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各项费用支出的标准怎么确定例如占销售,利润表主要看什么指标

请问各项费用支出的标准怎么确定,比如占销售收入几%的比例?
财务中提到的占有比例大多数情况下情况是指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较少会用到营业成本,在你这里的公司费用开支占有比例,就是用你们公司当期的费用支出总额除以你们当期的营业收入总额得出来的。 收入费用比率 每月“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三项这个时间段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百分比。计算公式是:这个时间段费用合计/主营业务收入*百分之100。 这个比率叫费用率,财务指标体系中可以按照自己需来针对计算考查,费用率是考查费用水平、加强管理的一个指标,环比、同比可说明一部分问题,大多数情况下是内部管理指标,和《企业财务通则》中为企业规定的三种财务指标相互应用很好。
利润指标去哪个报表看?
大多数情况下地,财务指标都不直接反映在会计报表中,利润指标也不例外。
利润指标等财务指标是会计通过会计报表呈现的数据依据有关财务指标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并用于财务数据分析,为形成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以企业盈力能力指标营业利润率作为例子,从哪个表选取计算呢?营业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百分之100。在营业利润率这个指标涉及“营业利润”和“营业收入”项目,这两个项目都列示在利润表上,故此从利润表中选取数据进行计算就可以。再如,反映营运指标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应收账款的平均余额,这里涉及“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项目,“应收账款”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销售收入”(营业收入)在利润表中列示,因为这个原因,需分别在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选取数据计算后才可以进行对应的财务指标分析。
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大多数情况下有多少个?
研究和分析上市公司的经营态势和发展前景是股票投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要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作出判断,就一定要熟悉和了解经常会用到的财务指标。这些财务指标涵盖: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资产总额、净资产或股东权益、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股东权益比率和净资产收益率。
1.营业收入。营业收入是一家公司在某一时段内通过生产、销售或提供服务等方法所获取的总收入。如一家电器商店,一年内销售了各自不同的家用电器共2万台,平均每台价格 2023元,则这家电器商店的营业收入就是4000万元;一家旅馆,全年收住宿费300万元,这300万元就是它的营业收入;
一家工厂,每一年产销钢材200万吨,每吨价格3000元,则其营业收入就为60亿元。
一部分初入市的股民时常容易将营业收入与净收入混为一谈,实际上营业收入只是一家企业在经营途中所收的帐款,它未扣除成本消耗及应交的税收等;而净收入是一定公司在经营中扣除各项成本开支及税项后的净得。但凡是企业启动营运,它还是能够获取一定的收入,故此,营业收入总是正数,而净收入则有可能是负数。
2.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是一家公司在营业收入中扣除成本消耗及营业税后的剩下,那就是大家一般所说的盈利,它与营业收入间的关系为:
利润总额=营业收入-成本-营业税
当利润总额为负时,企业一年经营下来,其收入还抵不上成本开支及应缴的营业税,那就是一般所说的企业出现盈亏。
当利润总额为零时,企业一年的收入正好与支出相等,企业经营不亏不赚,那就是一般所说的盈亏平衡。
当利润总额大于零时,企业一年的收入大于支出,那就是一般所说的企业盈利。
3.净利润。净利润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大多数情况下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
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
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后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净利润的多寡主要还是看两个原因,一是利润总额,其二就是所得税率。企业的所得税率都是法定的,所得税率愈高,净利润就愈少。我们国内目前有两种所得税率,一是大多数情况下企业33%的所得税率,即利润总额中的33%要作为税收上交国家财政;另外就是对三资企业和部分高科技企业采取的优惠税率,所得税率为15%。当企业的经营条件相当时,所得税率很低企业的经营效益就要好一部分。
如上面那家电器商店,一年的营业收入为4000万元,平均每台家用电器的平均进价为1500元,员工一年的工资100万元,房屋租赁等开支为400万元,营业税率为3%,则这家电器商店一年的总成本为:
总成本=家用电器的总进价+员工工资+房屋租赁费用=2×1500+100+400=350 0(万元)
营业税=营业额×营业税率=4000×3%=120(万元)
则这家电器商店的利润总额为:
利润总额=营业收入-成本-营业税
=4000-3500-120=380(万元)
当所得税率为33%时,其净利润为:
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
=380×(1-33%)=254.6(万元)
当所得税率为15%时,其净利润为:
