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测产计算方法,红薯测产怎么进行

大豆测产计算方式?
大豆测产方式及公式,根据官方消息获知测产方式(百亩):以20亩为一个测产单元,分为5个单元,每个单元按3点取样,一共15点,每个样点离地面5米以上,在样点中连续侧脸11行的距离,分别除以10,计算出平均行距(米)。测产公式:亩株数(株)x 株粒数(粒) x 百粒重(克)x 10的负5次方 x 百分之90 = 理论产量(公斤)。
红薯怎么测产?
对红薯进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产的方式有不少种。例如下面这样的:
先测出每亩株(窝)数,然后按对角线取3-9个测点,每个测点刨3-5株(窝),得出平均每株(窝)的产量,然后乘上每亩株(窝)数,后算出每亩的产量。测产公式:亩产(斤)=亩株数 x 单株平均薯重(斤)。
棉花测产公式?
随机挑选一块样本田的面积可以在3hm2以上。每个样本田抽取3个样点,每个样点面积为6.67m2。
一、连片种植棉田
1. 播幅测定:测定2个播幅(膜幅)棉花宽度和行数。
2. 样点宽度和长度确定:取平均播幅(膜幅)宽度为样点宽度。
公式Ⅰ:样点长度(m)=6.67m2/平均播幅(膜幅)宽度(m),计算测产样点长度,确定样点面积。
公式Ⅱ:平均行距(cm)=播幅(膜幅)宽度(m)/行数,确定样点长度(m)=6.67m2/平均行距(cm)×行数。
3. 株数和铃数调查:在确定的样点中调查计数全部棉花株数和铃数。
4. 棉铃分类标准:直径大于2cm的铃为成铃,直径小于2cm的铃为幼铃,铃壳开裂3mm以上的铃为絮铃,烂铃不计。
二、果棉间作棉田
1. 平均行距测定:棉花平均行距(m)=测量两行果树
行距(m)/两行间作的棉花总行数
2. 样点长度确定:样点长度=6.67m2/平均行距×行数
三、产量计算方式
1. 铃重:每块样本田随机收取吐絮铃50个,晾晒干后称重量,计算平均铃重。铃重=50个絮铃籽棉干重(g)/50
2. 衣分(%):计量铃重的50个絮铃试轧后,计算平均衣分(以皮锟轧花机为准,锯齿轧花机衣分加2个百分点)。衣分(%)=50个絮铃皮棉重(g)/50个絮铃籽棉干重(g)×100
3. 棉田收获密度(株/667m2)=样点实测株数×100
4. 平均单株成铃数(个/株)=成铃数/株数,总成铃数=成铃数+絮铃数
5. 籽棉产量=收获密度(株/667m2)×平均单株成铃数(个/株)×单铃重(g/铃)/1000×校正系数(85%)
6. 皮棉产量=籽棉产量(kg/667m2)×衣分(%)
7. 各样点内连续选取10株有代表性棉花,测定株高、果枝数、果节数、果枝始节等性状。各样点从测试衣分皮棉中,留取50g棉样,注明测试样点编号后,供纤维品质检测用。
8. 测产验收地块不可以时间太早拾花,保证测产验收时测数、取样。测产验收后,被测产地块做好独自实收计量工作,并形成实收产量报告。
小麦测产公式?
田间测产的目标一是总结丰产经验,二是为生产单位制定预分方案提供依据。 小麦测产计算公式:亩产(斤)=亩穗数x穗粒数/斤粒数。 实质上产量是按实收面积和产量折算成0.067公顷产量(亩产量)。
理论产量是按产量构成原因测定推测预计的。理论产量(千克/0.067公顷)=0.067公顷穗数(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克)/1000×1000。
他们的比值要按照您的小麦品种及长势等原因而定
玉米测产计算方式?
理论产量(公斤/亩)=亩收获穗数×平均穗粒数×百粒重(被测品种前三年平均数或品种公告信息发布数)×0.85×10-5。
玉米测产量方式
一、取样方式:
每个地块随机取3个样点,每个样点量10个行距,在10行之中选取有代表性的20米双行,记数株数和穗数,并计算亩穗数;在每个测定样段内每隔5穗收取1个果穗,总和是收获20穗作为样本测定穗粒数。
二、产量计算:
理论产量(公斤/亩)=亩穗数×穗粒数×百粒重(被测定品种前三年平均数)×85%。
测算亩收获穗数
每个样点量10个行距计算平均行距,在10行之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双行20米,计算株数和收获穗数,计算亩收获株数和收获穗数。
玉米田测产的计算公式,请老师指教?
