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算焦距,镜头焦距和物距怎么算的

怎么算焦距?
是按照成像公式:1/f=1/u+1/v 从已知物距u和像距v,用此公式计算出焦距f。物理中焦距是按照透镜成像公式算出来的。透镜成像公式:1/f=1/u+1/v
物距u 像距v,实像v取正值,虚像 v取负值, 焦距f=u*v/(u+v)。假设测量用平行光照射透镜,量透镜到会聚点的距离
算用公式:1/f=1/u+1/v ,这当中u是物距v是相距
覆盖被拍摄景物的镜头焦距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f=v*D/V(1)f=h*D/H(2)f: 镜头焦距☆V: 拍摄景物的垂直方向高度☆H: 拍摄景物垂平方向的长度☆D: 镜头到拍摄景物间的距离☆v: 相机画面的垂直方向高度☆h: 相机画面的水平方向高度 (1) 测量拍摄景物高度☆1/2 型相机(画面尺寸) v=4.8mm☆拍摄景物垂直方向高度 V=330mm(33cm)☆镜头到拍摄景物间距离 D=2500mm(250cm)☆代入公式(1)☆就可以清楚的知道f=36mm☆(2) 测量拍摄景物长度的情况☆1/2 型相机(画面尺寸) h=6.4mm☆拍摄景物的水平方向长度 H=440mm(44cm)☆镜头到拍摄景物间的距离 D=2500mm(250cm)☆代入公式(2)☆注意:实质上应耗费时长,按照视野的V和H得出的值可能明显不同,应该取较小的值,以此取得很大的视野。
镜头焦距和物距怎么算?
透镜的成像中,物距、像距、焦距的计算公式是:1/f=1/u+1/
v 说明:在利用公式 1/f=1/u+1/v 计算途中,应该注意:上式适用于各自不同的透镜,在运用此公式解题时,假设成的是虚像,则像距v应以负值代入;假设是凹透镜,焦距也应以负值代入。
相反,通过计算,得出某像的像距是负值,其像必为虚像;得出某透镜的焦距为负值,该透镜必为凹透镜;
焦距焦点成像公式?
初中物理焦距公式是:f=u*v/(u+v)。物理中焦距是按照透镜成像公式算出来的。透镜成像公式:1/f=1/u+1/v。物距u 像距v,实像v取正值,虚像v取负值。
焦距是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聚集或发散的度量方法,指平行光入射时从透镜光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具有短焦距的光学系统比长焦距的光学系统有更佳聚集光的能力。简单来说焦距是焦点到面镜的中心点当中的距离。照相机中焦距f像距2f才可以成像。
有关信息:
凸透镜能成像,大多数情况下用凸透镜做照相机的镜头时,它成的清晰的像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正好落在焦点上,或者说,清晰的像到光心的距离(像距)大多数情况下不等于焦距,而是略大于焦距。详细的距离与被照的物体与镜头的距离(物距)相关,物距越大,像距越小,(但其实总是大于焦距)。
在空气中的薄透镜,焦距是由透镜的中心至主焦点的距离。对一个汇聚透镜(比如一个凸透镜),焦距是正值,而一束平行光将会聚集在一个点上。对一个发散透镜(比如一个凹透镜),焦距是负值,而一束平行光在通过透镜后面将会扩散开。
物距为U,像距为V,焦距为 f ,成像公式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1 /U)+(1 /V)=1 /f
物距总是正的,凸透镜的焦距总是正的,成实像时,像距V代正数,成虚像时V代负数.
物理中焦距是咋算出来的?
按照焦距的公式进行计算。 对在空气中厚度为d,曲率半径为R1和R2的透镜,有效焦距为: 1/f=(n-1)[1/R1-1/R2+(n-1)d/nR1R2] 这个方向n是透镜材料的折射率,数值1/f就是这个透镜的光学倍率,f是焦距。可见,透镜材料的折射率n越小,透镜的焦距越大。 即已知折射率n、曲率半径R就可按照公式得出焦距f。
物理中焦距是按照透镜成像公式算出来的。 透镜成像公式:1/f=1/u+1/v 物距u 像距v,实像v取正值,虚像 v取负值 焦距f=u*v/(u+v)
焦距f等于什么?
