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土的密度是多少,土的三相比例指标有哪些?各自是如何定义的?

普通土的密度是多少?
土的密度 大多数情况下分为:天然密度,干密度,饱和密度和有效密度。
天然密度ρ: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的质量,单位为g/cm3或t/m3,即: 天然密度变化范围很大。
大多数情况下粘性土ρ= 1.8-2.0g/cm3;砂土ρ=1.6-2.0g/cm3;腐殖土ρ=1.5-1.7g/cm3
素土的大多数情况下干密度在1.73-1.76,而普通水泥的密度大多数情况下是3.0-3.15其堆积密度是1.0-1.6,在素土内掺入水泥,则根据水泥的堆积密度计算,不难发现,素土的干密度大于掺入水泥的灰土的干密度。以上单位都是g/cm3.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有什么?
就是含水率、密度和土颗粒比,土的三项基本物理指标测试土的基本物理指标是指土的含水率、密度和土颗粒比重三项。它不仅是表示土的三个物理特性,又是计算土的孔隙比、孔隙率、饱和度和干容重指标的依据,这当中,含水率、容重二项指标又是控制施工质量的指标。 土的物质成分涵盖有作为土骨架的固态矿物颗粒、孔隙中的水及其溶解物质还有气体。因为这个原因,土是由颗粒(固相)、水(液相)和气(气相)所组成的三相体系。
6000方土大约多少吨?
大概等于16800吨。立方是体积单位,吨是质量单位,两者的单位不一样,故此,没办法进行直接换算,不过质量可以通过密度公司来计算,计算公式为:m=p乘以v,这当中m是质量,p是密度,v是体积。土的密度是2.8克每立方厘米,体积为1立方米,既然如此那,土的重量是2800000g等于2.8吨。用2.8吨乘以6000方土就等于16800吨。

>>注册一级建造师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