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变形公式,欧姆定律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变形公式?
:I=U/R U = RI 或 I = U/R = GU
这当中G = 1/R,电阻R的倒数G叫做电导,其国际单位制
为西门子(S)。
这当中:I、U、R-三个量是属于同一些电路中同一时刻的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
I=Q/t 电流=电荷量/时间 (单位都是国际单位制)
其实就是常说的说:电流=电压/ 电阻
或者 电压=电阻×电流『只可以用于计算电压、电阻,依然不会代表电阻和电压或电流有变化关系』
欧姆定律一般只适用于线性电阻(纯电阻电路,即只做热功不做机械功的电路),如金属、电解液(酸、碱、盐的水溶液)。
由欧姆定律所推公式:
串联电路:
I总=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
U总=U1+U2(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两端电压的总和)
R总=R1+R2+......+Rn
U1:U2=R1:R2(串联正比分压)
并联电路:
I总=I1+I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和)
U总=U1=U2 (并联电路中,电源电压与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1/R总=1/R1+1/R2
I1:I2=R2:R1 (并联反比分流)
R总=R1·R2\\(R1+R2)
R总=R1·R2·R3:R1·R2+R2·R3+R1·R3
即1/R总=1/R1+1/R2+……+1/Rn
即总电阻小于任一支路电阻但并联越多总电阻越小
欧罗姆定律?
欧姆定律的简述是: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该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乔治·西蒙·欧姆1826年4月发表的《金属导电定律的测定》论文提出的。
随研究电路工作的进展,大家渐渐认识到欧姆定律的重要性,欧姆自己的声誉也大大提升。为了纪念欧姆对电磁学的奉献,物理学界将电阻的单位命名为欧姆,以符号Ω表示。
标准式: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
(变形公式: ; )
注意: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I:(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U:(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R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部分电路公式:I=U/R,或I=U/R=P/U(I=U:R)
(由欧姆定律的推导式【U=IR;R=U/I】不可以得到(1):电压即为电流与电阻之积;(2):电阻即为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故此这些变形公式仅作计算参考,并无详细实质上意义。)
欧姆定律成立时,以导体两端电压为横坐标,导体中的电流I为纵坐标,所做出的曲线,称为伏安特性曲线。这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它的斜率为电阻的倒数。具有这样的性质的电器元件叫线性元件,其电阻叫线性电阻或欧姆电阻。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不成立时,伏安特性曲线不是过原点的直线,而是不一样形状的曲线。把具有这样的性质的电器元件,叫作非线性元件。
全电路公式:I=E/(R+r)
E为电源电动势,单位为伏特(V);R是负载电阻,r是电源内阻,
单位都是欧姆符号是Ω.I的单位是安培(A).
r=u/i是什么公式?
R=U/I是计算式。既不是决定式也不是决定式。
1.R=U/I是欧姆定律公式变形公式。R跟U和I都无关,不管电压和电流是不是存在,电阻都是存在的。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由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同时跟温度相关。
>>二级消防工程师视频网课教程培训班介绍,点击图片试听名师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