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运动系统】常见考点:踝部骨折、踝部扭伤”相关内容,相信参加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生都在关注,为方便大家备考,在此华宇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网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
踝部骨折、踝部扭伤
【考频指数】★
【考点精讲】
(一)踝部骨折
1.解剖概要 :踝关节由胫骨远端、腓骨远端和距骨体构成。胫骨远端内侧突出部分为内踝,腓骨远端突出部分为外踝,后缘呈唇状突起为后踝。
2.临床表现与诊断:踝部肿胀明显,瘀斑,内翻或外翻畸形,活动障碍。检查可在骨折处扪到局限性压痛。踝关节正位、侧位X线摄片可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方向。
3.治疗:①无移位、无联合分离的单纯内踝或外踝骨折——石膏固定6——8周。②有移位的内踝或外踝单纯骨折——应切开复位;③下胫腓联合分离——应首先复位、固定骨折,在固定骨折、进行韧带修复的同时,用螺钉固定或高强度线进行下胫腓联合的仿生固定,石膏固定4——6周。螺钉应于术后10——12周下地部分负重前取出。
(二)踝部扭伤
1.解剖概要 :①内侧副韧带(三角韧带)——踝关节坚强的韧带。主要功能是防止踝关节外翻。②外侧副韧带——踝部薄弱 的韧带。起自外踝,分三束分别止于距骨前外侧、跟骨外侧和跟骨后方。③下胫腓韧带(胫腓横韧带),有两条,分别于胫腓骨下端的前方和后方将胫骨、腓骨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加深踝穴的前、后方,稳定踝关节。
2.临床表现与诊断:踝部扭伤后出现疼痛、肿胀、皮下瘀斑,活动踝关节疼痛加重。检查可以发现伤处有局限性压痛点,踝关节跖屈位加压,使足内翻或外翻时疼痛加重,即应诊断为踝部韧带损伤。
3.治疗 不同程度踝关节损伤的处理
(1)急性损伤应立即冷敷,以减少局部出血及肿胀程度。48小时后可局部理疗,促进组织愈合。
(2)韧带部分损伤或松弛者,在踝关节背屈90°位,极度内翻位(内侧副韧带损伤时)或外翻位(外侧副韧带损伤时)石膏固定,或用宽胶布、绷带固定2——3周。
(3)韧带完全断裂合并踝关节不稳定者,或有小的撕脱骨折片,也可采用石膏固定4——6周。若有骨折片进入关节,可切开复位、固定骨折片或直接修复断裂的韧带。术后用石膏固定3——4周。
(4)对反复损伤韧带松弛、踝关节不稳定者,宜采用自体肌腱转移或异体肌腱移植修复重建踝稳定性,以保护踝关节。后期由于慢性不稳定,可致踝关节脱位,关节软骨退变致骨关节炎。患者持续疼痛,可在关节内注射药物(如玻璃酸钠等)、保守治疗无效可行手术治疗,采用关节融合术或关节置换术治疗。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医药备考资料及辅导课程
医药卫生职称免费资料下载
注册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名师培训辅导教学课程
医药卫生考试培训班-名师辅导课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