玉米测产方式 一、市县理论测产 (一)万亩高产示范田 1、取样方式。 按照地块的自然分布将万亩高产示范田划分为10个左右的自然片,每片随机取3个地块,每个地块随机取3个样点,共取90个测产样点。 2、测算亩收获穗数。 每个样点量10个行距计算平均行距,在10行之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双行20米,计算株数和收获穗数,计算亩收获株数和收获穗数。 3、测算平均穗粒数。 在每个测定样段内每5穗收取1个果穗,总和是收获20穗作为样本测定穗粒数,计算平均穗粒数。 4、产量计算。 理论产量(公斤/亩)=亩收获穗数×平均穗粒数×百粒重(被测品种前三年平均数或品种公告信息发布数)×0.85×10-5 。
(二)千亩核心展示田 在万亩高产示范田测产划分的10个左右自然片中,将千亩核心展示田作为这当中1个自然片,其测产结果即是万亩示范田策产结果,也是千亩核心展示田的测产结果。
(三)高产攻关田 在高产攻关田中取3个样点,详细测产办法与万亩高产示范田一样。
(四)辐射带动田 取高、中、低3个代表性地块,每个地块取3个样点,详细测产办法与万亩高产示范田一样。
二、省级复测 在市、县自测的基础上,省级专家组对万亩高产示范田进行复测,对千亩核心展示田、高产攻关田和辐射带动田进行抽测。万亩高产示范田在市、县自测的地块中,随机取三个地块,每个地块取三个样点进行理论测产。对其它“三田”,每田随机取3个样点进行理论测产。
三、实收测产 (一)取样方式。按照地块的自然分布将万亩示范点划分为10片左右,每片随机取3个地块,每个地块在远离边际的位置取有代表性的样点6行,面积≥67平方米。 (二)田间实收。每个样点收获都果穗,计算果穗数目,称取全部果穗鲜重,并计算果穗平均鲜重。按平均穗重法选取20个果穗作为标准样本测定鲜穗出籽率和含水率,并准确丈量收获样点实质上面积。 (三)籽粒含水率。用国家认定并经过校正后的种子水分测定仪测定籽沥含水率,每点重复测定10次,求平均值。样品留存,备查或等自然风干后在学校念书正。 (四)鲜穗出籽率。对选取的20个果穗称重、脱粒并称籽
田间测产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一)理论测产
1.取样方式:核心区按东、南、西、北、中共分成5个单元,每单元按三点取样方式取样,共15点;示范区和辐射区按地域各划分为10个单元,每个单元随机取1块田,每块田3点;每点量取10个幅带计算平均幅带宽,取1个幅带的11株测算株距,多点进行平均。并远离边行随机取20株调查穗粒数(双包计为一穗)。
2. 计算公式:
理论产量(公斤/亩)=每亩株数×每穗粒数×百粒重(前3年平均值)×85%。
亩株数(株/亩)=666.7㎡÷(平均株距×幅带宽/每幅带套种行数)
株距(尺)=亩面积(平方尺)÷亩株数÷平均行距(尺
(二)实收测产
1.取样方式:在理论测产的单元中随机抽点,核心区验收很多于3个点,示范区很多于5个点,辐射区很多于10个点,每个点实收面积很多于0.5亩,除去包壳后称重并计算产量。实收面积以丈量面积为准。
2.测定出籽粒:每个点随机取20个鲜穗称重后自然风干,再人工脱粒后称取籽粒重,计算出籽粒。
3.计算公式:
亩产量(公斤/亩)=每亩穗重(公斤)×(样品干籽粒重/样品鲜穗重)。
水稻测产公式来一个呗?
理论测产 一是取样方式。
按照自然生态区(畈、片),选取区域内分布均匀、有代表性的50个田块进行理论测产。每块田对角线3点取样,大田块可取5点或7点。取点方式可用三角发或梅花五点法,再多时可采取棋盘法。二是测量方式。移栽稻每点量取21行,测量行距;量取21株,测定株距,计算每亩穴数;顺序选取20穴计算穗数。取平均穗数左右的稻株2~3穴(很多于50穗)调查穗粒数、结实粒。千粒重以品种区试平均千粒重计算。三是计算公式。亩产(公斤)=有效穗(万/亩)×穗粒数(粒)×结实率(%)×千粒重(克)×10-6×85%>>二级消防工程师视频网课教程培训班介绍,点击图片试听名师课程<<
