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考试网

屈服极限公式口诀,求:屈服强度的计算方法是

时间:2023-02-03来源:华宇网校作者: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题库 银行从业网课试听报名
屈服极限公式口诀

屈服极限公式口诀?

屈服强度计算公式:Re=Fe/So;Fe为屈服时的恒定力。

上屈服强度计算公式:Reh=Feh/So;Feh为屈服阶段中力第一次下降前的大力。

下屈服强度计算公式:ReL=FeL/So;FeL为不到初始瞬时效应的小力FeL。

试验时用自动记录装置绘制力-夹头位移图。要求力轴比例为每mm所代表的应力大多数情况下小于10N/mm²,曲线至少要绘制到屈服阶段结束点。在曲线上确定屈服平台恒定的力Fe、屈服阶段中力第一次下降前的大力Feh或者不到初始瞬时效应的小力FeL。

求:屈服强度的计算方式?

整体是:屈服强度=屈服时载荷/试样的面积。

工程上采取规定一定的残留变形量的方式,确定屈服强度,经常会用到的标准有三种: 第一种是比例极限,应力-应变曲线上满足线性关系的高应力值,用σP表示,超越σP时,即觉得材料启动屈服;第二种是弹性极限,试样加载后再卸载,以不产生残留的永久变形为标准,材料可以完全弹性恢复的高应力值,用σd表示,超越σd时,即觉得材料启动屈服;第三种是屈服强度,以规定出现一定的残留变形为标准,如一般以0.2%残留变形的应力作为屈服强度,用σ0.2或σys表示。上面说的定义都是以残留变形为依据的,彼此区别在于规定的残留变形量不一样。现行国家标准将屈服强度规范为下方罗列出来的三种情况。(1)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σP) 试样在加载途中,标距长度内的非比例伸长量达到规定值(以%表示)的应力,如σP0.01,σP0.05等。σP一般用图解法测定,对有明显弹性直线段的材料,可利用自动记录的载荷-伸长(P-ΔL)曲线。自弹性直线段与伸长轴的交点O起,截取一对应于规定非比例伸长的线段OC(OC=nLeεp,这当中n为拉伸图放大倍数,Le为引伸计标距,εp为规定的非比例伸长率),过C点作弹性直线段的平行线CA,交曲线于A点,A点对应的载荷Pp即为所测定的非比例伸长载荷,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由下式计算 σP =Pp/S0 (2)规定残余伸长应力(σr) 试样卸载后,其标距部分的残余伸长达到规定比例时的应力,经常会用到的为σr0.2,即规定残余伸长率为0.2%时的应力值。测定σr一般用卸载法,即当卸载后所得残余伸长为规定残余伸长载荷Pr,规定残余伸长应力由下式计算 σr=Pr/S0 (3)规定总伸长应力(σt) 试样标距部分的总伸长(弹性伸长与塑性伸长之和)达到规定比例时的应力。应用有点多的相关规定总伸长率为0.5%、0.6%和0.7%,对应地,规定总伸长应力分别记为σt 0.5,σt 0.6和σt 0.7。测定σt也用图解法,操作与测定σP一样,拉伸图横轴放大倍数不小于50倍。在P-ΔL曲线上,自曲线原点O起,截取对应于规定总伸长的线段OE(OE=n·Le·εt,式中εt为规定总伸长率),过E点作纵轴平行线EA交曲线于A点,A点对应的载荷即为规定总伸长的载荷,规定总伸长应力由下式计算: σt=Pt/S0 在上面说的屈服强度的测定中,σP和σt是在试样加载时直接从应力-应变(载荷-位移)曲线上测量的,而σr则要求卸载测量。因为卸载法测定残余伸长应力σr比较困难,而且,效率低,故此在材料屈服抗力评定中,更趋于采取σP和σt。σt在测试上又比σP方便,而且,不失σP表征材料屈服特点的能力,故此可以用σt,代替σP,特别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采取σt的测定方式,可以提升效率。针对不连续屈服这就是有明显屈服点的材料,其应力-应变曲线上的屈服平台就是材料屈服变形的标志,因为这个原因,屈服平台对应的应力值就是这种类型材料的屈服强度,记作σys按下式计算: σys=Py/S0 式中Py-为物理屈服时的载荷或下屈服点对应的载荷。屈服强度是应用广的一个性能指标。

下屈服强度计算公式?

当外力超越材料的弹性极限后面,这个时候材料会出现塑性变形,即卸载后面材料后保留部分残余变形。当外力继续增多达到一定值后面,就可以产生外力不增多或者减少而试样也还是继续伸长,表目前应力-应变曲线上就是产生平台或者锯齿状的峰谷,这样的情况就称之为屈服情况。

处于平台阶段的力就是屈服力,试样屈服时第一次下降前的力称为上屈服力,不计瞬时效应的屈服阶段的小力称为下屈服力。对应的强度即为屈服强度、上屈服强度、下屈服强度。

试验时用自动记录装置绘制力-夹头位移图。要求力轴比例为每mm所代表的应力大多数情况下小于10N/mm2,曲线至少要绘制到屈服阶段结束点。在曲线上确定屈服平台恒定的力Fe、屈服阶段中力第一次下降前的大力Feh或者不到初始瞬时效应的小力FeL。

屈服强度、上屈服强度、下屈服强度可以根据下列公式来计算:

屈服强度计算公式:Re=Fe/So;Fe为屈服时的恒定力。

上屈服强度计算公式:Reh=Feh/So;Feh为屈服阶段中力第一次下降前的大力。

下屈服强度计算公式:ReL=FeL/So;FeL为不到初始瞬时效应的小力FeL。

屈服强度与标准值?

