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月饼的四词语,成开头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做月饼的四词语?
甘之如饴、回味无穷、耐人寻味、团团圆圆、花好月圆。
一、甘之如饴
白话释义:甜得像糖一样。比喻对某件事物非常喜爱。也可以形容月饼
朝代:宋
作者:真德秀
出处:·《送周天骥序》:“非义之富贵;远之如垢污;不幸而贱贫;甘之如饴蜜。”
翻译:非正义的富贵;远的如污垢;不幸而鄙视贫穷;甘之如蜜糖
二、回味无穷
白话释义:回味:指吃过东西以后的余味。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认为有意思。
朝代:宋
作者:王禹偁
出处:·《小畜集·卷六·橄榄》诗:“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
翻译:很久有回味;启动认为心甘情愿
三、耐人寻味
白话释义:这当中的意味经得起大家反复地体会、琢磨。形容意味深长。
朝代:清
作者:张贵胜
出处:·《遣愁集·卷一·绝倒》:“卢家子年暮而为校书郎‘条眉批’;从对面托出;耐人寻味。”
翻译:卢家的儿子年底,任校书郎‘条眉批’;从对面托出;耐人玩味
四、团团圆圆
白话释义:亲属团聚,多指夫妻久别相聚,骨肉团圆
朝代:唐
作者:元稹
出处: 《高荷》诗:“颭闪碧云扇,团圆青玉叠。”
翻译:颭闪碧绿的云扇,团圆青玉重重叠起
五、花好月圆
白话释义:比喻美好圆满的生活。多用作新婚颂辞。
朝代:宋
作者:·晁次膺
出处:(端礼)《行香子·别恨》词:“莫思身外;且逗尊前;愿花长好;人长健;月常圆。”
翻译:没有人想身之外;而且,在你面前;愿花长好;成人健康;月常圆
成开头的成语有什么?
成百上千、成千上万、成人之美、成人达己、成人成己、成人之礼、成功与失败得失、
成年累月、成功人士、成双成对、成绩斐然、成绩喜人、
成何体统、成名已久、成分复杂、成龙配套、
成龙变蛇、
成王败寇、成家立业、
成竹在胸、
成群结队、
成事不够败事有余、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成开头的成语有:成家立业、成千上万、成功与失败得失、成年累月。
成家立业
拼音:chéng jiā lì yiè
近义词:安家立业、家成业就
反义词:倾家荡产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指结婚组织建设家庭并建立事业
解释:指男的结了婚,有职业,能独立生活。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定山惟素山主》:“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成家立业。’曰:‘见后如何?’师曰:‘立业成家。’”
成字开头的成语:
1.成日成夜
2.成龙配套
3.成年累月
4.成仁取义
5.成城断金
6.成团打块
7.成人之美
8.成群结党
9.成群逐队
10.成事不说
11.成王败寇
12.成千成万
13.成风之斫
14.成双作对
15.成千论万 成字开头的成语: 1.成功与失败得失 2.成双成对 3.成一家言 4.成己成物 5.成人之善 6.成千上万 7.成功与失败利钝 8.成群结队 9.成千累万 10.成群作队 11.成群集党 12.成功与失败论人 13.成风尽垩 14.成家立业 15.成竹在胸
做错事的成语?
【成语】: 羞惭满面
【拼音】: xiū cán mǎn miàn
【解释】: 满脸都表现出羞耻和惭愧的表情。形容因做错事而内疚和惭愧。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赵范羞惭满面,答曰:‘我好意相待,如何这般无礼!’”
【举例造句】: 公子因是前日不听其言,今荒凉光景了,羞惭满面。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
【拼音代码】: xcmm。
【近义词】: 满面羞惭。
【用法】: 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满面羞愧是非不分,嫁祸于人,居心不良。
【满面羞愧】:羞愧:感到羞耻和惭愧。满脸都表现出羞耻和惭愧的表情。形容因做错事而内疚和惭愧。
羞愧满面,颠倒是非,颠倒黑白
你请客我做东打一成语?
“你请客我做东”猜成语,谜底为:
地主之谊 [dì zhǔ zhī yì]
【释义】地主:当地的主人;谊:义务。住在本地的人对非本地客人的招待义务。
【出处】《左传·哀公十二年》:“侯伯致礼;地主归饩。”
【造句】1. 朋友从远方来,招待一顿便饭,略尽地主之谊,也是人之常情。
2. 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我就尽地主之谊,送往迎来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了。
有关礼字的成语有什么?
