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Excel进行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怎么算

如何利用Excel进行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
资产原值B1
使用年限B2
净残值率B3
预估净残值:B4=B1*B3
月折旧率:B5=(1-B3)/(B2*12)
月折旧额:B6=B1*(1-B3)/B2/12
计提折旧怎么算?
折旧方式有四种,详细计算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1、折叠平均年限法 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各期计提的折旧额是一样的。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估净残值)/折旧年限(也可以是月数)。
例:甲企业有一厂房,原值为300000元,预估能够让用10年,预估报废时的净残值为5000元,厂房采取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要求计算该厂房的年折旧额。
年折旧额:(300000-5000)/10=29500元。
2、折叠工作量法,按照实质上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式。计算时先计算出每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再按照每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乘以预估使用的工作总量计算出某一个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例:乙企业有一辆针对用于运货的卡车,原值为30000元,预估总行驶里程为300000公里,(假设报废时无净残值),当月行驶30000公里,要求计算卡车的月折旧额。
解: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30000/300000=0.1(元/公里)
月折旧额=30000×0.1=3000元。
现在经常会用到的简单的一种方式就是这样的方式。
3、折叠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原值减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成绩计算年折旧额,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能够让用的年数,分母代表固定资产使用年数的序数之和。如果是用年限10年,则分母为:10+9+8+7+6+5+4+3+2+1=55,第一年分子为10,第二年分子为9从而类推。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残值)╳能够让÷使用年数的序数之和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公式:年折旧率=该年尚能够让用年数/各年尚能够让用年数总和=(预估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数)/[预估使用年限×(预估使用年限+1)÷2]
年折旧率=该年尚能够让用年数/各年尚能够让用年数总和=(预估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数)/[预估使用年限×(预估使用年限+1)÷2] 年折旧额=应计提折旧总额×年折旧率
例子:有一台设备,原值78000元,预估残值2023元,预估可用4年,试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每一年折旧额。
解:年数总和=1+2+3+4=10
第一年=(78000-2023)×(4/10)=30400
第二年=(78000-2023)×(3/10)=22800
第三年=(78000-2023)×(2/10)=15200
第四年=(78000-2023)×(1/10)=7600
4、折叠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按照每期固定资产帐面净值和双倍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式。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百分之100
月折旧额=年折旧率╳固定资产账面净值÷12
年折旧额=每一年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后2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预估净残值)÷2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需要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二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残值后的净额平均分摊。
例子:某企业于1998年12月20日购置并投入使用一项常年处于震动、超强度使用生产用固定资产,原价为400000元,预估使用年限为5年,预估净残值12023元,在 12月30日按规定提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230元,在 12月28日将该固定资产变价处置,收到变价收入11000元(假设不考虑其他有关税费)。该固定资产经税务部门批准,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企业采取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所得税税率为33%,要求:计算该固定资产每一年的折旧额,并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解:年折旧率=2÷5×百分之100=百分之40
怎样用平均年限法的计算计提折旧?
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方式:1、年限平均法的计算公式请看下方具体内容:年折旧率=(1-预估净残值率)/预估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附注:【例题一】甲公司有一幢厂房,原价为5000000元,预估能够让用20年,预估报废时的净残值率为2%。该厂房的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年折旧率=(1-2%)/20=4.9% 月折旧率=4.9%/12=0.41% 月折旧额=5000000×0.41%=20500(元) 本例采取的是年限平均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其特点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估使用寿命内,采取这样的方式计算的每期折旧额是相等的。平均年限法是指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平均计提折旧的一种方式。它是简单、普遍的折旧方式,又称“直线法”或“平均法”,适用于固定资产折旧。
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计提依据?
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依据是按照固定资产的原值和预估使用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