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对会计报表造假呢?深刻剖析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目的,内部审计人员一定要对以下方面保持谨慎的态度:
(1)为了给业绩考核脸上贴金。
考核企业的经营业绩,一般总是要求以财务指标为基础,例如利润(或扭亏)计划的完成情况、投资回报率、产值、销售收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等等,这些都是经营业绩的重要考核指标。而这些财务指标的计算,都要涉及到会计数据。除了内部考核以外,外部考核,例如行业排行榜,主要也是根据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利润总额来加以确定的。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经营业绩的考核,不仅涉及到企业总体经营情况的评价,还影响到管理层的提升、奖金福利等等方面。为了在经营业绩上多得分,企业就有可能对其会计报表进行包装、粉饰。
可能,基于业绩考核而进行的会计报表造假,是常见的动机。
(2)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
从事企业经营的人都知道,目前的企业外部环境,仍然是热衷于“锦上添花”,而不愿意“雪中送炭”。而企业需要的则恰恰相反,锦上添花可有可无,雪中送炭则大受欢迎。这样,企业为了获得外界的资助,就需要通过会计报表来欺骗舆论和外界。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对会计报表进行造假,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他们“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不做假表贷不到巨款”。
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和自我保护的原因,一般也不会贷款给亏损企业和缺乏资信的企业。这样两者结合的结果,就只能导致企业为了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或者其他供应商的商业信用,即使是经营业绩欠佳、财务状况不健全,也要对其会计报表进行修饰打扮,力图使其“花枝招展”。
(3)为了发行股票早日上市。
股票发行分为首次发行(IPO)和后续发行(配股)两种情况。根据《公司法》等法律规定,如果企业要发行股票我争取上市,就必须连续3年盈利,而且要经营业绩比较突出,这样才有可能通过证监会的审批。除此以外,股票发行的价格高低也与盈利能力有关。
这样,准备上市的企业为了能够多募集资金,就必须“塑造”优良业绩的形象,其主要手段就是在设计股份制改变方案的时候,对会计报表进行造假。
这是一种情况。另外一种情况是,上市企业希望能够后续发行,这首先需要符合配股条件,那就是企业近3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每年必须在6%以上。这样,6%的配股就成了上市企业的“生命线”。
特别是在有些企业里,3年时间中只有一两年达到要求,“功亏一篑”,他们迫切需要伪造报表,以求顺利过关。
(4)为了偷逃税款或者操纵股价。
所得税的上交,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通过纳税调整来进行计划的。具体方法是,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企业所适用的所得税率。企业为了达到偷税、漏税、减少或者推迟纳税的目的,就往往会对会计报表进行造假。当然,也有的企业愿意虚增利润“多交税”。这些企业是不是“学雷锋”呢?当然不是。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造成一种假象,表明自己的“盈利能力”不错,同时也为了操纵股价。这真是一种“吹牛皮纳税”行为。
(5)为了某种政治企图。
有些企业的会计报表,主要是对主管部门和政府部门负责的。换句话说,是给上级部门看的。对于这种企业而言,粉饰会计报表的目的,就是为了某种政治企图。
例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为考核国有企业是否走出困境、是否完成扭亏目标等等,常需要分析该企业的会计报表。会计报表上“好看”,厂长经理就会“前途光明”,甚至连升三级,否则很可能连职位也难保。
现实经济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某些企业的经济效益出现大幅度的大起大落。企业搞好了,厂长经理就提拔为政府部门的领导;继任厂长经理来了,才发现原来这家企业是虚盈实亏,碍于老厂长是现任局长、市长的面子,谁也不提“虚盈实亏”这件事,只好“默默地承受这一切,承受着数不清的春来冬去”。一般需要花两三年时间,来消化这笔历史包袱。
两三年时间过去了,企业的效益又有可能上去了,这时候的厂长经理又会得到提拔重用。企业上又重复着前面的故事。这就是在会计报表上“绣花”的结果。
(6)为推卸企业和个人的责任
这种情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华宇课件网中所有视频课件学习资料均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并持续同步更新!
需要免费试看课件请点->:2019年新视频课件百度云网盘免费下载资源 |链接失效可以点下面QQ客服咨询相关试看
财经会计系列班次:零基础班,预习班,基础班,强化班,习题班,串讲班,冲刺班及习题模拟试题
建筑工程系列班次:预习班,真题解析班,精讲班,强化班,习题班,冲刺班,押题班及考前押题Word
公务员国/省考班次:技巧班,真题班,专项班,突破班,模块班,培优班,冲刺班,及考前预测试卷
考研类课程班次:导学班,零基础班,基础班,强化班,冲刺班,密训班,电子书,考前模拟试卷
所有考试资料都包含视频+讲义+习题等学习资源,全方位的针对不同层次备考考生进行学学习强化
需要新考试学习资料请点击:精品资料选择你需要的考试栏目查看资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