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转次数计算公式,月周转天数计算公式

周转次数计算公式?
存货周转率(次数)=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计算一年的数据。既然如此那,存货平均余额=(年初存货余额+年末存货余额)/2。存货周转率(天数)=360/次数。
月周转天数公式?
周转天数计算公式:
周转天数=360/周转次数
周转天数是多少天?
周转天数的计算方式: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
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存货平均金额
存货平均金额=(期初金额+期末金额)/2
也即,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360/(销售成本/存货平均金额)=(360*存货平均金额)/销售成本={360*[(存货年初金额+存货年末金额)/2]}/销售成本
存货周转分析指标也可以用于会计季度和会计月度等的存货周转分析。将3两个月对应的计算数值转换为三个月和一个月分别对应的计算数值就可以。详细转换可参考例二。
存货周转次数也称存货周转率。
例一
甲公司 产品销售成本为200万元,期初存货为50万元,期末存货为30万元。则:
存货平均金额=(50万元+30万元)/2=40万元
存货周转率=200万元/40万元=5次
存货周转天数=3两个月/5次=72天
例二
乙公司 6月的销售成本为80万元,存货期初额为150万元,6月当期存货130万元。则:
存货平均余额=(150万元+130万元)/2=140万元
存货周转次数=80万元/140万元=0.5714次
存货周转天数=一个月(因为唯有6月只是1个月,计算时按一个月/月计算)/0.5714次=52.5天
大多数情况下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应收账款等的速度越快。提升存货周转率可以提升企业的变现能力,而存货周转速度越慢则变现能力越差。库存的管理应纳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关乎企业资金链的运作。
周转天数单位?
周转天数的单位是次/天,次/月,次/年。
应付票据周转天数计算公式?
应收账款周转率公式中的“应收账款”涵盖会计核算中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等都赊销账款在内。
应付票据周转天数=计算这个时间段天数÷应付票据周转次数
例如,应付票据在半年中周转2.4次,则其周转天数=180÷2.4=75天
应收票据相对应收账款来说,风险较小,主要涵盖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银行汇票的风险基本上为零;商业汇票也是企业的信誉的象征,大多数情况下企业都会遵循承诺按期付款的,唯有在确实不可以兑现,转入“应收账款”时才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