钎探计算公式,钎探锤击数多少为合格

钎探计算公式?
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有一个计算公式,就是30cm的锤击数总和乘以0.8减去2,后再乘以9.8。
大多数情况下打入土30公分所得的锤击数换算为:15锤=105kpa,20锤=145kpa,25锤=180kpa。(90年代的地基课本都拥有讲解的)。注意:轻便触探仪只适用于粘性土。其它土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需要此方式。
轻便触探仪(N10),应是标准正规的仪器,按照本次要求规定大多数情况下打3—4个步距,没步距30cm,因为轻便触探仪不仅要探明其地基的承载力,打到3—4步距目标是初步探一下是不是有下卧层软地基。正确的计算式肯定是:每30cm的锤击数*8-20。
扩展资料
地基钎探是将标志刻度的标准直径钢钎,采取机械或人工的方法,使用标定重量的击锤,垂直击打进入地基土层;按照钢钎进入待探测地基土层所需的击锤数,探测土层内隐蔽构造情况或粗略估算土层的容许承载力,这样的土层探测施工工艺称为地基钎探。
根据这个公式计算准没错:(8N-20)*0.98,算出来的就是地理承载力为Kpa.
这当中N为锤自由落体次数。
在基底轻型触探试验表内记录打入土层中30cm所需锤击数(N).
在地层较硬、锤击数有点多时,采取分段记录,以每贯入10cm记录一次对应的锤击数,整理资料时按30cm所需的击数作为指标计算。
遇密实坚硬土层,当贯入30cm所需锤击数超越100击时或贯入15cm所需锤击数超越50击时,即停止测试。
钎探30cm锤击数多少下合格?
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有一个计算公式,就是30cm的锤击数总和乘以0.8减去2,后再乘以9.8。
比如:大多数情况下打入土30cm所得的锤击数换算为:15锤=105kpa,20锤=145kpa,25锤=180kpa。
人工钎探的计算方式?
地基钎探是将标志刻度的标准直径钢钎,采取机械或人工的方法,使用标定重量的击锤,垂直击打进入地基土层;按照钢钎进入待探测地基土层所需的击锤数,探测土层内隐蔽构造情况或粗略估算土层的容许承载力,这样的土层探测施工工艺称为地基钎探。
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有一个人工计算公式,就是30cm的锤击数总和乘以0.8减去2,后再乘以9.8。大多数情况下打入土30公分所得的锤击数换算为:15锤=105kpa,20锤=145kpa,25锤=180kpa。
钎探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根据这个公式计算准没错:(8N-20)*0.98,算出来的就是地理承载力为Kpa.
这当中N为锤自由落体次数。
在基底轻型触探试验表内记录打入土层中30cm所需锤击数(N).
在地层较硬、锤击数有点多时,采取分段记录,以每贯入10cm记录一次对应的锤击数,整理资料时按30cm所需的击数作为指标计算。
遇密实坚硬土层,当贯入30cm所需锤击数超越100击时或贯入15cm所需锤击数超越50击时,即停止测试。
基底钎探怎样计算?
基底钎探按照工程的基础底面积进行计算,详细的钎探点的分布可以按照请看下方具体内容规则进行计算:
钎探,就是在基础开挖达到设计标高后,按规定对基础底面以下的土层进行探察,判断土质的软硬情况,并探察是不是存在坑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地下埋设物等。钎探:用φ22~25mm的钢筋作钢钎,钎尖呈60°锥状,长度1.8~2.0m,每300mm作一刻度。钎探时,用质量为4~5Kg的大锤将钢钎打入土中,落锤高500~700mm,记录每打入300mm的锤击数,据此可判断土质的软硬情况。
基底钎探就是基础开挖达到设计承载力土层后,对基底下面检查是不是存在墓穴、坑洞等情况,大多数情况下钎探采取25钢筋做成1.5米左右高的钎子,从基坑内部根据一定的距离(1米左右或者按照目前的实际情况确定)依次钎探,详细方式:用锤子自由落下捶击钎子顶部,每个点自由落锤30次,然后记录捶击每一次钎子沉入土中的深度,假设每一次沉入度都比较正常数值悬殊不大,就说明基底比较正常。
一般在基槽验收时,勘探单位会按照土质情况要求做不做钎探。
还有一种方式比钎探容易一部分,就是夯探,详细做法:是采取人工夯,在基槽内部根据一定顺序依次夯探,按照声音来确定基槽内部有无墓穴、坑洞等情况,假设存在墓穴等情况,夯探得声音很沉闷,与大多数情况下土层声音明显不同。基底钎探的工程量的单位是平方米,计算规则是根据基槽开挖面积计算。
>>二级消防工程师视频网课教程培训班介绍,点击图片试听名师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