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科学电学公式,九年级全一册的物理公式

九年级上册科学电学公式?
九年级上册物理电学公式
1.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I=I1=I2
2.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U=U1+U2
3.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个支路电流之和:I=I1+I2
4并联电路中各并联电路电压都相等:U=U1+U2
5.欧姆定律:I=U/R
6.电功:W=UItW=pt
7.电功率:P=UI P=W/t
8联电阻等效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R=R1+R2
9.并联电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倒数之和:1/R=1/R1+1/R2。
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公式大全?
1.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2.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焦耳。经常会用到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3.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4.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5.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1)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2)计算时单位要统一;(3)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得出第四个量。
6.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W=Pt;W=UQ(Q是电量);
7.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单位有:瓦特(国际);经常会用到单位有:千瓦
8.计算电功率公式:(式中单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
9.利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1)假设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2)假设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10.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
11.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12.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3.实质上电压(U):实质上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14.实质上功率(P):用电器在实质上电压下的功率。
当UU0时,则PP0;灯很亮,易烧坏。当U (同一个电阻或灯炮,接在不一样的电压下使用,则有;如:当实质上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质上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例“220V100W”是表示额定电压是220伏,额定功率是100瓦的灯泡假设接在110伏的电路中,则实质上功率是25瓦。)
15.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出现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16.焦耳定律公式:Q=I2Rt,(式中单位Q→焦;I→安(A);R→欧(Ω);t→秒。)
17.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都用来出现热量(电热),则有W=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生活用电
1.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
2.两根进户线是火线和零线,它们当中的电压是220伏,可用测电笔来判别。假设测电笔中氖管发光,则所测的是火线,不发光的是零线。
3.全部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而开关则要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串联。
4.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保险出现有点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以此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
5.导致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电路出现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6.安全用电的原则是:(1)不接触低压带电体;(2)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7.在安装电路时,要把电能表接在干路上,保险丝应接在火线上(一根已足够);控制开关也要装在火线上,螺丝口灯座的螺旋套也要接在火线上。
-------------------------------------------
1、电能可能同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也可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2、电能用W表示,经常会用到单位是千瓦时(KWh),在物理学中能量的通用单位是焦耳(J),简称焦。1KWh=3.6106J。
3、电能表是测量不短的一个时期内消耗的电能多少的仪器。A、“220V”是指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B、“10(20)A”指这个电能表的额定电流为10安,在短时间内大电流不能超出20安;C、“50Hz”指这个电能表在50赫兹的交流电路中使用;D、“600revs/KWh”指这个电能表的每消耗一千瓦时的电能,转盘转过600转。
4、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是做功的过程,有多少电能出现了转化,就说电流做了多少功。本质性,电功就是电能,也用W表示,通用单位也是焦耳,经常会用到单位是千瓦时。
二、电功率
1、电功率是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的物理量,用P表示,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经常会用到单位有千瓦(KW)。1KW=103W1马力=735瓦。电功率的定义也可理解为:用电器在1秒内消耗的电能。
2、电功率与电能、时间的关系:P=W/t在使耗费时长,单位要统一,单位有两种可用:(1)、电功率用瓦(W),电能用焦耳(J),时间用秒(S);(2)、电功率用千瓦(KW),电能用千瓦时(KWh,度),时间用小时(h)。
3、1千瓦时是功率为1KW的用电器使用1h所消耗的电能。
4、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公式:P=IU单位:电功率用瓦(W),电流用安(A),电压用伏(V)。
5、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或者说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叫做额定功率。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电路图与测电阻的电路图一样。
2、进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量时,大多数情况下要分别测量小灯泡过暗、正常发光、过亮时三次的电功率,但不可以用求平均值的方式计算电功率,只可以用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
四、电和热
1、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要转化成热,这个情况叫电流的热效应。
2、按照电功率公式和欧姆定律,可以得到:P=I2R这个公式表示:在电流一样的条件下,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3、当发电厂电功率一定,送电电压与送电电流成反比,输电时电压越高,电流就越小。这个时候因为输电线路上有电阻,按照P=I2R就可以清楚的知道,电流越小时,在电线上消耗的电能就可以越少。故此,电厂在输电时提升送电电压,减少电能在输电线路上的损失。
4、电流的热效应对大家有有利的一面(如电炉、电热水器、电热毯等),也有不利的一面(如电视机、电脑、电动机在工作时出现的热量)。我们要利用有利电热,减少或防止不利电热(如电视机的散热窗,电脑中的散热风扇,电动机的外壳铁片等)。
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按照公式I=P/U就可以清楚的知道,家庭电路电压一定时,电功率越大,电流I也就越大。故此,在家庭电路中:A、不要同时使用不少大功率用电器;B、不需要在同一插座上接入太多的大功率用电器;C、不要用铜丝、铁丝代替保险丝,而且,保险丝应该在可用范围内尽可能使用细一部分的。
-------------------------------------------
1.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2.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J。经常会用到单位有:度(kW?h),1度=1kW?h=3.6×106J。
3.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4.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s)。
5.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1)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2)计算时单位要统一;(3)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得出第四个量。
6.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W=Pt;W=UQ(Q是电量);
7.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单位有:W(国际);经常会用到单位有:kW
8.计算电功率公式:(式中单位P→瓦(W);W→J;t→s;U→伏(V);I→安(A)
9.利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1)假设W用J、t用s,则P的单位是W;(2)假设W用kW?h、t用h,则P的单位是kW。
10.针对纯电阻电路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公式:P=I2R和P=U2/R
11.额定电压(U额):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额定功率(P额):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实质上电压(U实):实质上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实质上功率(P实):用电器在实质上电压下的功率。当U>U0时,则P>P0;灯很亮,易烧坏。当U<U0时,则P<P0;灯很暗,当U=U0时,则P=P0;正常发光。(同一个电阻或灯炮,接在不一样的电压下使用,则有;如:当实质上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质上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例“220V,100W”是表示额定电压是220V,额定功率是100W的灯泡假设接在110V的电路中,则实质上功率是25W。)
12.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出现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焦耳定律公式:Q=I2Rt,(式中单位Q→焦(J);I→安(A);R→欧(Ω);t→秒(s)。)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都用来出现热量(电热),则有W=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
13.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两根进户线是火线和零线,它们当中的电压是220V,可用测电笔来判别。假设测电笔中氖管发光,则所测的是火线,不发光的是零线。
14.全部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而开关则要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串联。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保险出现有点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以此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
15.导致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电路出现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16.安全用电的原则是:(1)不接触低压带电体;(2)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在安装电路时,要把电能表接在干路上,保险丝应接在火线上(一根已足够);控制开关也要装在火线上,螺丝口灯座的螺旋套也要接在火线上。
初三物理全部的计算公式及变形公式?