读音:lǐ
一、以礼相待
1、读音:yǐ lǐ xiāng dài
2、释义:用应有的礼节接待。
3、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九回:“赵枢密留住禇坚,以礼相待。”
4、造句:
(1)小青对每一个客人都以礼相待,受到了各位考生的交口称赞
(2)他对周围的同事压根都是以礼相待,绝无轻漫之举。
二、礼尚往来
1、读音:lǐ shàng wǎng lái
2、释义:尚:注重。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3、出处:《礼记·曲礼上》:“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4、造句:
(1)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崇尚投桃报李,礼尚往来。
(2)礼尚往来不仅是传统的民俗,也是人情交际的礼貌。、
三、彬彬有礼
1、读音:bīn bīn yǒu lǐ
2、释义: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3、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4、造句:
(1)这家酒店的服务员个个彬彬有礼,热情周到。
(2)你对别人彬彬有礼,别人也会对你有礼貌。
四、礼义廉耻
1、读音:lǐ yì lián chǐ
2、释义:古人觉得礼定贵贱尊卑,义为行动准绳,廉为廉洁方正,耻为有知耻之心。指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3、出处:《管子·牧民》:“何谓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4、造句:
(1)她这样的人连礼义廉耻都不顾,还需要脸面干什么?
(2)旧社会有部分提倡礼义廉耻的人,自己的所做所为,时常与礼义廉耻毫不相容。
五、知书达礼
1、读音:zhī shū dá lǐ
2、释义:知、达:懂得。有文化,懂礼貌。形容有教养。
3、出处: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一折:“只我这知书达礼当恭谨,怎肯着出乖露丑遭谈论。”
4、造句:
(1)这孩子,从小就知书达礼,从不惹是生非。
(2) 她是个知书达礼的女孩子,待人落落大方,很有礼貌。
有关淫慢险躁的成语有什么?
有关淫慢险躁的成语有有“骄奢淫逸”。
骄奢淫逸
[ jiāo shē yín yì ]
基础释义
也作骄奢淫泆。形容骄横奢侈,荒淫无度的糜烂生活。《左传·隐公三年》:“骄奢淫泆,所自邪也。”
具体释义
【解释】:逸:放荡。原指骄横、奢侈、荒淫、放荡四种恶习。后形容生活放纵奢侈,荒淫无度。
【出自】:《左传·隐公三年》:“骄奢淫佚,所自邪也。”
【示例】:况且是丰厚这之家,本有~之资;况且是寡妇之子,又有信惯纵放之端。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二十一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出处
《左传·隐公三年》:“骄奢淫佚,所自邪也。”
有关淫慢险躁的成语可以是:守节不淫
成语基本信息
中文名守节不淫
文章主体
【成语名称】守节不淫
【成语拼音】shǒu jié bù yín
【成语解释】守节:守名分,保持节操;淫:过分。坚守名分节操,不做过分、无礼的事情。
【成语出处】《国语·周语上》:“守节不淫,信也,行礼不疚,义也。”
先做了再说是什么成语?
先做了再说的成语:
【成语】: 先发制人
【拼音】: xiān fā zhì rén
【解释】: 发:启动行动;制:控制,制服。原指丢动手的牌主动地位,可以控制对方。后也泛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
【出处】: 《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举例造句】: 剑波没等这位警长开口,便理直气壮地来个先发制人。 ★曲波《林海雪原》三�
【拼音代码】: xfzr
【近义词】: 先声夺人、先下手为强。
先斩后奏 [xiān zhǎn hòu zòu]
原指臣子先把人处决了,然后再报告帝王。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导致既成事实,然后再向上级报告。
出处
南北朝·刘勰《刘子》:“申屠悔不先斩而后奏。故发愤而致死。”
先礼后兵 [xiān lǐ hòu bīng]
礼:礼貌;兵:武力。先按一般的礼节同对方交涉,假设行不可以,再用武力或其他强硬手段处理。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以慢备心;然后进兵攻城;城可破也。”
先做了再说这个成语是是先斩后奏。
带礼的成语有什么?
礼仪之邦、
分庭抗礼、
克己复礼、
顶礼膜拜、
彬彬有礼、
礼尚往来、
礼崩乐坏、
礼义廉耻、
礼贤下士、
来而不往非礼也、
先礼后兵、
知书识礼、
知书达礼、
博文约礼、
礼轻情意重、
爱礼存羊、
三茶六礼、
以礼相待、
诗礼传家、
导德齐礼、
傲慢无礼、
礼轻人意重、
敬贤礼士、
诗礼之家、
诗礼人家、
礼顺人情、
敦诗说礼、
礼让为国、
礼奢宁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