屈服强度是下屈服点作为标准值。

无明显屈服情况的金属材料需测量其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或规定残余伸长应力,而有明显屈服情况的金属材料,则可以测量其屈服强度、上屈服强度、下屈服强度。大多数情况下来说,只测定下屈服强度。

一般测定上屈服强度及下屈服强度的方式有两种:图示法和指针法。

试验时用自动记录装置绘制力-夹头位移图。要求力轴比例为每mm所代表的应力大多数情况下小于10N/mm²,曲线至少要绘制到屈服阶段结束点。

屈服强度、上屈服强度、下屈服强度可以根据下列公式来计算:

屈服强度计算公式:Re=Fe/So;Fe为屈服时的恒定力。

上屈服强度计算公式:Reh=Feh/So;Feh为屈服阶段中力第一次下降前的大力。

下屈服强度计算公式:ReL=FeL/So;FeL为不到初始瞬时效应的小力FeL。

压缩屈服极限计算公式?

屈服强度计算公式:Re=Fe/So;Fe为屈服时的恒定力。

上屈服强度计算公式:Reh=Feh/So;Feh为屈服阶段中力第一次下降前的大力。

下屈服强度计算公式:ReL=FeL/So;FeL为不到初始瞬时效应的小力FeL。

试验时用自动记录装置绘制力-夹头位移图。要求力轴比例为每mm所代表的应力大多数情况下小于10N/mm²,曲线至少要绘制到屈服阶段结束点。在曲线上确定屈服平台恒定的力Fe、屈服阶段中力第一次下降前的大力Feh或者不到初始瞬时效应的小力FeL。

钢筋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怎么算?带公式?

都是试验得到的。

hpb235钢筋,屈服点强度为235mpa,(延伸率为17%);

hrb335钢筋,屈服点强度为335mpa,(延伸率为16%);

hrb400钢筋,屈服点强度为400mpa,(延伸率为15%)。

按照规定,直径28-40的钢筋,断后延伸率可降低1%,40以上的钢筋可降低2%。

以上要求是交货检验的小保证值。

屈服应力怎么取?

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 屈服应变满足线弹性,屈服应变=屈服应力/钢筋弹性模量,如HRB335钢筋,屈服应变=335/(2.0*10e5)=0.001675.

没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其屈服应变定义为在标距的基础上塑性形变了0.2%,对应的应力为屈服应力。

条件屈服强度计算示例?

某钢材静载一次拉伸曲线上沒有明显屈服点,其对应残余应变为0.2%的应力为460N/mm2 。则条件屈服强度σ0.2=460N/mm2 。

以上就是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题库屈服极限公式口诀,求:屈服强度的计算方法是详细介绍,备考银行从业资格证的学员可点击右侧资料下载,免费获取百度云网盘资料下载链接(视频课程、电子书教材、历年真题),希望通过这些学习资料能对你金融学习之路提供帮助,考试!!加油!!!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视频网课培训班介绍,点击图片试听名师课程<<


银行从业资格证考试视频网课教程培训班招生简章 (责任编辑:华宇考试网)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题库热门资讯

  • 屈服极限公式口诀,求:屈服强度的计算方法是

    屈服极限公式口诀? 屈服强度计算公式:Re=Fe/So;Fe为屈服时的恒定力。 上屈服强度计算公式:Reh=Feh/So;Feh为屈服阶段中力第一次下降前的大力。 下屈服强度计算公式:ReL=FeL/So;FeL为不到初始瞬时效应的小力FeL。 试验时用自...

    2023-02-03

  • 二次函数如何求导,二次求导公式推导过程

    二次函数如何求导? 二次函数求导公式推导: 设二次函数为 二次函数(quadraticfunction)的基本表示形式为y=ax²+bx+c(a≠0)。 二次函数高次一定要为二次,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对称轴与y轴平行或重合于y轴的抛物线。二次函数...

    2023-02-03

  • 电线长度计算公式表,电缆长度计算公式的依据是什么

    电线长度计算公式表? 电气照明电线长度计算:电线长度=(水平+垂直+预留)×(1+2.5%)(弛度、波型弯度、交叉系数) 1、水平长度:从灯具到照明箱的水平距离长度; 2、垂直长度:灯具的安装度到顶板距离长度,照明配电箱到顶板...

    2023-02-02

  • 尺缩效应的历史事件,相对论尺缩效应公式

    尺缩效应的历史事件? 1892年,H·洛伦兹研究地球穿过静止“以太”所出现的效应。为了说明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零结果,独立地提出长度收缩假说,试图在经典物理学的框架内加以解释,觉得对比“以太”运动的物体,在运动方...

    2023-02-02

  • 概率里的相关性是什么意义呢不用说明数学公,相关性规则的意

    可能性里的有关性是什么意义呢不需要说明数学公式,是否有? 有关性是CORR(X,Y)。 有关性CORR(X,Y)=COV(X,Y)/(X的标准差*Y的标准差) 代表两变量X和Y的线性有关程度。 若CORR(X,Y)=0,则说明X和Y独立。 若CORR(X,Y)=+(-)1,则X和Y基本上处...

    2023-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