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电阻公式是什么,电阻怎么计算的
计算电阻公式是什么?
定义式:R=U/I。(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定义公式:R=ρL/S。(ρ表示电阻的电阻率,是由其本身性质决定,L表示电阻的长度,S表示电阻的横截面积)。
电阻串联:R=R1+R2+R3+...+Rn。(R1...Rn表示n个电阻,电阻值是由其本身性质决定)。
电阻并联:1/R=1/R1+1/R2+1/R3+..+1/Rn。(R1...Rn表示n个电阻,电阻值是由其本身性质决定)。
与电功率相关公式:R=U²/P;R=P/I²。(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P表示电功率)。
与电能(电热)相关公式:R=U²t/W;R=W/I²t。(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t表示时间,W表示电热)
电阻阻值怎么算?
按照初中物理的原理来讲,电阻是材料本身的性质,和电源什么的根本就没关系.如果你要计算电阻的话,实际操作可以看电阻上的颜色条,每种颜色代表的是不同的数值. 如果是学校里的计算的话,可以考虑使用欧姆定律就ok了,即:R=U/I
电阻率的计算公式:ρ=RS/l。
其中的ρ就是电阻率,l为材料的长度, S为面积。可以看出,材料的电阻大小与材料的长度成正比,而与其截面积成反比。
电阻率是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某种物质所制成的原件(常温下20°C)的电阻与横截面积的乘积与长度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电阻率。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等因素无关,是导体材料本身的电学性质,由导体的材料决定,且与温度有关。
电阻率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Ω·m,读作欧姆米,简称欧米。常用单位为欧姆·厘米。
电阻计算的公式:R=ρL/S (其中,ρ表示电阻的电阻率,是由其本身性质决定,L表示电阻的长度,S表示电阻的横截面积)
数字电阻阻值计算公式?
电阻计算的公式:
(1)R=ρL/S (其中,ρ表示电阻的电阻率,是由其本身性质决定,L表示电阻的长度,S表示电阻的横截面积)
(2)定义式:R=U/I
(3)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R=R1+R2+R3+……+Rn
(4)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1/R=1/R1+1/R2+……+1/Rn
(5)通过电功率求电阻:R=U²/P;R=P/I²
电阻关系式?
1、电阻温度换算公式:
R2=R1*(T+t2)/(T+t1)
t1-----绕组温度
T------电阻温度常数(铜线取235,铝线取225)
t2-----换算温度(75 °C或15 °C)
R1----测量电阻值
R2----换算电阻值
2、在温度变化范围不大时,纯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线性地增大,即ρ=ρ0(1+αt),式中ρ、ρ0分别是t℃和0℃的电阻率 ,α称为电阻的温度系数。多数金属的α≈0.4%。 由于α比金属的线膨胀显著得多( 温度升高 1℃ , 金属长度只膨胀约0.001%) ,在考虑金属电阻随温度变化时 , 其长度 l和截面积S的变化可略,故R = R0 (1+αt),式中和分别是金属导体在t℃和0℃的电阻。
3、电阻温度系数
当温度每升高1℃时,导体电阻的增加值与原来电阻的比值,叫做电阻温度系数,它的单位是1代,其计算公式为
α=(R2-R1)/R1(t2--t1)
式中R1--温度为t1时的电阻值,Ω;
R2--温度为t2时的电阻值,Ω。
电阻的换算公式?
根据欧姆定律得:R=U÷I、R=P÷2I或R=P÷(IxI)。R代表电阻、U代表电压、p代表功率。
电阻怎么算,要公式!谢谢?
知道了电阻的大小,还需要知道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或者流过这个电阻的电流,用公式P=(U*U)/R或者公式P=I*I*R即可计算。比如一个电阻是100Ω,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是8V,这个电阻的功率就需要P=(8*8)/100=0.64W,选择1W电阻即可。又比如一个电阻是1.2KΩ,已知流过它的电流是50mA,这个电阻需要的功率就是P=0.05*0.05*1200=3W,选择3W的电阻即可。
物理电阻的公式?
电阻:R=ρL/S
欧姆定律:I=U/R
电线阻值怎么算?
首先要根据电线的材质查到不同材质电线的电阻率。然后要知道电线的截面积的大小和电线的长度。
然后根据计算公式R=电阻率×L÷S。计算出电线的电阻。
R:电线的电阻,单位:欧姆
L:电线的长度,单位:米
S:电线的截面积,单位:平方毫米
电阻率单位:欧姆/平方毫米/米
铜电线的电阻率:ρ=0.0172\r 铝电线的电阻率:ρ=0.0283\r 电线的导体电阻计算公式:\r R=ρ×L/S\r L=长度(米),S=线载面(m㎡)

>>注册一级建造师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