380×(1—15%)=323(万元)
很明显,所得税率低时,企业的盈利就大。针对同一家公司,其税利润在享受15%的所得税率时就比33%的所得税率要高26.84%。
4.资产总额。资产总额是一家公司进行经营时所能动用的资产总和,它涵盖公司自有资产与借贷资产。
如一家股份公司,在建设时以每股2元的价格发行股票500万股,所筹集的1000万元都用于厂房的建设及生产设备的购置。在正式启动生产时,该企业又向银行贷款200万元购买原料。这家股份公司的资产总额就是1200万元,它涵盖自己的资产1000万元与借贷而来的200万元。
5.净资产。净资产是一家公司的自有资本,而针对股份公司来说,净资产就是股东所拥有的财产,就是目前一般所说的股东权益。净资产就是资产总额减去公司对外的负债。如上面说的股份公司,那1000万元就是其净资产。
6.每股收益。每股收益是股份公司中每一个单位股份所摊得的净利润或税后利润,其计算公式为:
每股收益=公司税后利润总和/总股本
7.每股净资产。每股净资产为每一单位股份所摊得的净资产,它是每一股股票所拥有的资产净值,其计算公式为:
每股净资产=公司净资产(股东权益)/总股本
8.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比率是股东的权益(公司的净资产)在资产总额中所占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股东权益比率=(公司净资产/资产总额)×100%
9.负债比率。负债比率是公司的负债在资产总额中所占的百分比,其计算公比为:
负债比率=(公司负债/资产总额)×100%
因股东权益与负债之和为公司的资产总额,故此,股东权益比率与公司的负债比率当中的关系为:
股东权益比率+负债比率=1
10.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是单位净资产在某时段的经营中所获取的净收益,其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收益率=(净收益/净资产)×100%
净资产收益率愈高,表达公司的经营能力越强。
若前述股份公司在第一年盈利150万元,计算该公司的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股东权益比率及净资产收益率。
每股收益=公司税后利润总和/总股本
150/500
=0.3(元/股)
在年末时,因为该公司获盈利150万元,故此,其净资产(股东权益)就比年初增多了 150万元是1150万元,故此,:
每股净资产=公司净资产/总股本
=1150/500
=2.3(元)
这个数值比发股票时增多了0.3元,主要是因为经营获利所致。但按照中国证监会新规定,在年报告中计算净资产时,不可以将当年的盈利加上,因为这部分净资产属于待分配利润,故此,在目前的上市公司年报中,每股净资产不包含当年所达到利润这部分。
股东权益比率=(公司净资产/资产总额)×100%
=(1150/1350)×100%
=85.18%
在股东权益的计算中也包含上面说的问题,若不将当年所达到利润计入,股东权益比例将要小一部分。
股东权益比率=(1000/1200)×100%
=83.33%
净资产收益率=(净收益/净资产)×100%
=(150/1000)×100%
=15%
企业经常会用到的财务指标有什么?
中国《企业财务通则》中为企业规定的三种财务指标为:
1、偿债能力指标,涵盖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2、营运能力指标,涵盖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
3、盈利能力指标,涵盖资本金利润率、销售利税率(营业收入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
反映企业盈利收现性指标有什么?
(一)企业盈利能力财务指标 1.销售毛利率 反映公司经营活动流转额的初始获利能力指标,可以用销售毛利率表示,即销售毛利与销售收入净额的比率。通过指标对这一可以揭示公司在定价政策、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优劣势和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实力。销售毛利率是毛利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百分之100 销售毛利率分析:销售毛利率,表示每一元销售收入扣除销售产品或商品成本后,有多少钱可以用于各项这个时间段费用和形成盈利。 2.营业利润率 反映公司经营活动本身的获利能力指标,可以用营业利润率表示,即息税前利润与销售收入净额的比率。公司经营活动本身的获利能力来源自于税前利润,同时,受公司资本结构不一样的影响,就算在其他条件一样时,财务费用水平也带来一定差异。为了消除筹资决策对经营活动获利能力的影响,应将财务费用考虑在分子内。从另一的视角理解,财务费用是公司在经营期内创造的分配给债权人的利润。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百分之100 这当中,营业利润是指正常生产经营业务所带来的、未扣除利息和所得税前的利润。但是在实务中,一般扣除利息,即直接用利润表上的“营业利润”数据。这一比率的意义在于合适地分析企业经营过程的获利水平,这是基本、稳定的获利,以不要企业财务杠杆程度、投资损益和很项目标影响。 3.税前利润率 税前利润率是利润总额与营业净收入的比率,又称销售利润率。其计算公式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税前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净收入×百分之100 营业利润是考查营业业务所获取利润的能力,税前利润率的分子在营业利润基础上加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分母大多数情况下为产品(商品)销售净收入。这个指标表示公司在一定时期每达到百元销售收入的后获利水平,因为利润总额含有临时波动的营业外收支原因是指标的变化不稳定,但针对短时间投资者和债权人来讲,这个指标会对他们的投资收益出现直接影响。 4.总资产收益率 总资产收益率是利润总额和利息支出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用于衡量公司运用都资产获利的能力。