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成绩优异,便被一家企业聘为实习会计。但是在工作中,小李发现实际工作和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差距很大,便有些手忙脚乱,常常干起一样工作就忘记别的工作,其中严重的就是忘记纳税申报。因此每次纳税时都会被增收滞纳金,引起了领导的不满。身为财务人员我们应该知道,纳税超过规定期限的天数,是需要增收滞纳金的。那么滞纳金应该如何入账呢?
税收滞纳金
税收滞纳金跟行政执行处罚类似,是一种税收机关依法向当事人征收具有惩罚性的一定数额款项的行政强制执行行为。财务人员需要注意了,有以下六种行为是需要征收滞纳金的。
1.未按规定缴纳税款;
2.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导致少缴税款;
3.偷税;
4.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
5.欠税;
6.抗税。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滞纳金的计算
根据《征管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由法规可知,从缴纳期限截止日的第二天算起,到实际缴纳税款当天为止,是滞纳天数。由此可知,滞纳金的计算方式为:
应纳滞纳金=应纳税额×天数×0.05%
滞纳金的账务处理
既然知道税收滞纳金的计算方式了,那么这笔支出又该如何处理呢?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滞纳金的支出,是带有惩罚性质的支出,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它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中进行处理。
【案例】
假定某企业有一笔金额为55 000税款需要缴纳,但是小李在超过纳税限定日期12天后才发现这笔税款尚未缴纳,则缴纳税金时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根据计算可知滞纳金为55 000×12×0.05%=330
则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55 000
营业外支出——税款滞纳金 330
贷:银行存款 55 330
后小编提醒大家,我们在刚开始工作时,不要把学过的知识完全作为理论指导。而是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理论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这样才不会在工作中因为手忙脚乱而频频出错。
(本文由华宇会计原创,转载须注明出处)
华宇课件网中所有视频课件学习资料均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并持续同步更新!
需要免费试看课件请点->:2019年新视频课件百度云网盘免费下载资源 |链接失效可以点下面QQ客服咨询相关试看
财经会计系列班次:零基础班,预习班,基础班,强化班,习题班,串讲班,冲刺班及习题模拟试题
建筑工程系列班次:预习班,真题解析班,精讲班,强化班,习题班,冲刺班,押题班及考前押题Word
公务员国/省考班次:技巧班,真题班,专项班,突破班,模块班,培优班,冲刺班,及考前预测试卷
考研类课程班次:导学班,零基础班,基础班,强化班,冲刺班,密训班,电子书,考前模拟试卷
所有考试资料都包含视频+讲义+习题等学习资源,全方位的针对不同层次备考考生进行学学习强化
需要新考试学习资料请点击:精品资料选择你需要的考试栏目查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