覆盖被拍摄景物的镜头焦距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f=v*D/
V(1)f=h*D/
H(2)f: 镜头焦距 V: 拍摄景物的垂直方向高度 H: 拍摄景物垂平方向的长度 D: 镜头到拍摄景物间的距离 v: 相机画面的垂直方向高度 h: 相机画面的水平方向高度 (1) 测量拍摄景物高度 1/2 型相机(画面尺寸) v=4.8mm 拍摄景物垂直方向高度 V=330mm(33cm) 镜头到拍摄景物间距离 D=2500mm(250cm) 代入公式(1) 就可以清楚的知道f=36mm (2) 测量拍摄景物长度的情况 1/2 型相机(画面尺寸) h=6.4mm 拍摄景物的水平方向长度 H=440mm(44cm) 镜头到拍摄景物间的距离 D=2500mm(250cm) 代入公式(2) 注意:实质上应耗费时长,按照视野的V和H得出的值可能明显不同,应该取较小的值,以此取得很大的视野。
等效焦距公式?
等效焦距的计算公式:实质上焦距×(135胶片的对角线长度/本机感光元件的对角线长度)。目前所说的等效焦距都是与135胶片为依据的。等效焦距是相机光电传感器芯片影像区域对角线的长度
怎么清楚焦距?
镜头上面都标有的例如canon变焦镜头EF-S 18-55mm/3.5-5.6,18-55mm是指其镜头焦距小是18mm,大55mm,/后面指的是光圈 假设是定焦镜头ef 50mm f 1.8,意思是这个镜头焦距唯有50mm,f1.8指大光圈为1.
8 拍相片时想清楚镜头的焦距,大多数情况下你转动镜头上的变焦环时,镜头上面的焦距数字会有变化的,镜头上会有标记指向你转动的数字,那就是镜头目前的焦距了。上面说是指变焦镜头来说的。而定焦镜头,焦距是不变的。
凸透镜确定焦距:
1、取出要测定焦距的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观察光斑(亮点)的变化。调整凸透镜的位置,让光斑变得小、亮。
2、用刻度尺量出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记录下来。
3、再重复以上实验2次,求3次测得距离的平均值,即针对这个问题凸透镜的焦距。
凹透镜确定焦距:
1、将凹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白纸与凹透镜平行;
2、用刻度尺量出白纸上亮环的直径为D;
3、量出白纸到凹透镜的距离为L;
4、量出凹透镜的直径为d。
5、利用公式进行计算:f=dL/(D-d)
短焦距的光学系统比长焦距的光学系统有更佳聚集光的能力。简单的说焦距是焦点到面镜的中心点当中的距离。照相机中 焦距f像距2f 才可以成像。
扩展资料:
在空气中的薄透镜,焦距是由透镜的中心至主焦点的距离。对一个汇聚透镜(比如一个凸透镜),焦距是正值,而一束平行光将会聚集在一个点上。对一个发散透镜(比如一个凹透镜),焦距是负值,而一束平行光在通过透镜后面将会扩散开。
焦距以常见的标示习惯,假设第一个表面的透镜是凸透镜,R1的数值是正值,假设是凹透镜则是负值;假设第二个表面是凹透镜,R2的数值是正值,假设是凸透镜则是负值。要注意的是,就算如此,不一样的作者仍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标示习惯。
对一个球形曲率的镜子,焦距等于镜子的曲率半径的一半。凸面镜的焦距是正值,凹面镜的焦距是负值。
入射平行光线(或其延长线)与出射会聚光线(或其延长线)相交,就可以确定折射主面,这个想象的平面与镜头光轴相交处就是主点。像方主点和无穷远光线形成的焦平面(焦点)当中的距离称为复合镜头的焦距(严格说是有效焦距)。用同样的原理也可确定物方主面和物方焦距。
f数和焦距的关系?
F值就是光圈值
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一般是在镜头内。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
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
从上面这些文章内容的公式就可以清楚的知道要达到一样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
完整的光圈值系列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
这里值得一题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一倍,比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针对消费型数码相机来说,光圈f值经常介于f2.8 - f16。,除开这点,不少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1/3级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