速度:v=s/t
密度:ρ=m/v
重力:G=mg
压强:p=F/s(液体压强公式不直接考)
浮力:F浮=G排=ρ液gV排
漂浮悬浮时:F浮=G物
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功:W=FS
功率:P=W/t=Fv
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Gh/Fs=G/Fn(n为滑轮组的股数)
热量:Q=cm△t
热值:Q=mq
欧姆定律:I=U/R
焦耳定律:Q=I²Rt=U²/Rt=UIt=Pt(后三个公式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电功:W=UIt=Pt=I²Rt=U²/Rt(后2个公式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电功率:P=UI=W/t=I²R=U²/R
质量 m 千克 kg m=ρ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³ kg/m³ ρ=m/v
力(重力) F(G)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Ω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 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
中考能量转化及热效率计算方式?
初三物理热效率计算公式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W总=PtW有用=Q吸=cm(t-to)η=W总/W有用=Q吸/W总=Pt/cm(t-to)
热效率公式本身是与有序度指标熵变(用简化的S表示)有联系的.即
ηs=A/Q=1 -(T2/T1)
=1 -(T2/Q1)S (4)
若当热机内的微观粒子的运动有序,并向宏观有序发展(做功)时,即熵S→0,则(T2/Q1)S→0,
ηs→1
假设微观粒子的运动无序时,0≤η1.
假设让(4)式中的 Q用系统总的可做功的能量表示,即
Q=3PV或Q=U=3PV
则传统热机的热效率
η0=A/Q=PV/3PV
=1/3
他就是传统热机效率的一个界限,其实就是常说的为什么传统热机的效率不易提升的根本因素.
当微观运动有序时,由(2),(3)两式知A=3PV,故新式有序动力机的效率
ηs=A/Q=3PV/3PV
=1
热效率的含义是:针对特定热能转换装置,其有效输出的能量与输入的能量之比是无量纲指标,大多数情况下用百分比表示。常见的有发电装置、锅炉装置、发动机装置等,有以下三种定义方式:发电效率,装置效率,循环效率。在锅炉中,大多数情况下不将鼓风机、引风机、炉排运动等小号的能量计入输入能量,而是独自计算和衡量。
九年级上册物理功和比热容公式?
功(work),又称机械功是物理学中表示力对物体作用的空间的积累的物理量,国际单位制单位为焦耳,“功”一词由法国数学家古斯塔夫·科里奥利创造。功是标量,大小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公式为W=Fscosα。
比热容,简称比热,亦称比热容量是热力学中经常会用到的一个物理量,它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或下降单位温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比热容越大,物体的吸热或散热能力越强。公式c=Q/(m▪ΔT)
W有,W总是什么?(用字母表示)?
W 是一个单位,表示瓦,瓦特的意思是功率的物理意义是,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的大小,是用来描述做功快慢的一个量 物理上有W总(功)、W有(用功)、W额(外功)等表示法。这是一部分物理公式 机械效率: η=W有/W总 ×百分之100 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G物h 总功:W总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功率:P (w) P= w/t
七年级都物理公式及含义?
初中物理公式
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N) 方向一样: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η= ×百分之100
功率P(w) P=W/t W:功 t:时间
压强p(Pa) P= F/S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
热量Q(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经常会用到的初中物理公式
(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电阻R(Ω) R=R1+R2+……
并联电路: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电压U(V) U=U1=U2=……
并联电路电阻R(Ω) R= 1/R1+ 1/R2+……
欧姆定律 I= U/R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Q/t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电功W(J)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真空中的光速
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ρ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³ kg/m³ ρ=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Pa 帕斯卡(帕) P=F/S
功 W J焦耳(焦)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t°)
比热: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