其计算公式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百分之100 这当中,分子涵盖利息支出是指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和计入固定资产原价的利息费用。 这一比率的意义在于:反映企业都资产的获利水平,既涵盖经营获利,又涵盖投资获利。通过总资产收益率的趋势分析和同业比较分析,可更好地把控掌握企业总资产的获利能力。 5.长时间资本收益率 着重从长时间、稳定的资本来源的视角分析长时间资本的获利能力。其计算公式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长时间资本收益率=收益总额/长时间资本平均占用额×百分之100 这当中,收益总额=息税前利润-短时间利息,长时间资本平均占用额则是期初、期末长时间负债加全部者权益的平均数。 6.成本费用利润率 它反映了企业所得利润与花费的成本费用的配比关系。这个比率越高,说明企业为获取利润花费的成本费用越少,它是从投入产出的的视角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故此,我们选取这个指标来说明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详细计算公式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百分之100 成本费用总额=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该指标越高,表达企业为获取利润而付出的代价越小,成本费用控制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强。 7.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的净利润同平均全部者权益的比率。净资产收益率充分反映了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自有资本获取净收益的能力,突出反映了投资与报酬的关系。计算公式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全部者权益×百分之100 这当中,净利润是指税后净利。平均全部者权益是企业年初全部者权益同年末全部者权益的平均数,平均全部者权益:(全部者权益年初数+全部者权益年末数)/2。全部者权益涵盖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这一比率的意义在于反映了企业为全部者总权益赚取利润的能力。 8.资本保值增值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表达了企业资本即全部者权益的保全和累积增多比率,反映的是企业规模扩大和实力增长的情况。资本增值就是“本钱”增大。用以反映投资者投入企业资本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因为全部者权益总额归投资者全部,期末全部者权益总额等于期初全部者权益总额,资本保值增值率等于百分之100,表示资本保值。期末全部者权益总额大于期初全部者权益总额,资本保值增值率大于百分之100,表示资本增值。计算公式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原因后的年末全部者权益总额/年初全部者权益总额×百分之100 大多数情况下觉得,资本保值增值率越高,表达企业的资本保全状况越好,全部者权益增长越快,债权人的债务越有保证,该指标一般应大于百分之100。 9.普通股每股收益 普通股每股收益主要是用来衡量股份公司普通股股票的价值,每股盈利越高,获利能力越强,普通股股价就越有上升的余地。计算的公式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普通股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百分之100 之故此,扣除优先股股利是因为它归属于优先股且优先于普通股。“发行在外”的含义是:要扣除库藏股,分母之故此,要取加权平均值是因为分子(利润)是“全年”达到的;而分母(股数)则在年内可能变化,如果是因为新股发行而增多。
财务绩效指标有什么?
财务绩效指标有: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抗风险能力。财务绩效是企业战略及实际上施和执行是不是已经在为后的经营业绩作出的奉献。财务绩效可以很全面地表达企业在成本控制的效果、资产运用管理的效果、资金来源调配的效果还有股东权益报酬率的组成。
财务杠杠的计算公式?
对财务杠杆计量的主要指标是财务杠杆系数, 财务杠杆系数是指 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变化率基本上等同于息税前利润变化率的倍数。 计算公式为: 财务杠杆系数= 普通股每股利润 变化率/ 息税前利润变化率 = 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 利息) 针对同时存在银行借款、 融资租赁,且发行 优先股的企业来说,可以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财务杠杆系数: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 利息- 融资租赁租金-( 优先股股利/1-所得税税率)] 杠杆系数/财务杠杆 编辑与 经营杠杆作用的表示方法类似,财务杠杆作用的大小一般用 财务杠杆系数表示。 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表达 财务杠杆作用越大,财务风险也就越大;财务杠杆系数越小,表达财务杠杆作用越小,财务风险也就越小。 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DFL- 财务杠杆系数; Δ EPS- 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化额; EPS-变化前的 普通股每股收益; Δ EBIT-息前税前盈余变化额; EBIT-变化前的息前税前盈余。 上面说的公式还可以推导为: 式中:I-债务 利息。
>>二级消防工程师视频网课教程培训班介绍,点击图片试听名师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