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公式,高二数学公式大全(完整版)

高二化学公式?
高二考点化学方程式: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高二数学公式?
有不少数学公式。如三角函数公式,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等。
高二光学公式?
十六、光的反射和折射(几何光学)
1.反射定律α=i {α;反射角,i:入射角}
2.绝对折射率(光从真空中到介质)n=c/v=sin /sin {光的色散,可见光中红光折射率小,n:折射率,c:真空中的光速,v:介质中的光速, :入射角, :折射角}
3.全反射:1)光从介质中进入真空或空气中时出现全反射的临界角C:sinC=1/n
2)全反射的条件: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
注:(1)平面镜反射成像规律:成等大、正立的虚像,像与物沿平面镜对称;
(2)三棱镜折射成像规律:成虚像,出射光线向底边偏折,像的位置向顶角偏移;
(3)光导纤维是光的全反射的实质上应用,放大镜是凸透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
(4)熟记各自不同的光学仪器的成像规律,利用反射(折射)规律、光路的可逆等作出光路图是解题重要;
(5)白光通过三棱镜发色散规律:紫光靠近底边出射。
十七、光的本性(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
1.两种学说:微粒说(牛顿)、波动说(惠更斯)
2.双缝干涉:中间为亮条纹;亮条纹位置: =nλ;暗条纹位置: =(2n+1)λ/2(n=0,1,2,3,、、、);
条纹间距
{ :路程差(光程差);λ:光的波长;λ/2:光的半波长;d两条狭缝间的距离;l:挡板与屏间的距离}
3.光的颜色由光的频率决定,光的频率由光源决定,与介质无关,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相关,光的颜色按频率
从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助记:紫光的频率大,波长小)
4.薄膜干涉:增透膜的厚度是绿光在薄膜中波长的1/4,即增透膜厚度d=λ/4
5.光的衍射:光在没有障碍物的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障碍物的尺寸比光的波长大得多的情况下,光的衍射情况不明显可觉得沿直线传播,反之,就不可以觉得光沿直线传播
6.光的偏振:光的偏振情况说明只是横波
7.光的电磁说:光的实质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谱(按波长从大到小排列):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
外线、伦琴射线、γ射线。 红外线、紫外、线伦琴射线的发现和特性、出现机理、实质上应用
8.光子说,一个光子的能量E=hν {h:普朗克常量=6.63×10-34J.s,ν:光的频率}
9.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mVm2/2=hν-W {mVm2/2:光电子初动能,hν:光子能量,W:金属的逸出功}
注:(1)要会区分光的干涉和衍射出现原理、条件、图样及应用,如双缝干涉、薄膜干涉、单缝衍射、圆孔衍射、圆屏衍射等;
(2)其它具体内容:光的本性学说发展史 / 泊松亮斑 / 发射光谱 / 吸收光谱 / 光谱分析 / 原子特点谱线 / 光电效应的规律 光子说 / 光电管及其应用 / 光的波粒二象性 / 激光 / 物质波。
二项式公式大全高中?
二项式公式:(a+b)^n=C(n,0)a^n+C(n,1)a^(n-1)b+...+C(n,i)a^(n-i)b^i+...+C(n,n)b^n。
初等代数中,二项式是唯有两项的多项式,即两个单项式的和。二项式是仅仅略低于单项式的简单多项式。代数是研究数、数量、关系、结构与代数方程(组)的通用解法及其性质的数学分支。初等代数大多数情况下在中学时讲授,讲解代数的基本思想:研究当我们对数字作加法或乘法时会出现什么,还有了解变量的概念和如何建立多项式并找出它们的根。代数的研究对象不单单是数字,而是各自不同的抽象化的结构。在这当中我们只关心各自不同的关系及其性质,而针对“数本身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依然不会关心。常见的代数结构类型有群、环、域、模、线性空间等。
高二物理必修三公式大全?
1、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对比参考系在来说的。
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选择不一样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得出不一样的结论,但选择时要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的简单。
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视。且物体能不能看成质点,要详细问题详细分析。
(3)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
(1)平动的物体一般可默认为质点.
(2)有转动但相对平动来说可以忽视时,也可把物体默认为质点.
(3)同一物体,有的时候,可看成质点,有的时候,不可以.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可以忽视时,不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
注(1)不可以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为标准来判断物体是不是可以看做质点,重要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视不计时,物体可默认为质点.
(2)质点并非质量很小的点,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
3、时间和时刻:
时刻是指某一瞬间,耗费时长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开始时刻到终止时刻当中的间隔,耗费时长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
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速度:
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耗费时长间的比值,其定义式为,方向与位移的方向一样。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可以作粗略的描述。
(2)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它可以精确变速运动。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它是一个标量。
6、加速度:用量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方向一样(注意与速度的方向没相关系),大小由两个原因决定。
容易出错情况
1、忽视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矢量性,只考虑大小,不注意方向。
2、混淆速度、速度的增量和加速度当中的关系。
函数表格公式大全高中?
=IF(MOD(MID(A2,15,3),2),男,女)
按照出生年月计算年龄
=DATEDIF(A2,TODAY(),y)周岁
某个日期是星期几
=TEXT(A2,aaaa)
某个日期所在月有几天
=DAY(EOMONTH(A2,0))
下一个工作日是什么时候
=WORKDAY(A2,1,A5:A7)
区分指定日期是上中20号到月底30号左右
=LOOKUP(DAY(A2),{0,11,21},{1号到10号左右,10号到20号左右,20号到月底30号左右})
按照居民身份证号计算出生年月
=-TEXT(MID(A2,7,8),0-00-00)
查找后一条满足条件的记录
公式的模式化写法为:
=LOOKUP(1,0/(条件区域=条件),查询区域)
查询满足多个条件的记录
公式的模式化写法为:
=LOOKUP(1,0/((条件区域1=条件1)*(条件区域2=条件2)),查询区域)
逆向查询
(1)log(a)(MN)=log(a)(M)+log(a)(N); (2)log(a)(M/N)=log(a)(M)-log(a)(N)
; (3)log(a)(M^n)=nlog(a)(M) (n∈R)
(4)log(a^n)(M)=1/nlog(a)(M)(n∈R) (5)换底公式:log(A)M=log(b)M/log(b)A (b0且b≠1) (6)log(a^n)M^m=(m/n)log(a)M (7)对数恒等式:a^log(a)N=N; log(a)a^b=b (8)a^log(a)(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