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比数列构造法万能公式数列通项十二种方法

等比数列构造法万能公式?
在学习数学的途中,我们会使用不少处理问题的方式,例如这当中构造法就是很常见的方式了,特别是在求数列时,这样的方式是很实用的,既然如此那,常见的数列构造法公式都拥有什么呢?1、等差数列求数列构造法,公式是f(n+1)-f(n)=A,这当中这个A是常数。2、等比数列求数列构造法,公式是f(n+1)=Af(n)。这当中A是非零常熟数。3、辅助数列构造法,没有详细的公式,这个需把数列进行对应的变形,然后构造出新的等插或者是等比的数列,然后再利用通项公式进行计算
数列通项十二种方式?
求数列通项的方式非常多,按照详细的条件选择相对应的方式。经常会用到方式有(一)公式法(二)退一相减法(三)还未确定系数法构造等比数列(四)累加法(五)累乘法(六)转化法(七)构造法(八)迭代法(九)奇偶分析法(十)方程组法(十一)特点方程的特点根法。
(十二)归纳猜想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数列的分裂法?
数别的分裂法,就是把数列的一项分裂开成为两项,好像是一种数学中的裂变,如1/(3x4)二1/3一1/4,1/n(n十1)二1/n一1/(n十1),举例来说,求数列{1/n(n十1)}的前99项的和$99,就是用裂项求和的办法,S99二1/(1x2)十1/(2x3)十1/(3x4)十1/(4x5)十…十1/(99x10O)二(1一1/2)十(1/2一1/3)十(1/3一1/4)十(1/4一1/5)十…十(1/99一1/1OO)二1一1/1O0二(10O一1)/1OO二99/1OO。
裂项法 裂项法求和 这是分解与组合思想在数列求和中的详细应用. 裂项法的本质是将数列中的每项(通项)分解,然后重新组合,促使其能消去一部分项,后达到求和的目标. 通项分解(裂项)如: (1)1/n(n+1)=1/n-1/(n+1) (2)1/(2n-1)(2n+1)=1/2[1/(2n-1)-1/(2n+1)] (3)1/n(n+1)(n+2)=1/2[1/n(n+1)-1/(n+1)(n+2)] (4)1/(√a+√b)=[1/(a-b)](√a-√b) (5) n·n!=(n+1)!-n! [例题一] 【成绩裂项基本型】求数列an=1/n(n+1) 的前n项和. 解:an=1/n(n+1)=1/n-1/(n+1) (裂项) 则 Sn=1-1/2+1/2-1/3+1/4…+1/n-1/(n+1)(裂项求和) = 1-1/(n+1) = n/(n+1) [例题二] 【整数裂项基本型】求数列an=n(n+1) 的前n项和. 解:an=n(n+1)=[n(n+1)(n+2)-(n-1)n(n+1)]/3(裂项) 则 Sn=[1×2×3-0×1×2+2×3×4-1×2×3+……+n(n+1)(n+2)-(n-1)n(n+1)]/3(裂项求和) = (n-1)n(n+1)/3 小结:这种类型变形的特点是将原数列每一项拆为两项后面,这当中中间的大多数项都相互抵消了。只剩下有限的几项。 注意: 余下的项具有请看下方具体内容的特点 1余下的项前后的位置前后是对称的。 2余下的项前后的正负性是相反的。 容易出错点:注意检查裂项后式子和原式是不是相等,典型错误如:1/(3×5)=1/3-1/5(等式右边需要除以2) 附:数列求和的经常会用到方式: 公式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法等。(重要是找数列的通项结构) 1、分组法求数列的和:如an=2n+3n 2、错位相减法求和:如an=n·2^n 3、裂项法求和:如an=1/n(n+1) 4、倒序相加法求和:如an= n 5、求数列的大、小项的方式: (1) an+1-an=…… 如an= -2n2+29n-3 (2) (an0) 如an= (3) an=f(n) 研究函数f(n)的增减性 如an= an^2+bn+c(a≠0) 6、在等差数列 中,相关Sn 的值问题-经常会用到邻项变号法解答: (1)当 a10,d0时,满足{an}的项数m让Sm取大值. (2)当 a10,d0时,满足{an}的项数m让Sm取小值. 在解含绝对值的数列值问题时,注意转化思想的应用。
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有什么方式?
(1)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有通项公式。
(2)累加法:用于递推公式为an+1=an+f(n),且f(n)可以求和。
(3)累乘法:用于递推公式为an+1/an=f(n) 且f(n)可求积。
(4)构造法:将非等差数列、等比数列,转换成有关的等差等比数列。
(5)错位相减法:用于形如数列由等差×等比构成:如an=n·2^n。
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而将数列{an} 的第n项用一个详细式子(含有参数n)表示出来,称作该数列的通项公式。这正如函数的剖析解读式一样,通过代入详细的n值便可求知对应an 项的值。而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一般是由其递推公式经过若干变换得到。
扩展资料
等差数列的其他推论:
(1) 和=(首项+末项)×项数÷2;
(2)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3)首项=2x和÷项数-末项或末项-公差×(项数-1);
(4)末项=2x和÷项数-首项;
(5)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
(6)2(前2n项和-前n项和)=前n项和+前3n项和-前2n项和。
通项公式推导公式?
