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中周期什么意思,周期的定义和物理意义是什么
物理中周期什么意思?
1.周期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zhōuqī,出自《敬斋古今黈》。若一组事件或现象按同样的顺序重复出现,则把完成这一组事件或现象的时间或空间间隔,称为周期。
2、事物在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某些特征多次重复出现,其连续两次出现所经过的时间叫周期。
3、物体作往复运动或物理量作周而复始的变化时,重复一次所经历的时间。
4、在化学上常指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横行的一系列元素。
周期的定义和物理意义?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周期。周期也是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周期长说明物体运动的慢,周期短说明物体运动的快。
物体作往复运动或物理量作周而复始的变化时,重复一次所经历的时间。物体或物理量(如交变电流、电压等)完成一次振动(或振荡)所经历的时间。在各种周期运动或周期变化中,物体或物理量从任一状态开始发生变化,经过一个周期或周期的整数倍时间后,总是回复到开始的状态。
关于频率和时间的初中物理公式?
【公式】:f=1/T
频率:物质在1s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做频率,常用f表示。物理学单位:Hz。
物理中频率的基本单位是赫兹(Hz),简称赫,也常用千赫(kHz)或兆赫(MHz)或吉赫(GHz)做单位。1kHz=1000Hz,1MHz=1000000Hz,1GHz=1000MHz。

扩展资料:
频率测量一般原理,是通过相应的传感器,将周期变化的特性转化为电信号,再由电子频率计显示对应的频率,如工频、声频、振动频率等。除此之外,还有应用多普勒效应原理,对声频的测量。
测量频率的方法一般分为无源测频法、有源测频法及电子计数法三种。
(1)无源测频法(又可分为谐振法和电桥法),常用于频率粗测,精度在1%左右。
(2)有源比较法可分为拍频法和差频法,前者是利用两个信号线性叠加以产生拍频现象,再通过检测零拍现象进行测频,常用于低频测量,误差在零点几Hz;后者则利用两个非线性信号叠加来产生差频现象,然后通过检测零差现象进行测频,常用于高频测量,误差在±20 Hz左右。
(3)电子计数法在测量范围和精度上都有一定的不足,而电子计数法主要通过单片机进行控制。由于单片机的较强控制与运算功能,电子计数法的测量频率范围宽,精度高,易于实现。
求时间的公式?
时间=路程÷速度,科学上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的计算公式:V=S/t。速度的单位是m/s和km/h。
在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米/秒(m/s)。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性质:矢量。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量纲是LT^(-1),基本单位为米每秒,符号m/s。大值:真空光速c=299792458m/s。
时间的公式:S=T÷D。时间,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包含时刻和时段两个概念。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确定时间,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
参数,也叫参变量,是一个变量。我们在研究当前问题的时候,关心某几个变量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有一个或一些叫自变量,另一个或另一些叫因变量。如果我们引入一个或一些另外的变量来描述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变化,引入的变量本来并不是当前问题必须研究的变量,我们把这样的变量叫做参变量或参数。

>>注册一级建造师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