是减函数 (1)y=logax(a>0,a≠1)叫对数函数(2)x>0,y∈R图象经过(1,0)a>1时,x>1,y>0;0<x<1,y<00<a<1时,x>1,y<0;0<x<1,y>0a>1时,y=logax是增函数0<a<1时,y=logax是减函数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基本型 logaf(x)=b f(x)=ab(a>0,a≠1)同底型 logaf(x)=logag(x) f(x)=g(x)>0(a>0,a≠1)换元型 f(ax)=0或f (logax)=02、数列数列的基本概念 等差数列(1)数列的通项公式an=f(n)(2)数列的递推公式(3)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的关系an+1-an=dan=a1+(n-1)da,A,b成等差 2A=a+bm+n=k+l am+an=ak+al等比数列 经常会用到求和公式an=a1qn_1a,G,b成等比 G2=abm+n=k+l aman=akal 3、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重要不等式a>b b<aa>b,b>c a>ca>b a+c>b+ca+b>c a>c-ba>b,c>d a+c>b+da>b,c>0 ac>bca>b,c<0 ac<bca>b>0,c>d>0 ac<bda>b>0 dn>bn(n∈Z,n>1)a>b>0 > (n∈Z,n>1)(a-b)2≥0a,b∈R a2+b2≥2ab |a|-|b|≤|a±b|≤|a|+|b|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式比较法(1)要证明不等式a>b(或a<b),只要能证明a-b>0(或a-b<0=就可以(2)若b>0,要证a>b,只要能证明 ,要证a<b,只要能证明 综合法 综合法就是从已知或已证明过的不等式出发,按照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出欲证的不等式(由因导果)的方式。分析法 分析法是从寻找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入手,一步一步寻找所需条件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所需的条件已知正确时为止,明显地表现出“持果索因”4、复数代数形式 三角形式a+bi=c+di a=c,b=d(a+bi)+(c+di)=(a+c)+(b+d)i(a+bi)-(c+di)=(a-c)+(b-d)i(a+bi)(c+di )=(ac-bd)+(bc+ad)ia+bi=r(cosθ+isinθ)r1=(cosθ1+isinθ1)•r2(cosθ2+isinθ2)=r1•r2[cos(θ1+θ2)+isin(θ1+θ2)][r(cosθ+sinθ)]n=rn(cosnθ+isinnθ) k=0,1,……,n-15、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排列、组合 二项式定理(1)在二项展开式中,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2)假设二项式的幂指数是偶数,中间一项的二项式系数大;假设二项式的幂指数是奇数,中间两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并且大6、复数模、辐角、共轭复数 几何意义|z1z2|=|z1|•|z2|(1)复数的加、减法的几何意义即为向量的合成和分解(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2)复数的乘法、除法、乘方的几何意义可由其三角形式运算而得到。(3)复数的n次方根的几何意义是n个n次方根所对应的点均匀的分布在以原点为圆心,以 为半径的圆周上。(二)三角函数弧度制 同角关系1°= 1rad 弧长公式l=|α|r Sin2α+cos2α=11+tan2α=sec2α1+cot2α=cos2α期望你满意
函数表示方式:剖析解读法列表法图像法正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k≠0)当k0时,图像过一、二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图像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一次函数:y=kx+b(k,b是常数,k≠0)当b=0时,y=kx+b = y=kx ,故此,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殊形式反比例函数:y=k/x(k是常数,k≠0)二次函数:y=ax+bx+c(a,b,c是常数a≠0) 锐角三角函数:正弦定义:sinA=∠A的对边/斜边=a/c余弦定义: cosA=∠A的邻边/斜边=b/c正切定义:tanA=∠A的对边/∠A的邻边=a/b
初中数学考点100公式?
公式一:点、角、线。
公式二:平行。
公式三:三角形基本性质。
公式四:三角形全等。
公式五:等腰三角形。
公式六:等边三角形。
公式七:比例。
公式八:相似三角形。
公式九:圆
小学至初中数学全部公式?
