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考试网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1-03-26来源:华宇网校作者: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

【文章简介】知识点是知识、理论、原理、头脑等的绝对自力的小单元。以下是华宇考试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有关资料,但愿帮助到您。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篇一】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相邻单位的进率是10,即1元=10角,1角=10分。

 

  二、人民币按制造材料分为纸币和硬币两种,按单位分为元币、角币和分币三种。此中元币共有七种,划分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角币共有三种,划分是1角、2角和5角;分币也有三种,划分是1分、2分和5分。

  三、人民币的换算:

  (1)2元8角=(28)角

  2元10角=(30)角

  (2)2元8角=(2.80)元

  2元10角=(3)元

  (3)2.15元=(2)元(1)角(5)分

  12.00元=(12)元

  (4)0.70元=(7)角

  0.05元=(5)分

  四、换钱

  (1)换成一种:1张10元可以换(5)张2元

  (2)换两种以上:1张10元可以换(4)张2元和(2)张1元

  五、处理问题范例:

  毛巾8元5角,香皂4元8角,牙膏5元,牙刷2元6角

  (1)牙膏和牙刷一共多少钱?

  5元+2元6角=7元6角

  答:牙膏和牙刷一共要7元6角。

  (2)牙膏比牙刷贵多少钱?

  5元-2元6角=2元4角

  答:牙膏比牙刷贵2元4角。

  (3)香皂比毛巾自制多少钱?

  8元5角-4元8角=3元7角

  答:香皂比毛巾自制3元7角。

  (4)用10元钱买毛巾和牙刷,够吗?

  8元5角+2元6角=11元1角

  10元<11元1角

  答:不敷。

  (5)用10元钱买一块香皂,应找回多少钱?

  10元-4元8角=5元2角

  答:应找回5元2角。

  (6)用10元钱买毛巾和香皂够吗?若是不敷,还差多少钱?

  8元5角+4元8角=13元3角

  13元3角-10元=3元3角

  答:不敷,还差3元3角。

  (7)20元钱能买哪些东西,应找回多少钱?

  8元5角+4元8角+5元=18元3角

  20元-18元3角=1元2角

  答:20元可以买毛巾、香皂和牙膏,应找回1元2角。

【篇二】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熟悉钟表:会认读整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这三种时间。

 

  首先熟悉时针、分针

  时针:粗短

  分针:颀长

  熟悉整时技巧: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便是几时整。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便是1时。1: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便是2时。2: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便是6时。6: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便是8时。8: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2便是12时。12:00

  注重:分针指在12四周,时针即将指着精确的数字,此时是“约莫”几时整。

  在练习拨针时,时针和分针必定要拨到精确的地位上。

  时针和分针并无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略微偏偏了一点,像这类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咱们就无法说恰好是几时,而应该说“约莫是几时”。

  注重:“约莫是几时”拨针时应该把握在先后5分之内。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篇三】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熟悉上、下

 

  领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地位明白: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二、熟悉前、后

  领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临的方向便是前,背对的方向便是后。

  相同物体,绝对于不一样的参照物,先后地位干系也会产生改动。

  从而得出:明确两个以上物体的先后地位干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一样,绝对的先后地位干系也会产生改动。

  三、熟悉左、右

  以考生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地位为标准,明确右边和左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

【篇四】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1、6—10的熟悉:

 

  一、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10各数来透露。数数时,以前今后数也便是从小往大数。

  二、10之内数的顺序:

  (1)以前今后数:0、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10。

  (2)从后往前数: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0。

  三、对比大小:遵循数的顺序,后面的数老是比前面的数大。

  四、序数含义:用来透露物体的序次,即第几个。

  五、数的构成:一个数(0、1除外)可以由两个比它小的数构成。如:10由9和1构成。

  记忆数的构成时,可由一组数想到更换地位的另外一组。

  2、6—10的加减法

  一、10之内加减法的计算要领:根据数的构成来计算。

  二、一图四式:根据一副图的思索角度不一样,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三、“大括号”下面有问号是求把两部分合在一同,用加法计算。“大括号”上面的一侧有问号是求从总数中去失落一部分,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3、连加连减

  一、连加的计算要领: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二、连减的计算要领: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数减去第三个数。

  4、加减混淆

  加减混淆的计算要领:计算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或相加)。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篇五】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必定的顺序数,从1启动,数到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谁人数,即后数到几,便是这类物体的总个数。

  二、比多少

  异样多:当两种物体逐一对应后,都没有残剩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目异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逐一对应后,此中一种物体有残剩,有残剩的那种物体多,没有残剩的那种物体少。

  对比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逐一对应的要领。

【篇六】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1—20各数来透露。

 

  二、数的顺序:11—20各数的顺序是:十一、十二、1三、1四、1五、1六、1七、1八、1九、20、

  三、对比大小:可以根据数的顺序对比,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或者使用数的构成进行对比。

  四、11—20各数的构成: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构成的,20由2个十构成的。

  如:1个十和5个一构成15。

  五、数位:从左边起第一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六、11—20各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20的读法,20读作:二十。

  七、写数:写数时,比较数位写,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就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八、十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对应的减法

  (1)、10加几和相对应的减法的计算要领: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

  如:10+5=15,17-7=10,18-10=8

  (2)十几加几和相对应的减法的计算要领:计算十几加几和相对应的减法时,可以使用数的构成来计算,也能够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加整十数。

  (3)加减法的各部分具体名字:

  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

  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九、处理问题

  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也能够用绘图法。还可以用计算法(用大数减小数再减1的要领来计算)。

TAG标签:

   小学一年级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责任编辑:资源分享)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