八种求数列通项公式的方式
一、公式法
例题一 已知数列 满足 ,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解: 两边除以 ,得 ,则 ,故数列 是以 为首项,以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得 ,故此,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 。
评注:这道题解题的重点是把递推关系式 转化为 ,说明数列 是等差数列,再直接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得出 ,进一步得出数列 的通项公式。
二、累加法
例题二 已知数列 满足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解:由 得 则
故此,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 。
评注:这道题解题的重点是把递推关系式 转化为 ,进一步得出 ,即得数列 的通项公式。
例题三 已知数列 满足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解:由 得 则
故此,
评注:这道题解题的重点是把递推关系式 转化为 ,进一步得出 ,即得数列 的通项公式。
例题四 已知数列 满足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解: 两边除以 ,得 ,
则 ,故
因为这个原因 ,
则
评注:这道题解题的重点是把递推关系式 转化为 ,进一步得出 ,即得数列 的通项公式,后再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三、累乘法
例题五 已知数列 满足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解:因为 ,故此, ,则 ,故
故此,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
评注:这道题解题的重点是把递推关系 转化为 ,进一步得出 ,即得数列 的通项公式。
例题六已知数列 满足 ,求 的通项公式。
解:因为 (1)
故此, (2)
用(2)式-(1)式得
则
故
故此, (3)
由 , ,则 ,又知 ,则 ,代入(3)得 。
故此 的通项公式为
评注:这道题解题的重点是把递推关系式 转化为 ,进一步得出 ,以此可得当 的表达式,后再得出数列 的通项公式。
四、还未确定系数法
例题七 已知数列 满足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解:设 (4)
将 代入(4)式,得 ,等式两边消去 ,得 ,两边除以 ,得 代入(4)式得 (5)
由 及(5)式得 ,则 ,则数列 是以 为首项,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则 ,故 。
评注:这道题解题的重点是把递推关系式 转化为 ,以此就可以清楚的知道数列 是等比数列,进一步得出数列 的通项公式,后再得出数列 的通项公式。
例题八 已知数列 满足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解:设 (6)
将 代入(6)式,得
整理得 。
令 ,则 ,代入(6)式得
(7)
由 及(7)式,
得 ,则 ,
故数列 是以 为首项,以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因为这个原因 ,则 。
评注:这道题解题的重点是把递推关系式 转化为 ,以此就可以清楚的知道数列 是等比数列,进一步得出数列 的通项公式,后再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例题九 已知数列 满足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解:设 (8)
将 代入(8)式,得
,则
等式两边消去 ,得 ,
解方程组 ,则 ,代入(8)式,得
(9)
由 及(9)式,得
则 ,故数列 为以 为首项,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因为这个原因 ,则 。
评注:这道题解题的重点是把递推关系式 转化为 ,以此就可以清楚的知道数列 是等比数列,进一步得出数列 的通项公式,后再得出数列 的通项公式。
五、对数变换法
例题一0 已知数列 满足 ,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解:因为 ,故此, 。在 式两边取经常会用到对数得 (10)
设 11
将(10)式代入11式,得 ,两边消去 并整理,得 ,则
,故
代入11式,得 12
由 及12式,
得 ,
则 ,
故此,数列 是以 为首项,以5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则 ,因为这个原因
则 。
评注:这道题解题的重点是通过对数变换把递推关系式 转化为 ,以此就可以清楚的知道数列 是等比数列,进一步得出数列 的通项公式,后再得出数列 的通项公式。
六、迭代法
例题一1 已知数列 满足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解:因为 ,故此,
又 ,故此,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 。
评注:这道题还可综合利用累乘法和对数变换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先将等式 两边取经常会用到对数得 ,即 ,再由累乘法可推知 ,以此 。
七、数学归纳法
例题一2 已知数列 满足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解:由 及 ,得
由此可猜测 ,往下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这个结论。
(1)当 时, ,故此,等式成立。
(2)假设当 时等式成立,即 ,则当 时,
由此就可以清楚的知道,当 时等式也成立。
按照(1),(2)就可以清楚的知道,等式对任何 都成立。
评注:这道题解题的重点是通过首项和递推关系式先得出数列的前n项,进一步猜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后再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
八、换元法
例题一3 已知数列 满足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解:令 ,则
故 ,代入 得
即
因为 ,故
则 ,即 ,
可化为 ,
故此, 是以 为首项,以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因为这个原因 ,则 ,即 ,得
。
评注:这道题解题的重点是通过将 的换元为 ,让所给递推关系式转化 形式,以此就可以清楚的知道数列 为等比数列,进一步得出数列 的通项公式,后再得出数列 的通项公式
Y=1/2(N(N+1))
等差数列和公式
思路
就是为了看到是不是是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大衍数列,斐波那契数列等特殊数列或他们的变形,在看是不是是阶差数列或周期数列,是则找到他们的规律,不是看看是不是是分群数列,试着分组
此题的具体解法为
1 3 6 10 15 第一层:Y1
2 3 4 5 第一层:Y2
1 1 1 第一层:Y3
看出来规律没有 上面两个数相减得到下面的数,共减两层就是相等了 针对这样的形似的数列,有一个规律.
我们设Y1(n)=b*n^2+c*n+d
既然如此那,有Y2(n)=Y1(n+1)-Y1(n)
Y3(n)=Y2(n+1)-Y2(n)=常数
利用上面的规律,我们可以还未确定系数法.有两层就高2次方,三层就高三次方,n层就高n次方解出来.针对这道题,相减两层就相等了,既然如此那,高2次方,还未确定系数为Y(n)=b*n^2+c*n+d
有
Y(1)=b*1^2+c*1+d=1
Y(2)=b*2^2+c*2+d=3
Y(3)=b*3^2+c*3+d=6
三个方程 三个未知数
Y(4)Y(5)就不需要代了
解出 b=c=1/2 d=0
Y(n)=(1/2)*n^2+(1/2)*n
通项公式格式?
假设数列{an}的第n项an与n当中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这个公式叫做数列的通项公式(general formulas)。
有的数列的通项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式子来表示。没有通项公式的数列也是存在的,如全部质数组成的数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