一、小学代数公式: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 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二、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 体 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 、圆形:S面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
三、常见的初中数学公式:

1、 过两点有且唯有一条直线
2、两点当中线段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唯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全部线段中,垂线段短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唯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假设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相互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圆的大多数情况下方程x2+y2+Dx+Ey+F=0 注: D2+E2-4F0
12、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13、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 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14、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
15、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整理不全,期望能对你有一定的帮助!
初中数学公式及变形公式大全?
. 乘法与因式分解
(1)(a+b)(a-b)=a2-b2;(2)(a±b)2=a2±2ab+b2;(3)(a+b)(a2-ab+b2)=a3+b3;
(4)(a-b)(a2+ab+b2)=a3-b3;a2+b2=(a+b)2-2ab;(a-b)2=(a+b)2-4ab。
2. 幂的运算性质
(1)am×an=am+n;(2)am÷an=am-n;(3)(am)n=amn;(4)(ab)n=anbn;(5)()n=;
(6)a-n=,非常:()-n=()n;(7)a0=1(a≠0)。
3. 二次根式
(1)()2=a(a≥0);(2)=丨a丨;(3)=×;(4)=(a>0,b≥0)。
4. 三角不等式
|a|-|b|≤|a±b|≤|a|+|b|(定理);
加强条件:||a|-|b||≤|a±b|≤|a|+|b|也成立,这个不等式也可以称为向量的三角不等式(这当中a,b分别是向量a和向量b)
|a+b|≤|a|+|b|;|a-b|≤|a|+|b|;|a|≤b=-b≤a≤b ;
|a-b|≥|a|-|b|; -|a|≤a≤|a|;
5. 某些数列前n项之和
1+2+3+4+5+6+7+8+9+…+n=n(n+1)/2;1+3+5+7+9+11+13+15+…+(2n-1)=n2 ;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6. 一元二次方程
针对方程:ax2+bx+c=0:
(1)求根公式是x=,这当中△=b2-4ac叫做根的判别式。
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注意:当△≥0时,方程有实数根。
(2)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x1和x2,则二次三项式ax2+bx+c可分解为a(x-x1)(x-x2)。
(3)以a和b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x2-(a+b)x+ab=0。
7. 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b是直线与y轴的交点的纵坐标,称为截距)。
(1)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向右上升);
(2)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向右下降);
(3)非常地:当b=0时,y=kx(k≠0)又叫做正比例函数(y与x成正比例),图象必过原点。
8. 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叫做双曲线。
(1)当k>0时,双曲线在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降);
(2)当k<0时,双曲线在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上升)。
9. 二次函数
(1).定义:大多数情况下地,假设是常数,,既然如此那,叫做的二次函数。
(2).抛物线的三要素: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
(1)的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当时,开口向上;当时,开口向下;
相等,抛物线的开口大小、形状一样。
(2)平行于轴(或重合)的直线记作.非常地,轴记作直线。
初中数学简单方便运算公式?
初中数学化简公式有:过两点有且唯有一条直线,两点当中线段短,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过一点有且唯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等等。
化简大多数情况下指在物理,化学,数学等理工科中把复杂式子化为简单式子的过程分。整式化简涵盖移项,合并同一类型项,去括号等。化简后的式子大多数情况下为简式子,项数减少。
平方差,完全平方法都可以简单方便计算
初中数学函数中的求根公式?
y=ax^2+bx+c 大多数情况下都拥有两 个根,X=( -b+√(b^2-4ac) )/2还有一个根是 X=(-b-√(b^2-4ac))/2这两个根, 当b^2-4ac=0时 , 二次函数就唯有1个根了.你慢慢学嘛以后你会发现实际上很简单的
初中整式公式?
我刚教过!整式乘法公式:a(m+n)=am+an,(a+b)(m+n)=am+an+bm+bn,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初中数学的利润的公式是什么?
售价 - 进价(成本)=利润
利润/进价(成本)=利润率
进价(成本)乘以(1+利润率)=售价
以上就是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题库初中数学函数公式大全,初中数学必背100公式及例题详细介绍,备考银行从业资格证的学员可点击右侧资料下载,免费获取百度云网盘资料下载链接(视频课程、电子书教材、历年真题),希望通过这些学习资料能对你金融学习之路提供帮助,考试!!加油!!!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视频网课培训班介绍,点击图片试听名师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