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经费报告怎么写,国有企业如何严格控制三公经费使用情况

三公经费报告怎么写?
需要涵盖以下内容:
一是当年“三公”经费预算具体安排情况,包含拥有的公车情况等。
二是加强“三公”经费预算管理与控制的有关措施情况,如健全完善“三公”经费管理制度等情形。
三是“三公”经费决算情况,与“三公”经费预算对比变化情况,并对增减变化数据进行认真分析。
四是改进“三公”经费管理的建议。
国有企业如何严格控制三公经费?
一是结合国有企业业务特点,编制严格细化的“三公”经费预算或计划,从源头上加强对“三公”经费的控制。
二是健全“三公”经费管理制度,明确“三公”经费支出范围和标准等。
三是强化对“三公”经费支出预算的控制,严把“三公”经费的支出“关口”,杜绝一切不符规定要求的支出。
三公经费管理的不允许事项?
(一)因公出国(境)经费管理。严格根据预算执行,严禁无预算或超预算具体安排还有年追加、调整因公出国(境)经费;严禁在其他经济分类科目中具体安排或支出因公出国(境)经费;严禁接受或变相向其他单位摊派和转嫁费用等行为。
(二)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经费管理。严禁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严禁借用、占用其他单位车辆,严禁接受企业事业单位、个人捐赠车辆;严禁违规配备公务用车和公车私用;严格执行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预算及调整的报批程序;严禁无预算或超预算列支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严禁在其他经济分类科目中列支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严禁以车改补贴的名义变相发放福利。
(三)公务接待经费管理。公务接待经费需要都纳入预算管理,独自列示,实行接待费支出总额控制制度。接待费资金支付应严格根据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公务卡管理和现金管理等相关规定执行,具备条件的地方不准现金方法支付,不准在接待费中列支需要由接待对象担负的差旅、会议、培训等费用;不准以举行会议、培训为名列支、转移、隐匿不准向其他单位、企业、个人转嫁接待费用;不准在非税收入中坐支接待费用;不准借公务接待名义列支其他支出
三公经费管理开展细则?
一是继续逐步递次推动“三公”经费支出制度建设。完善“三公”经费管理的支出标准体系和支出管理规范,明确开支标准,从制度方面管束“三公”经费支出行为。
二是深化“三公”经费公开。继续做好各个相关机构“三公”经费公开工作,细化公开内容。详细指导各个主管部门仔细做好“三公”经费公开工作,细化“三公”经费的解释说明,一步一步扩大公开范围。扎实做好“三公”经费公开工作。
法律依据:《三公经费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进一步从严控制和压缩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用、公务接待费用(以下简称“三公”经费)支出,努力降低行政事业成本,持续性提升机关效能,按照中央、省、市有关党政机关厉行节约相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三公经费检查方式?
1、“三审核查验”。一是审核查验支出是不是为本部门业务活动所必需,其基本用途是不是正当是否出现了应有的管理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审核查验是不是促进履行政府职能,达到履职目标,如出国(境)费用方面,预定目标是不是达到,有关报告和评估反映的结果是不是确实。三是审核查验是不是超过有关标准、定额,与同期、同系统(行业)比较情况,保证公务需求情况。
2、“四必审”。一是三公经费的预算管理必审。结合财政批复的部门预算,对“三公”经费的详细项目、明细和定量标准进行核实。二是三公经费的资金来源必审。注重查处违规收取的费用、罚款、资产处置和坐收坐支行为,斩断非正常接待及会议等活动费用的资金来源。三是三公经费支出合规性必审。注重将财务核算资料与有关文件、会议记录、差旅费等资料相结合,防止故将他他不合理费用以“招待费”、“会议费”等名义列支、转移、隐匿“三公”经费开支。四是其他支出内容的真实性必审。注重故将他他支出等科目中疑似“三公”经费内容的财务资料与有关业务资料进行核实,防止将不合理的招待、会议等“三公”经费列入其他支出科目。
超预算列支三公经费属于什么问题?
超预算列支三公经费属于违反预算法及预算执行规定,因为三公经费一定要严格根据批复的预算执行,不可以够超支列支,假设三公经费有超支的刚性需求,既然如此那,可按预算管理有关规定进行申请调整,严格限制自行超支列支,不然就可以涉嫌违反预算法的有关规定。
三公经费的主要内容?
三公经费是指财政拨款支出具体安排的涵盖因公出国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三个目级科目。
现在国家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坚决抵制铺张浪费,缩紧压实该项支出。大多数情况下性支出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根据资金拨付的功能科目,出现的三公经费支出分别纪录写入上面说的支出当中。
“三公经费”是指中央财政根据相关规定,通过财政拨款具体安排给有关中央部门及其所属单位,用于因公出国 (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和公务接待等方面的支出。
. 这当中,因公出国 (境)费反映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 (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路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种公务接待 (含外宾接待)支出。.
根据现行财政财务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部门收 入除财政拨款收入外,还涵盖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
三公经费是指财政拨款支出具体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这三项经费。根据现在的预算科目分类,没有完整的“三公”经费这一科目,各个部门行政经费的支出,大多数情况下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大类。其实就是常说的说,企业的三公经费也是计入到基本支出或者项目支出科目中核算。
一、三公经费涵盖什么
三公消费,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出现的消费是现目前公共行政领域亟待处理的问题之一。
4月,国务院再下“三公经费”公开令箭,本次剑指省级政府。 4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省级政府两年内全面公开“三公经费”。
三公经费大多数情况下指三公消费,是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出现的消费。现目前公共行政领域亟待处理的问题之一。三公消费支出逐年攀升系各自不同的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是公共权力长时间封闭运行;二是公共资源责任主体长时间缺位,形成“不花白不花,白花谁不花”的结果;三是社会公众监督严重缺位,小看了公众力量。 6月20日,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刘昆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有关 中央决算的报告。报告显示, ,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合计43。6亿元,比预算数减少17。87亿元。
三公消费,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出现的消费是现目前公共行政领域亟待处理的问题之一。
这当中,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种公务接待支出。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还有燃料费、维修费、保险费等支出。
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食宿费等支出。
全国人大常委会 6月30日表决通过有关批准 中央决算的决议,经财政部汇总, 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三公“支出合计94.7亿元。决算报告还发布了汇总 中央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维持机关运行开支的行政经费,合计887.1亿元。 6月财政部发布, 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的“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3.64亿元人民币。
三公经费审计细则?
现在还没有这方面的审计细则。在审计工作实践中,需要侧重以下内容的审计:一是三公经费的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情况,还有预算、决算的公开情况。
二是三公经费支出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效益性情况。
三是与三公经费有关的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
四是三公经费支出的变化及趋势情况,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等。
人力资源管理师取证班
高效取证班,通关无忧
高端配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